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北京的谭家菜?

不谈恋爱好多年

在众多的官府菜之中,谭家菜算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支。谭家菜是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传筵席,是谭家历经三代传人传下来的官府菜,其选料之严、制作之精在各个菜系中是不多见的。谭家菜最主要的特点是烹制方法以烧、炖、煨、靠、蒸为主,正是由于做工精细,用料严格,烹制细腻,谭家菜的味道非常好,备受老百姓的喜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谭家菜的创始人谭宗浚虽然是一名男性,可是在他之后,谭家菜的真正烹制者,却都是谭家的女主人及几位家厨。谭家的女主人都擅于烹调。在20世纪的30年代,北京的某报刊在报道谭家菜时还曾写道:“掌灶的是如夫人和小姐,主任是浮沉宦海过来人。”这如夫人指的就是三姨太郭荔凤。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个方面的原因,谭家的三位家厨彭长海等搬出了谭家,在果子巷继续经营谭家菜。1954年,彭长海等三人加入国营企业,迁往西单恩承居后院挂牌营业,并收徒传技。1958年,谭家菜进驻北京饭店西七楼。从此,谭家菜称为北京饭店川、广、淮、谭四大名菜之一。

从清末走到今天,谭家菜经历了一两百年的时间,虽经过由官府到民间的角色转变,但仍保持着它原有的特色,作为中国官府菜中的一个最典型的代表,谭家菜不仅赢得了许多国内外老饕的赞美,也引起了不少烹饪研究家的兴趣。


北京晨报

谭家菜创始于清末民初官僚谭宗浚家中,谭宗浚是广东南海人,同治十三年,二十七岁的谭宗浚考中榜眼,所以谭家菜又称为“榜眼菜”。谭宗浚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他在翰林院中作京官时,便热衷于在同僚中相互宴请,以满足口腹之欲——说到底还是个大吃货。谭宗浚在宴请同僚时,总要亲自安排,将家中肴馔整治得精美适口,谭家菜逐渐流入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被其独具一格的美味所吸引,于是众口赞扬,促使其名声大噪,甚至有“食界无口不夸谭”之说。

谭家菜甜咸适口,南北皆宜。焖菜时,绝不续汤或兑汁;烹调上,火候十足,菜肴软烂。在口味上,人们素有“南甜北咸”之说,而谭家菜在烹调中糖盐各半,以甜提鲜,以咸促香,做出的菜肴口味适中,南、北方人都爱吃。

在老饕们眼中,谭家菜对食材的挑剔无与伦比,精细异常;但是在一些看来,谭家菜未免过于奢侈、铺张。谭家菜的菜品昂贵自是不提,但拿手的佳肴俱是燕窝鱼翅等山珍海味,餐具器皿俱是古色古香的精美古瓷,餐室家具俱是花梨紫檀、古玩盆架,四面墙壁俱是名人字画,绝非一般餐馆所能比拟。三十年代的报刊上,对于谭家菜曾有“其味之鲜美可口,虽南面王不易也”的评价。

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单承恩居招待外国客人,提议将谭家菜班子全部迁入招待国宾的北京饭店,使其技艺得到了保存和发展。1958年10月,谭家菜班子正式进人北京饭店经营,从此走向世界,成为我国领导人款待各国首脑及嘉宾的一方佳肴。

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一只爱吃的小肥虾,带你领略美食背后的趣味与文化。^_^


虾吃

在北京,以姓氏命名的菜馆真的不少。有的是因为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有的是跟古代的名人有莫大的渊源。比如祖上是执掌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御用膳食的厉家菜,还有京剧大师梅兰芳家宴传承下来的梅府家宴,以及相当有名又有历史积淀的谭家菜。

谭家菜又叫榜眼菜,可以说是中国最著名的官府菜系之一了,在民初那会就有极高的名声了。既然是官府菜,古代的时候就有规定不得超越宫廷菜,但和平民百姓的菜肴相比那就上档次太多了。在做菜上讲究味道鲜美,口味清淡,摆盘精致以及用料上乘。要说谭家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清同治年间,祖籍广东的谭宗浚金榜题名高中榜眼,然后入京为官,他家的家宴在当时已经算小有名气,谭家女主人厨艺精湛,还聘请了名厨到府上掌厨,终于名噪京城。

后来谭家家道中落,谭宗浚的儿子谭篆青只能用家宴名气做起了私房菜,从而有了谭家菜的最初模样。而谭篆青自己并不上灶掌勺,而是家中的三姨太做的一手好菜。后来便一直由谭篆青的女儿及家厨继续开店经营。直到后来谭家菜被安排进驻北京饭店,才一直延续到现在。

北京饭店的谭家菜融合了广东菜和北方其他的菜系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店里的装修一直让人有一种跨越年代的穿越感,仿佛一踏入就回到了90年代的时光。谭家菜的官府菜系有300多种菜品,制作和用料上都十分的讲究,力求达到原汁原味的味觉体验。味道上呢,甜咸适中。要说最拿手的应该是对各种海鲜的制作吧,尤其以鱼翅和燕窝最为见长。菜品的摆盘也是极富创意的,正是由于这悠久历史和独特口味以及做工的费时费力,才有人均千元的价格吧。


妖夜行摄食光

那里还有谭家菜?正宗谭家菜,早在解放前就已经消失了!现在中国国民吃的谭家菜图有虚名。谭家菜,经过代代转传,特别是公私合营,成为人民食堂后,谭家菜与北京等名菜,名店都逃脱不了厨艺毁灭性打击!在那疯狂年代,铲四旧,早就将谭家菜毁了。到现在,都是后凭记忆,利用中国人的回忆,借名赚钱。实际真正吃过谭家菜的老中国人,都觉得现在的谭家菜图有其型,没有谭家菜原味。更没有解放前,乃至清代那正宗谭家菜味道。由此及彼,全中国各地名菜名店都是图有虚名,利用名菜名店赚钱,更有这些无形资产的产权是谁?只几新人笑,不几旧哭?烹调是代代手把手传承,不是灭师自创,更不是毁灭而留名,这那里还是中国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