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甩掉“舊帽子” 所見皆風景 鹿山街道浦橋村開展環境整治變化大

“孫書記,我們浦橋村現在哪兒都能看,任何時候都可以來檢查。”5月7日,市委書記孫哲君到鹿山街道蹲點調研,當他走進浦橋村時,村黨支部書記史錢江拍著胸脯說,浦橋已經甩掉“舊帽子”,哪兒都是風景。

史錢江說這話是有原因的。如今的浦橋村,繁花盛開,綠樹成蔭,村容村貌整潔,但在以前,這個鹿山街道第一大村一直有頂“帽子”:鹿山街道環境最髒亂差的一個村。一年前,孫書記到浦橋調研,村內道路破損、汙水橫流、垃圾堆積,村民怨聲連連。

“孫書記當時沒怎麼批評我,他說,希望下一次來調研時,能看到浦橋村有變化。”史錢江說,這個要求,讓他深感壓力在肩。但他知道,“有變化”,同樣也是群眾的心聲和期待,更是對村兩委班子戰鬥力的檢驗。

浦橋文化底蘊深厚,全市現存唯一一座科舉功名坊就在村口,上書兩個大字“世美”。“一定要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好好傳承下去,要變,就要變得脫胎換骨。”史錢江暗下決心。對標新昌後岱山村,浦橋村兩委會班子率先垂範、身體力行,充分發動黨員、村民代表、村嫂的力量,投身到環境整治大行動中。由於村裡沒有什麼集體經濟,資金缺乏,所以也不存在什麼勞動報酬,但有了兩委會班子的帶頭,大家義務勞動,即使揮汗如雨也無怨無悔。

漸漸地,亂搭亂建沒了,河道淤泥清了,亂堆亂放的垃圾也沒有了蹤影。“這次是動真格了。”村民停止了圍觀,他們不再懷疑、看笑話,也一起參與到環境整治中。經過一番努力,原先門前屋後的泥地種上了花草,黑白無味的小弄點綴上了色彩。就這樣,一個“有變化”的浦橋村破繭而出,一個處處是風景的浦橋村出現在大家的鏡頭裡。

時不時的,史錢江會和村兩委會其他成員一起在村內轉悠,看到不文明行為,就上前及時阻止。雖然沒有了以往整治時的忙碌,但史錢江深知,就算甩掉了髒亂差的舊帽子,一旦稍有鬆懈,風景依然會被破壞。

“我們怎麼做,群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史錢江說,環境整潔僅僅只是開始,接下去,村裡考慮把嵊松線路邊的農貿市場搬掉,一來為了安全,二來也是為了更整潔。他說,浦橋村一定會變得更漂亮有序,並把這樣的美景長久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