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对弈时,对方不按谱招行棋,应该如何应对?如果这样,背开局定式和打谱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gaodaf21

按题主的意思,自己背了很多开局谱招,但是对方下棋的时候不按谱招来下,你也拿他没办法,觉得自己背了很多开局谱招,却派不上用场,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其实应该换个角度去看,如果自己对于这个开局谱招真的完全掌握了,根本就不用担心对手不走谱招,因为只要对手不按谱招走棋,对手就会吃亏。

象棋发展至今,特别是在象棋软件的帮助下,很多象棋开局已经被高手研究透了,很多开局必须按照谱招来下棋,才能不吃亏。举一个五八炮对屏风马的例子,如图黑先,黑方此时的谱招是象7进5,如果不走象7进5,其它走法都要吃亏:

(1)如果走象3进5:

(2)如果走马3进2:

(3)如果走卒1进1:

经过以上仔细分析,黑方此时还是应该走谱招象7进5。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背了开局谱招,而对手不按谱招来下棋,这是一种最舒服的下棋状态了,我们下棋的时候巴不得对手不讲道理乱下,用谱招去对付不讲道理的“野路子”,我们开局就可以轻松占优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在下棋双方水平接近的情况下,按开局套路来下棋肯定是不会错的,除非双方实力有差距,你就是下不赢对手,那么你怎么下谱招都是浮云,毕竟象棋开局只是下棋的一部分,还有象棋中局、象棋残局的比拼。

当然了,有些散手棋的“谱招”还不是很完善,不像中炮对屏风马、反宫马、顺炮、列炮等开局研究得那么透彻,比如飞相开局:

常见的后手谱招是炮8平5中炮,炮8平4过宫炮,炮2平4炮8平6士角炮,以及卒3进1、卒7进1等谱招,但是有些人下棋的时候就是会剑走偏锋,走一些冷僻的开局,比如就走“卒1进1”,这当然不是谱招,但也不是坏棋,只是相对于谱招不怎么流行而已。

所以说,对于中炮对屏风马等研究很透彻的开局谱招,对手如果不按套路来下,除了布局飞刀的情况,其余情况下都是很容易吃亏的。此外,一些散手棋的走法由于比较灵活,一些棋手中残实力很强,在实战中走一些出乎意料的招法也要注意区分。

象棋爱好者

谢谢棋友的问题,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是从小就喜欢下棋,下了10多年的棋,现在天天象棋上业7的水平,对开局非常了解,我来回答下你的问题。

我们下象棋凡是有一定水平的都知道开局很重要,开局就是为中局战斗做铺垫,要车马明快,抢占要道,一旦开局吃亏,中局就会很难下,总是被对方压着打。所以我们要学好开局,起码不能吃亏。

有2个词语叫死读书、读死书,象棋开局也一样,按谱背招是不行的,就算要背也一定要把所有支变记住,那是因为光记正着不记偏招就算对方走出软手你也抓不住对方的弱点。再一个你要明确,学习棋谱或者说打谱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按谱下棋去赢对方,而是要知道高手为什么会这么走,同时还要知道,对方如果不这么走,那么我应该怎么走,这才是真正的打谱,我们最好不要按谱背招,一定要学棋谱上的开局思路,要活学活用,只要你的子力用最高的效率来抢占要道、抑制了对方的出子速度,那你开局就成功了。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该怎么应付陌生局面呢?当我们遇到陌生局面时,我们不但要分析自己局面发展方向,还要知道对方上一招是干什么用的,下一招有可能往哪儿走,走到那儿对我有没有实质性攻击作用,心里要有一个通盘准备,当我们了解对方的意图,我们在针对对方的意图行棋,往往能走出好棋。

大家有象棋问题可以关注大师棋路,我会抽时间回答大家的问题。讲的不对可在下面评论。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本人,本人将立即纠正。


大师棋路

我在比赛中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走着走着别人就脱谱了。在比赛中率先脱谱的情况一般有两种:

一是对方对这个布局还不熟悉,拆解的深度不够,以至于无意识脱谱;二是对方对这个布局了解透彻,知道这样按谱走下去就是个和棋,于是有意识变招,力图进取。

正所谓善者不来,来者不善,这两种情况我们都应引起重视,毕竟对方率先脱谱变招,我们不知道对手的水到底有多深。

分析了对方变招的原因,还得从自身方面下功夫,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学习开局定式、打谱肯定是有用的



开局定式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套路,是前辈棋手们心血的结晶。这么说吧,你学习了开局定式,至少你比别人多知道了几种走法,见多识广才能驾轻就熟,举重若轻。

另外经常打谱还能让你形成宝贵的棋感,提高处理陌生盘面的能力。

要用质疑的精神去学习棋谱



学习棋谱不是死记硬背,照搬照套,一定要有质疑问难的精神。为什么棋谱要这么走,不那么走?如果走另外一步又有哪些变化?自己在脑海里要多设计几步另外的走法,然后往后面多推演几步。

这样即使在实战中遇到对手脱谱,也有可能进入了你的射程。这时的你不是担心了,而是在心中窃喜啦!

利用象棋软件去验证棋谱的科学性

棋谱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去伪存真。怎么才能做到呢?用现在远远超越特级大师的象棋软件去分析,去验证。

好的机器加好的软件,分析出来的结果是可以信赖的。君不见蜀山少侠郑惟桐的布局飞刀库,都是这么来的,很多特级大师见识了郑少侠层出不穷的飞刀,都要躲着走。



竹林棋苑

偶然间看到这个问题,答主觉得我可以从自己经历和这些年所见所闻出发给提问的这位棋友一些意见建议,算是现身说法,也算抛砖引玉,最后还是需要这位棋友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整学棋下棋模式。



首先,可以肯定得是,棋谱是有用的,对提高提艺也是有帮助的。但是,不少的业余象棋爱好者在学习方法上受了一些误导,以至于本末倒置。因为,尽管我们常常以开中残为顺序将一盘棋局进行分解,但开局其实是建立在中残基础之上,或者是三者同步进行。常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残局就像武术训练中的扎马步,中局就好比气沉丹田的内力,而开局才是那些精美绝伦、潇洒畅快的武术套路,在没有马步的稳健、内力的深厚时,即便学一二套路,那也只不过是花架子,无法驾驭自如,灵活运用。答主冒昧言之,提问的这位棋友可能问题就出在这儿了。因此,核心重在中残的强化训练。



接下来答主说下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感:答主自幼下棋,因为受环境所限,从5岁到9岁一直都“瞎玩”,纯野路子,没有什么正规棋谱的背诵,只不过玩的比较狠,从村到镇到县再到市,凡是大人们聚堆下棋的街道啊公园啊都下遍了,10岁之前可以说市级及以下的成人高手基本都对弈过,到10岁那年同省的另外一个市青少年宫刚好有个比赛,本来是去参观但机缘巧合碰到了一位同龄的少年并和他对弈一局,记得那盘棋从下午两点一直下到天黑大概有三四个小时,最终我侥幸获胜,旁观的青少年宫老师大惊。

于是,第二天就被带到了现在的师傅那里。师傅收学生比较严格,没有任何基础和过往成绩的孩子通常不收,那年我算是个例外。师傅见我第一句话就是“你这孩子棋下得有点‘油’了,中残力量不小,但开局棋理太差”。后来,我才知道,和我下棋的那个同龄少年刚刚获得了全国少年赛10岁组第五,综合实力远在当时的我之上,只不过他以往面对的都是自小科班出身的正规军,一切都按套路来,突然碰到了纯野战兵团,一时手足慌张。再下,我的野路子棋就不灵了,面对开局娴熟的师兄弟们,我总是处处被动,但他们又常常难以控制住局面,往往叫我在中残翻盘。再之后,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让我加强的开局的学习,而他们强化的中残的训练,大家才慢慢均衡了。



最后,似乎金庸武侠《笑傲江湖》中令狐少侠所用的那套剑法放到这里也比较贴切。独孤九剑之所以只有九套剑法却威力无穷。就是因为“天下剑法,唯快不破”,贵在精准掌握,灵活运用,变幻无穷。


周八象棋

谱招是经过很多象棋实战总结归纳的行之有效的行棋走法,也可能是最佳的行棋走法,棋手熟悉谱招,对对弈局面有较深的理解,若先手能制造各类布局飞刀,若后手能避免各类所谓的套路陷阱,可以在对弈时保持局面的主动,争胜的机会也就大增,尤其在比赛当中,能够节省比赛用时获得争胜先机;对手不按谱招行棋也就是所谓的散手,脱离了谱招也就可能致局面出现漏洞,针对漏洞进行行之有效的打击,后手转手就可能成为先手,先手就可能扩大优势,争胜的机会也就大增。但要明白,谱招也是在前人的经验上总结出来的,高手新的招法尝试经过累积比赛实践可行或者更有效,被更多人所接受也就会成为新的谱招,若没有学习了解,你以为的脱谱可能就是你中套路陷阱的开始,因此要成为高手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拆解象棋布局。象棋布局各类变化分支极其庞杂,谱招也不唯一,棋手可以预料5步,10步,15步,未必后续所有变化也能知道或者记得全,人脑还达不到那样程度,行着切忌死记硬背,只有知其所以然,抓住先机应对而行才能掌握主动。


哥我困了

这个问题问的真的尬,就好比某大学生路遇劫匪,打出一套军体拳被捅十八刀。理论与实战要分开,灵活运用,胡荣华讲开局列举了很多可能性,这个不是死板的。背谱是专业选手必备的功底,野路子跟专业选手比,除了技术差距还有思维的连续性,专业选手可以在比赛中保持稳定的竞技状态,野路子可能几场下来状态起伏不定,完美体现背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