为什么亚马逊不收购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公司?

一招社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决定了即使亚马逊收购了阿里巴巴也不能拥有控制权

阿里巴巴公司的决策权是掌握在股份很少的马云,蔡崇信等合伙人手中,并不是以股份的比例来分配表决权,其他大股东只能获得公司的收益。试问你是亚马逊的老板,你会甘愿花几千亿去收购一个不受自己控制的公司吗?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发展方向不同

阿里巴巴是理念是让全世界没有难做的生意,也就是只负责搭台由商家唱戏,收取中介费,注重的是分享,只有电商的蛋糕做大,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亚马逊的三大业务:会员服务,亚马逊云服务,第三方卖家平台和自营商品,这三类业务都具有排他性,只有你加入亚马逊阵营才能拥有以上服务,注重的是垄断性,唱独角戏是它的最终方向。道不同不相为谋。

亚马逊的老板贝索斯的性格使然

贝索斯有一句名言:人们经常问,在接下来的10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是我只问,未来的10年,什么是不变的。这可以从中看出,他具有工匠精神,毫不妥协,10年如一日满脑子都是怎么成为在一个在互联网上垄断的超级帝国,这种一条路走到黑的人有可能转变思维吗。

最后用马云在美国中小企业的演讲的话来解释,阿里巴巴旨在帮助所有入驻商家成为亚马逊,亚马逊是一个购物网站,而阿里巴巴是一种生活方式。


灞波儿奔WOO

亚马逊与阿里同为世界上电商领域的两大巨头。

为什么亚马逊不收购阿里巴巴呢?

1. 商业模式不同,收购风险大

阿里巴巴提供平台服务,搭建用户和商户之间的桥梁,收取中介费用,本身是一个平台组织;亚马逊的商业模式是通过自营品牌结合自营电商、库存来实现其商品的售卖,商品差价是电商收入的来源。

2. 亚马逊收购阿里,资金不充足

亚马逊2017年全年净收入为30亿美元,合每股6.15美元,全年收入为1779亿美元;阿里巴巴2017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第四季度营收为830.28亿元(127.61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为233.32亿元(35.86亿美元);如果从电商这一单独领域来看,阿里巴巴早已经超过了亚马逊。

3. 阿里在中国的地位已经稳固,不会轻易被收购。

现在,无数的中国人每天使用阿里巴巴旗下的服务,淘宝天猫更是年轻人手机中的必装APP,阿里的受众绝大部分是中国人。阿里巴巴发展到目前,已经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一把利刃,不可能被外国公司说收购就收购的。

出品:懂财帝。


懂财帝

实际上,如果就电商来说,阿里巴巴早已经远远超过了亚马逊,利润等核心指标都已经甩亚马逊多少个大街了。之所以亚马逊现在市值那么猛,实际上也是阿里巴巴倒逼出来的,华尔街唱空中国经济,压制阿里巴巴的股票,但电商总要找一个出口,所以就玩命的抬亚马逊。美国人不想让电子商务的第一把交易就这么轻松的让给中国企业,这关系到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另外,企业收购是要用真金白银的,市值用不到收购方面。如果比有钱,阿里巴巴倒是可以收购亚马逊的。如今的亚马逊和特斯拉一样,走上了炒作抬股价人造泡沫的道路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的结局很难预料,但大概率会是惨淡。

从目前来看,亚马逊不会收购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也不会收购亚马逊,两家都会继续在科技公司的道路上狂奔,特别是在云计算以及世界范围的电商领域的竞争会加剧。以10年为期限,阿里巴巴超越亚马逊是必然的。


马继华

目前来说,亚马逊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了,而题主的意思应该是为什么亚马逊不收购阿里巴巴,一统全球电商格局吧,个人认为这其中主要是因为没机会、没能力、没必要,具体原因如下:

一、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不同的商业模式,收购带来的风险远大于收益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商业模式不同,阿里主要是偏向于平台,通过搭建用户和商户之间的桥梁,收地租,本身是平台行为;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是通过自营品牌结合自营电商、库存来实现其商品的售卖,主要的电商收益来源为商品的差价。

而Alibaba和亚马逊都有对方所需要的,在亚马逊看来,她最需要的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她最需要的是亚马逊的自营物流、仓库等等,所以,这么看来,如果亚马逊要收购阿里巴巴的话,阿里巴巴的平台对于亚马逊而言反而成了拖累,最有用的是阿里巴巴的支付,所以收购之后,要把其他的资产全部剥离掉,那么实际上收阿里巴巴带来的风险太大,而收益太小。

当年,亚马逊打算收购当当,也是因为当当和亚马逊一样,都属于自营商品的一块,当然也都有自营物流和仓储。

二、亚马逊现在没机会,也没能力收购阿里巴巴

和99年阿里那会不一样的是,现在的阿里已然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包括电商、支付、金融、新零售、云计算、大数据等,成为了一个超大的集团,以亚马逊目前的体量,虽然亚马逊的市值高于阿里巴巴,但是自由现金流和资金储备而言,是完全没有能力收购阿里巴巴的,即使亚马逊向银行大量举债和大量引进战略投资者,这门生意而言也是非常的不划算的,亚马逊不了解中国市场,也不了解中国格局。

关注一朝深度,了解行业和事物背后的本质。


sesameYang

很多人都觉得亚马逊只是一家线上购物网站,但它涉猎范围要远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亚马逊是一个价值5300亿美元的商业巨头,从云计算服务到硬件设备它们无处不卖,除此之外,亚马逊还拓展了线下业务,亚马逊餐厅,亚马逊GO无人店,亚马逊书店,亚马逊生鲜提货店。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天猫、淘宝、京东等等这些才是我们网上购物的主战场,但是也不妨了解一下全球最大的购物网站的发展历程吧。

29岁的杰夫贝佐斯是华尔街一家投资银行的高级副总裁,当了解到互联网用户每年增长2300%的时候,贝佐斯毅然辞职,带着父母资助的30万美元退休金,于1995年成立了一家网上书店。之所以选择图书,是因为有图书体积小,物流配送方便,价格不高等,图示市场没有巨人,很容易形成竞争优势,贝佐斯给书店取名亚马逊,希望它能够像巴西的亚马逊河那样勇往直前。一开始,贝佐斯就把亚马逊定位成地球上最大的书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采取了大规模扩展的策略,以巨额的亏损换取营业规模。沉寂了两年后,亚马逊开始神话版的崛起,迅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

然而,贝佐斯的雄心却远不仅于此,他认为给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商品选择,这是网络零售最大的优势。1997年亚马逊上市,刚刚在图书市场站稳脚跟的亚马逊就开始扩张自己的商品种类,两年后,全球已经有4000万网名在亚马逊购买商品,亚马逊为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总数已达到40多万种,亚马逊的宣传口号已经改为最大的网络零售商。

在90年代初有相当多网络公司快速发展,但是亚马逊公司的股东不停抱怨贝佐斯的经营策略太过于保守和缓慢。几年后,那些快速成长的网络公司纷纷倒闭了,亚马逊的平稳成长风格反而成为独树一帜的传奇。

随着亚马逊的不断发展,对物流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亚马逊建立全球物流中心,通过减少库存,优化配送,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等方式,成为时效性仓储式的零售商,在5年内,亚马逊将其物流成本降低了一半。现在亚马逊还拥有无人机配送,智能机器人等强大物流技术,它的物流模式也成为诸多企业争相学习的对象。

2004年亚马逊成立实验室开始进军硬件领域,这个是现实孵化了包括kindle,Fire TV、Dash等在内的众多智能硬件产品。其实亚马逊并不想从硬件设备中盈利,而是想把硬件与公司的其他服务完美融合,硬件设备只是进入亚马逊购物天堂的载体。

亚马逊在近几年大规模推广第三方开放平台、陆续推出AWS云服务、Prime服务,外包物流服务、KDP的前身自助数字出版平台这些服务,使亚马逊超越网络零售商的范畴,成为了一家综合服务提供商。亚马逊不再只是网络零售商,还朝着技术、银行和医疗企业发展,甚至投资了电视剧和电影,因为亚马逊敢于创新,不惜以牺牲盈利为代价,不断投资可发展领域,大多数企业往往有心效仿无力为之,亚马逊的成功也给自己树敌颇多,包括被其无情击垮的竞争对手,有些甚至直接被亚马逊收购。

看了以上亚马逊的发展历程,是不是觉得有些地方似曾相识呢?

被评为中国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品牌阿里巴巴,与亚马逊在国际上今天的发展会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吧!


YottaMaster

亚马逊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电商公司了,你问的其实是亚马逊为何不收购阿里巴巴,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寡头,利用寡头优势,击垮其他电商企业。形成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垄断企业。清楚明了了吧。不能收购的原因如下:



1.监管意志:这两家公司,早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阿里巴巴背后的投资,国家资本越来越多,尤其金融体系。这两家公司并购,不单牵扯双方国家的商务部要进行审批,当年可口可乐并购汇源,商务部就没有同意。我们商务部肯定不会允许一个国外的公司来收购我们这么大企业。

2.用户数据:阿里巴巴还涉及很多会员信息,信用体系,大数据,金融数据,云计算。现在法院执行老赖的系统已经与各大互联网企业链接上了。这么多的数据外流,监管机构不可能同意。我们老百姓应该也不愿意。




3.反垄断法:全球经济环境下已经完全实现了,完全市场经济法,这样的企业并购,给垄断性和市场自由经济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不单监管机构不同意,国际贸易也不会同意。

4.公司战略;阿里巴巴以电子商务体系,发展了云计算,互联网银行,支付系统,大数据等等产业链。亚马逊也依托电子商务,自营品牌是其主要战略,这里面还有物流体系等环节,整合起来需要大量的成本。不说监管机构,单公司项目和战略方向,有重叠,有差异,兼并合作就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5.实际控制人:阿里巴巴的实际控制人马云和亚马逊的实际控制人贝佐斯,这两人都是人中龙凤,人中翘楚。观念,理念,价值观也不相同,兼并合并都不符合两个人的利益和定位。

总结:这样级别的企业并购在企业史上还没有存在过,一个国家内部都没有发生过,更不用说跨国企业了。未来地球村,没有国家权力,疆域限制了,也许会有并购的可能。看起来好遥远哦。


我是李合伟:伯乐创投俱乐部创始人,创投商学院首席讲师,著作《觉悟行果创业论》。帮助过300多位创业者创业成功。期待与您分享交流~~~


合伟说

事关国家竞争力,绝无收购可能性

这问题有点扯淡,不论亚马逊还是阿里巴巴,现在已经不仅是一个电商公司的事情了。两者业务覆盖全球,以他们的地位和资源,已经足够代表国家领先科技,事关国家安全和竞争力。这事前不久就有例子。2018年半导体公司博通收购芯片制造商高通,就遭到了美国政府华盛顿方面的各种反对,先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插手,然后是美国议员们的抗议,最后是特朗普的介入,原因只有一个,如果高通被收购,则不能保证经营水平,可能会导致美国在5G等技术的研发上全面落后于中国。他们两者同是美国公司,交易已经如此艰难,更何况是外国公司,所以亚马逊和阿里巴巴是绝没有收购可能的。

亚马逊未必买得起阿里巴巴

对比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数据,很有意思。在过去的2016全年里,阿里巴巴净利润约60亿美元,亚马逊净利润约24亿美元,阿里巴巴超过亚马逊;阿里巴巴全年自由现金流108亿美元,亚马逊自由现金流39亿美元,阿里巴巴超过亚马逊。但是截止3.16日数据,阿里市值5000亿美元,亚马逊市值7600亿美元,比亚马逊市值低了近2000亿美元,可想而知,其中市值有多少的泡沫成分。在将来,随着阿里巴巴在全球业务的深度发展,超过亚马逊是必然的。甚至如果阿里巴巴愿意回归A股,按照360的市值7倍增益来算,到时候可以抵好几个亚马逊。亚马逊想买阿里巴巴,梦该醒醒了。

(亚马逊2017年3月——2018年3月市值变化图)

(阿里巴巴2017年3月——2018年3月市值变化图)

关于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公司的区别

抛开资产和国家层面,为什么亚马逊不能收购阿里巴巴?这在中国国内就能看的出来,京东是中国版的亚马逊,而京东和阿里巴巴每年要干无数次仗,马云说“新零售”,刘强东说“无界零售”,马云说“京东将来要成为一个悲剧”,刘强东说“终究有一天我们会超过阿里”,看似两个人的矛盾,其实是背后公司商业模式的巨大差异。亚马逊和阿里也是如此,一个卖服务的,一个是卖流量的,一个是重资产,一个是轻资产,即使亚马逊有能力收购阿里,他也没有能力去处置这些业务。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阿里的员工也是不愿意被亚马逊收购的,亚马逊等级森严的MBA式管理,饱受外界吐槽,相对于阿里扁平化架构的江湖文化,员工的美誉度更好,价值也能得到更多的发挥。


广告真好玩

看到这个题目我差点笑了!一口水差点喷在桌子上。

亚马逊凭什么收购阿里巴巴?收购要有买有卖。亚马逊一年营业额才多少,他的市场份额是多少?有多少人用?要收购阿里巴巴,天大的笑话。

亚马逊2017年全年净收入为30亿美元,合每股6.15美元,全年收入为1779亿美元;

阿里巴巴2017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第四季度营收为830.28亿元(127.61亿美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为233.32亿元(35.86亿美元);

也就是说,阿里巴巴的净利润为亚马逊的4-5倍。而且对于电商来说,营业额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要是按照亚马逊的算,阿里巴巴还有几万亿交易额。


如果从电商这一单独领域来看,阿里巴巴早已经超过了亚马逊;


经过一下意淫以后,我发现题主的问题,可能是“为什么亚马逊早期不收购阿里巴巴?”


因为亚马逊成立的早,于ebay是一批的,在阿里巴巴出现以前就已经是巨头了,当时亚马逊的确有实力收购阿里巴巴,因为当时阿里巴巴才刚刚兴起;

又何止亚马逊?多少企业错过了阿里巴巴?联想、雷军?多不胜数,亚马逊只是其中一家而已。

这又让我想起了马云的那句话“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这句话正好印证了阿里巴巴的成长过程;

阿里巴巴刚建立的时候,大家都看不见未来的发展,所以没人投阿里;

阿里巴巴开始有了一点收入的时候,大家又看不起阿里,淘宝刚起来的时候大家也看不起:免费怎么能行?迟早要死。

淘宝开始风靡的时候,大家蒙圈了,什么情况,EBAY也蒙圈了,什么情况。

等大家回过头来一看:嗯,这是一家好公司,哎,怎么买呢?对不起,不卖!


以股易金

很扯淡,一直会看见类似题主的这样的提问,什么苹果为什么不强制收购腾讯,亚马逊为什么不收购阿里巴巴,谷歌为什么不收购亚马逊等荒谬言论,看到这样的提问总感觉很莫名其妙。


很确定的说,阿里巴巴的体量世界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或者机构可以收购,题主用了为什么三个字,明显是认识上的错误,你说阿里巴巴又为什么不收购京东一统中国电商的天下呢?阿里巴巴也有这个实力和财力和消化能力,你说为什么不收购呢?


在2018的3月9号的全球互联网市值统计中阿里巴巴市值是全球第五,将近5000亿美元,亚马逊有那么多钱收购吗?有那个能力、实力、财力和消化力吗?再怎么说阿里巴巴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业务发展未来一片光明,支付宝从某种程度讲未来是殿堂级的存在。




虽说亚马逊是世界最大的电商企业,营收方面也大于阿里巴巴,近年亚马逊在云计算上的优势助力了公司市值的不断攀升,也是全球市值有望第一个破万亿美元的候选企业之一,发展势头蒸蒸日上,我们假如亚马逊的体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大一倍,都不足于能够收购阿里巴巴。


中国企业的商业政策环境复杂程度是美国企业无法想象的,阿里巴巴的成功我们不得不佩服创始人马云的睿智和拼搏精神,当然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也不是一般人物,阿里巴巴的发展很多都是行走在政策边缘冒着坐牢的风险摸爬滚打走到今天,创始人马云是个了不起的企业家,比起亚马逊所在的美国商业环境通透,阿里巴巴的发展要困难的多,所以很多国外互联网大企进入中国大多都是水土不服,比如谷歌、亚马逊、eBay、雅虎、微软互联网业务等。
亚马逊收购阿里巴巴的这种言论相当可笑,还有什么苹果强制收购腾讯也是无脑的滑稽之谈。


一一近朱者赤

自古只有大佬收购小鱼小虾,哪有大佬收购大佬的。

第一,没那么多钱收购。

第二,就算有足够的钱,愿意收购,人家还不愿意被你收购呢。

第三,就算双方都愿意,收购回去能不能消化还不一定。

第四,照这个逻辑,以后就不会有竞争了,全是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