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中「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张芳永

《道德经》第五章里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来看: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橐龠指风箱。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风箱吗?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道空虚而又充满天地,无处不在。道越是被推动,万物就越多的被涌现出来,生生不息。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中,内也。 道万物之宗,道是天下母。天地合万物生,既然天地生息万物,只是顺应道而运转,跟人类的意志没有什么关系。

万物的生长壮老死,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不论你悲伤,还是欢喜,它们都一切如常。不论你说什么,还是不说什么,它们都一切如常。 天地之间无时无刻涌现出一波又一波的万物,看上去是那么的复杂而又纷纭。怎么描述言说它们呢,怎么说也说不清。它们是那么的繁多,数也数不尽。

要怎么才能穷尽万物呢?就算这一刻穷尽了它们,可是下一刻它们就变化了。并且,无时无刻都涌现出新的万物,物物无穷。当追赶着到下一刻去穷尽它们的时候,它们又变成了下下一刻的样子,怎么追也追不上。

既然如此,还不如追赶万物。回过头去,往相反的方向走,一直走,回到一切发生的起点,回到万物之初,宇宙之始。在那里,看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一体,我遗忘了万物和天地,也遗忘了我,遗忘了一切……怎么再说呢?我也难以再用语言去表达了。

看《道德经》,越看人越智慧。明白了这句话,虽然回不到万物之始的道哪里,但至少也能明白人的一生不应该活在物质追求的思想里,不以物喜,不以物累。因为物物无穷,时刻都有新的万物出现,穷不尽,数不完,占不全。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自然和淳朴。

欢迎交流。


崇儒

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对《道德经》和《道德经》的思想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我来试试能不能说明白。

先说答案: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纷纭,对天下万物的认知也是无有穷尽的,相比不断的去追寻不断涌现的万物和变化的表象,回到万物之本、万事之源、造化之根一一“道”一一的怀抱中,与道相合,去把握本质,是更加重要的。

《道德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道德经》是一本讲述正统的华夏思想文化一一易道之学一一的集大成的著作。它系统的阐述了植根与天地的华夏思想文化的宇宙观,以及如何运用易道思想治理天下,使天下得以长治久安,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它把人身,精神,家庭,国家,事业,宇宙万物,都彻彻底底的讲透彻了。

它是后世儒家、法家,乃至诸子百家学说的源头。

《道德经》里的思想到底是什么?

一句话概括《道德经》的思想,那就是“为无为,则天下无不治。”

全书都是围绕“为无为”这一治国方略展开的。

《道德经》先介绍了易道思想的源头,也就是华夏正统的思想文化,看待宇宙,看待世界的总的观点:

“道可道,非常道。”

描述了道,这个第一因,万物的源头,万事的源头,造化的源头,万事万物万般变化追溯到最初的本源,就是“道”。

接下来,通过各个章节,阐述了如何应用“道”的思想,去建立治理天下,使天下符合天伦的自然规律,得以长久的路线方针,也就是:

“为无为”

为天道,不为那些不合天道的人之道,摒弃那些违反天地规律的人之道。

换句现在的话说就是

“不作死,不会死”

在后面的章节中,《道德经》围绕着“道”,从正反两面,各个角度,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天地宇宙的方方面面,反复阐述了这个华夏民族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思想理论体系。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有时也作“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也是在对“道”的阐述过程中,对治理天下的圣王需要静守天道的表达。

补充说明

在正统的华夏思想和文化中,身、家、国、天下,是同构的,所以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是统一的。

这也是从很多角度去解释《道德经》都可以得到一个系统的体系的原因。

《道德经》的行文脉络

最后,再补充一下《道德经》的脉络和章节说明吧。

通常我们认为,

《道德经》的前三十七章,属于道经部分。介绍的是不包括人类活动在内的万物之理。

从三十八章开始,则是德经部分,主要讲述了加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告诉圣王,应该按照自然之道来管理人类社会,才可以生生不息,长长久久。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就阐述了《道德经》的世界观。

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辞,阐明了圣王应该效法天道生化万物,而不据为己有的道理,来治理国家、教化百姓。

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圣人应该让百姓从不必要的、过度的、戕害自身的欲望中解脱出来,安乐与朴素自然健康地生活,如此“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从具体细节上,讲述了在《道德经》看来,“道”是怎么生出宇宙万物的。

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承接上一章,从道生息天地万物,只是顺应道而运转;圣人治理天下,只是顺应道的规律出发,指出面对复杂而纷纭的万事万物,“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承接上面几章,继续讲“道”是如何创生万物的。

第七章,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由天地生万物而“不自生,故能长生”的道理,递推到圣人治天下,因“后身”、“外身”故能天下治的道理。从义理的高度上,讲述了圣人治天下的理念。

第八章,上善若水,从正面论述了圣人治理天下的具体方法,这便是“上善若水”。

第九章,从反面来论述,以相争来治人事天,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指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讲了摄生修真的具体的方法,表明“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通过讲万物之间的“利”、“用”关系,阐述圣人治国的道理以及“道”与万物的关系,这便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不为目,进一步论述了老子“圣人为腹不为目”之道。

第十三章,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论述了圣人、身、天下三者的关系,以表明什么样的人才能有德行成为治理天下的圣人。

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从“道”的“夷、希、微”三种不同特征出发,论述了若要通天彻地,须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阐明自然万物的总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道,能体察大道,就可以掌握万物。

第十五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讲的是上古得道之人合于大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得道之人。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讲的是,有道圣王“致虚极,守静笃”,归根复命,倚着造化之门观万物生生不息,守常不妄,故能使万化定安,天下太平。

第十七章,百姓皆谓我自然,从正面阐述了,有道圣王应该如何效法天道,顺应自然地去对待天下百姓。如此便会天下太平,百姓安乐,生生不息,无有终时,一派幸福祥和的社会景象,而“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从反面阐明了,如果不以“道”治天下,天下又会是什么样子。那就是,如此一来,天下将先失其“道”,后失其锚,再失其序,终至不救。

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阐明了要想挽回天下无道的局面,就要绝弃一切世间的伪诈智巧,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从而使得天下复归于道,百姓复归于朴。

第二十章,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讲的是,有道之人,“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那么他行走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情景呢?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详细阐述了“道”创生万物的根本原理和具体过程,论述了万物无论怎么变变幻演化,其背后的造化原理和流程,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象,物,精,信四要素,也就是“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从而表明,有道之人只要掌握了这个造化生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可以对纷纭并作的万物了如指掌,做到知常达变。

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从曲、枉、洼、敝四个方面讲了“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虚于应物的道理。指出上古圣人这些真实不虚的道理、对天地万物的描述,是完备的。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讲的是淫僻之德,从反面阐述了如果不能虚以应物,不能抱一守道,失于大道,不随顺万物自然,而施以人为智巧的话,又会怎样?强调圣人要“希言自然”,知常守正。

第二十四章,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讲的是什么样的德行是淫僻之行,表明有道之人,不会操使这样的德行。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是,“道”才是天下唯一的,恒常的,终极的判准和锚定。有道之人,能掌握这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天地恒常的规律和变化,并用来教化天下,使天下有常不妄,就可以有天下,可以做天下主,也就是王。

第二十六章,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说的是,天下之主应该以道莅天下,守而勿失,阐述了天下之主不能“以道莅天下,守而勿失”的原因是“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从行,言,知,用,统等几个方面具体而又全面地阐述了,治理天下的圣人如何才能不至于因为离奇大道、轻举妄动而失天下,也就是“不贵其师,不爱其资”的道理。

第二十八章,大制不割,从正面阐述,圣人治理天下,应该常德充于内,外物应于外。体尽无穷,能随机应变,德合于道,顺物自然而不无容私。以天道、自然的法度治天下,才可以实现天下大治。这就是“大制不割”的道理。

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从反面阐述了,人力强为,最终也敌不过造化的推动力,所以,“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天地造化的结果,圣人不会替代天地演物,而是与万物胜而不伤,藏而不害。也就是“天下神器,不可为也”的道理。

第三十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说的是,如果真的要代替天地造化,以人演物,又会怎么样的一副图景。借以表明若要天下出现一个良好的局面,只能是顺物自然,以天演物的结果。指出了“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的道理。

第三十一章,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从战争的各个方面,阐述了《道德经》为了以战止战,用以克敌制胜的军事思想的基本原则,告诉圣王如何以战止战。

第三十二章,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主要讲述了王道思想,指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第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分别从“我是谁?我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该度过怎样的一生?”三个问题出发,给出了无道之人和有道之人的不同回答,从而阐述了欲兴王道的圣人,如何从这三个方面来着手修养己身。强调既行王道,就要须臾不离才行,即所谓“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阐述了,若天下失王道久矣,圣人又该如何复兴王道呢?那就是要效法“道”,既能从“无”中生出万物,又能长养万物而不息,还能虚容万物而不役,能为此者,唯有虚静合道。这就是“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论述了,圣人兴王道天下皆归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表明只有遵循天道之常,天下人才都会前来归附,才可以有天下,这便是“执大象,天下往”。

第三十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讲述了柔弱之用,具体应该如何去用。阐述了以王道治天下,不可以执有极,而应该执道之无极为国之利器。无极者,不可见,不可听,不可用,故曰不可示人的道理。

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对以上道经部分进行了总结。本章指出,王道之治,其难就难在,人天然地会倾力于妄为而甚于守常,阐述了“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的道理。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阐述了道、德,仁,义,礼依次递失的关系。表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而有道之人,去薄、去乱、去华,而取厚、取治、取实。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阐述了,如果社会治理模式已经非常低下,如何从更低的社会治理模型,复归于更高的社会模型呢?并且给出了“得一”的答案。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讲述了礼、义、 仁、德、道,这个道依次复得的得道过程,以及得道了之后,如何的经世致用,也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一章,夫唯道,善贷且成,说的是,给出了得道指南,大家又会怎么做呢?真的复归于“道”,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进而指出“夫唯道,善贷且成”,表明圣人治理天下,也应该效法天道,用道之弱,用德之谷。

第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描述了“道”如何进行运转,从而生养、造化、成就万物。这里主要讲的是“道”主生的一部分,不讲道主杀的一部分,对于主杀的那一部分,只是指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提醒人要规避。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阐述了圣王治理天下应该如何运用道之柔弱。

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阐述了“知止”的问题,表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清静为天下正,阐述了在《道德经》看来,什么是“正”呢?“清静为天下正”的道理。

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讲了“知足之足,常足矣”的道理,表明“能做到知足之足,那么天下就会恒常有道。唯常足,天下方能常正”。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表述了圣王治理天下,由于与道相合,达到“不出户,知天下”的状态。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承接上一章,更加深入具体的阐述“道不为而成”的道理,那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阐述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道理,以说明圣人衣养天下百姓,在圣人心里,百姓都是他的孩子。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阐述了天地万物,皆有生死,知生死之所出,知死生之所去,知生生死死之所由,才能成为一个善摄生者的道理。

第五十一章,尊道而贵德,阐述了最高境界和层次的“德”,就是“玄德”,从而告诉我们,活着的终极意义,在我们的根本之中,这便是尊道而贵德。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阐述了人生成败的法则,那就是,因袭大道,天地万物的常理,就可以做到,天人合发,不为而成。不知常,妄为,则大凶至。

第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从反面论述了,如果不复守其母,不行于大道,以一己之妄,以社会上各种不道的异端邪说来治理国家,来治身治事,就会导致不救而亡的下场。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从正面阐述了,生命是美好的,修身以合道,返璞以归真,抱道不离,以道正身、正家、正乡、正邦、正天下,其德就会依次广大普远,就越发地会觉得,生命原来是这么的美好。从而回答了如果脱离了大道,丧其道而行其径,失其母执其子,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怎样才是救治之措?的问题,也回答了道德经是帝王之学,那普通人学了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的问题。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进一步阐述,一个人有德了,会是什么样的,那就是“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讲述了如果一个人道纯德真,以德为贵,以道德统御天下,那天下都会自动的归附尊崇他,这才是真正的天下至尊至贵,才是真正的王者。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具体的讲,一个内圣外王之人,应该会怎样治国用兵平天下。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继续阐述以正治国的道理。

第五十九章,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各句环环相扣,道理逐次递进,论述了统治者怎么样才够资格去统治一个国家,那就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的是,成为一个大国之后,要怎么治理大国,才能保持长久的昌盛,那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就是国家的内政问题。

第六十一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為下,从有无之辩出发,阐述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之道,那就是“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这也是中国朝贡体系的理论根源。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进一步阐述了治理天下,进行全球统治,“唯有善用道者”的道理,因为,“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从难易之辨和大小之辨的道理着手,回答了要想治理好天下、进行全球统治,“具体”怎么做的问题,那就是要做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讲的是,当一个国家已经处于太平的状态,应该怎么长久的保持这种状态。

第六十五章,常知稽式,是谓玄德,进一步阐述了,要想让天下长久得安而不乱,就要“常知稽式,是谓玄德。”进而合于天地,同于大通,百姓德备而善,则天下至安至福。

第六十六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进一步从君民关系方面,继续阐述玄德之德。

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阐述了华夏之道中,真正的圣王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第六十八章,善用人者,為之下,阐述了用兵与用人,进而用天下的道理,表明治国需要帝王无为,而让臣民有为。

第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承老子“恬淡为上,生杀皆不入于心”的用兵总方针,进一步阐述了用兵之道,提出“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陈述了《道德经》中所论的,古之圣人用以取天下之道,并不是平常人用来保身自存的,故而“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圣人不病,以其病病,阐述了天人两道,人天相知的“认知论”。指出“圣人不病,以其病病”,表明只有认识到“不正常”的事物,都是“不正常”的,才能明白,什么是“正常”。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展现了如果天下都是正常人,都是没病的人,那么社会将会呈现一种怎样的图景,并指明为了实现这样的社会图景,需要去人之道,复其天之道,使得“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阐述了天生天杀之理,表明天道是把一切都设计好的,完备而永恒,借以说明为什么治国应该效法天道。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讲的是人生人杀的现象,指出天生天杀,道之理。人生人杀,道之亡。亡道,必失天下。

第七十五章,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从物质生活、社会秩序、生死轻重等三方面,阐述了国君以人之道治国,统治者以己为天,会造成社会贫困,国家昏乱,人们轻死而重利,无所不为的后果,指出“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再次阐述了生死之道,通过指出强大的会死得快,柔弱的会活得久这一现象,提出了“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道理。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回答了“为什么强大的会死的快,柔弱的会活的久?”这一问题,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餘。”

第七十八章,受国不祥,是為天下王,从正面阐述了柔弱胜刚强之理,以表明“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為天下王。”的道理。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从反面阐述,如果不以柔胜刚,就会积不善成怨的道理,进一步表明,以柔弱胜刚强,方能为社稷主、天下王。

第八十章,至治之极,阐述了,配天之德之圣人治理天下,会出现“至治之极”的社会图景是什么样的。

第八十一章,总结全文,进一步阐述人主应该谨守天道,绝弃人道,才能长久的维系天下太平之治。指出“人道私而好争,天道公而无争。以人之道治国,则国灭。以天之道治国,则国昌。”所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就是《道德经》,上古道术集大成之著作。

那么为什么老子能够写出这部伟大的经典呢?因为,老子是负责传承道术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这原本就是他的职责吧,好了,这就不展开了。


平凡2850

这个问题要从上下文去联系才能理解老子的真实思想。

《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祭祀完就把它扔掉或烧掉。刍狗作为祭品,人们对它并无爱憎。橐龠:风箱。老子认为,天地就应该对任何事物没有偏爱,一视同仁,万物按天道自生自灭。圣人(也指统治者)也不应有偏爱,对待每个百姓就像对待刍狗一样,全靠百姓自生自灭,自活自养,顺其自然。

老子是不希望黎民百姓获得知识的,可以说他是愚弄黔首的鼻祖。他认为百姓一旦见多识广,那么对君主来说对付的办法就会越来越少,不如让百姓如刍狗一样,不听不想,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而知识应掌握在当权者的手里,君主应依大道以烹小鲜的理念治国,公平公正,极少以政令干涉百姓生活,最终达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状态。


弘毅大话国学

要想明白老子的意思,找个对应的人物就很清楚了。

谁呢?

王熙凤!

——诸君明白了吧?

不论《红楼梦》的哪个版本,王美人的结局悲凉都是一定的。

她的著名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正是老子要警告我们的“多闻”在其最负面的意义上,所具有的可能后果。



这位凤辣子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在待人接物上,那叫一个见多识广,所以也属于老子所说的“多闻”。她聪明善思,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叫一个八面玲珑。

可惜,“不守于中”。也就是内心不清净,完全纠缠在尘世境缘之中。

——不是说“知识就是力量”吗?怎么见闻越多,反而有时会越绊住自己的脚?

——我在回答一道关于“何为文学本质”的题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东方的紫微斗数也好,西方人讲星座也好,为什么命可以算,因为你一开口就落在一个关系结构里,你这个人从屋外一进来,穿什么衣服,跟周围的环境就构成一种关系,会算的人从你衣服就可以起卦了。”

——这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知道得再多,终究是有限的。宇宙之大,天地之广,你只能站在你自己的位置上,以你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习惯、你周围所熟悉的人、事、物为参照,来衡量外在的世界。所以你的心一动,就落在某种关系结构里,这就是所谓的“数”。

就算你算得过人,却也算不过天。

再说,你其实并不能真的算得过人。

另一方面,你自己的因缘和别人的因缘交杂在一起,你能把握、能掌控的东西,其实并不多。

这就是为什么,你努力了,却并不一定能成功。

因为因缘太过复杂,剪不断,理还乱。


那些“多闻”的人,算计自己,算计别人的心,是为了更多地掌握主动权。这就是“世事如棋”,你能掌握更多、更远的关系,就有可能“先下手为强”。所以凤辣子的确曾经风光过。

但是! 没有不输的棋。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就算你具有高超的泳技,你观察天气的变化,知道潮汐的规律,但你还是有算不准的时候——你可能仅仅栽在一只水母手里。

老子的意思,并不是不让你“多闻”。他真正要说的是“守中”:

就是增广见识的时候,心里要有谱:你是从哪一点出发向外走的?始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得意忘形。

见闻多的人,常常能掌握先机的人,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会犯一个毛病:高慢。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找不到北了。以为自己总是那个占上风的。

一旦你起了这个心,你所知道的一切,都会成为你的障碍。这就是“所知障”。

《道德经》真正的教诲,其实跟希腊名言一样:认识你自己!


外不执着于因缘复杂,内不固守己见,维持“中道”。


众生法妙

回答这个问题,重点是“多闻还是多言”,“守中”之意?

在流传下来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注本里,都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而在马王堆帛书本和北大汉简本上,则是“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两个版本都有其渊源,有其道理。

先看这章全文,以今本为例,

第五章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分别讲天地和圣人,这是《老子》中常见的从天道到人道的思维方式。

天地是无所偏私,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 任凭万物自生。 圣人也是没有偏私的, 也同样像天地一样,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像风箱,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最后这句“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略去了圣人两字。

穷是行不通,守中,不是儒家的中庸,而是中空,就像橐龠没有鼓动的状态。

说的是圣人,指统治者频繁的用政令约束百姓, 最终只会招致失败,还不如顺应百姓需求让其自然发展、虚静无为, 万物也才会生生不息。

这和“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呼应的,言论越多离道愈远,不如长守虚静无为。

引申到现实生 活中,一个人若多言多辨,必定会理屈词穷,或是陷入窘境和失败,甚至招祸,那还不如保守虚静、沉默以待、无为而来得轻松。

“多闻数穷,不如守于中。”

这个版本承接天地如橐龠之虚,圣人也是应该“虚”,治国不需博学多闻,殚精竭虑,而是无为而治,保持公正无私就可以了。

这个意思又和“绝学无忧”,“绝巧弃智,民利百倍”相呼应。

“守于中”,看看《老子》其他说道“守中”之处。在郭店本和汉简本中分别有“致虚极,守中笃”和“致虚恒,积正笃”。并不同于今本的“致虚极,守静笃”。可见在汉中“中”和“正”同义。《周礼》上有“求民情,断民中。”

中,本就有法则,标准之意,引申有正,公正之意。那么就和章首的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可以对应,意思是公正无偏私。

这也和“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可以对应。

那么意思就是圣人治国不必多闻多学,而只需保持公正之心便可

在现代解读道德经的管理术中,多半就可用此解。

我个人觉得,从逻辑而言,“多闻数穷,不如守中”,这个用法和意义更合时宜。

也就是,

天地育物无所偏私,君主养民公正为道。


四匆

谁翻译的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太多的信息会让人不知所措,不如挑选自己熟悉的信息听取。

也就是说人的判断力是有限的,面对无数的信息会影响自己的判断。

和巴菲特的那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投资”有着异曲同工的意思。

穷在古语中并不是贫穷,而是泛指无,包括精神、能力当然还有money上的无能,都可以用穷来表达。

具体怎么翻译........不会。总之就是大概这个意思吧。


微拉

我记得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如”和“若”在这里可以通用,但“言”和“闻”区别就大了。

写成“多闻数穷,不若守中”,有守窍归藏的意思,这是合身引导性语言;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有棒打摄入的意思,是抽身说教性语言。依“善解”、懂“正思”,会“采药”时,一转就可以了,都能理解。

多闻、多言,有可能会执迷于“思辩”的层面,难以自拔。穷究于“思辩”,最终都会引出“自悖”现象,这是由于逻辑本身的缺陷引起的,不管我们以哪个方面导,在足够深远处,最终都会引出一个相反的结论。所不同的只是早、晚,大、小,还有就是过得去过不去那个坎而己。

在明知这一现象的情况下,有人选择对逻辑做修正,有人选择对过程做研究,有人选择对悖点做处理,当然也有人直接就疯了,更多人是根本触及不到这个悖点。

我们传统的处理方法,首先是引导有条件的人,去认知这个“悖点”,然后在这种“自悖”之下再寻求“自洽”,具体的方法就是“坐入其中”、“功成不居”、“任运自然”。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精华就在这一点上,其系统性、可行性、直白度,是世界范围内,甚至在神神鬼鬼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这些东西,对于暂时到不了“数穷”,甚至有生之年,都触及不到“数穷”这个“悖点”的人来说,貌似毫无意义,变成一种“日用不知”的东西,“多言”也变用。

所以,讲到“悖点”,并指导“自洽”的教法,就是广义的“道教”;而没有触及到这个层面的教法,就是广义的“法教”,或者叫成“外道”。侧重于由“外道”往“内道”引导,并发现弁认知悖点的知识,是广义的“玄学”;侧重于由内在的“自洽”而引发的,对外在现象的重新解读,是广义的“显学”。所有这些东西,儒释道三教里各自都有、互证共通、理一分殊、并行不悖,才支撑起了这份博大精深,要想弄个清楚明白,理个水落石出,没有几个来回,根本摸不到门。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明智的做法,还是要“多闻少言”,比较靠谱。


n是名n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老子写道德经目的是让人们开悟大道的,所以一切的说辞都在銓示大道的性质特性。而大道本源的特性之一就是无为清静无一物!

我们处于后天环境中,动用的是后天的眼耳鼻口舌身意,动用的是后天的识心,学到的是后天的文化知识与技能,利用的是后天的思维逻辑,因为要在世上混出名堂混个好生活,所以要为学日益,多多益善,增广见闻知识,以扩大自己在社会上立足的本钱。这无可厚非,也是每个人的常态认识。但老子是讲道的,目的不是常态认识,而是希望有人有人悟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为顺生,越生越多,类似于我们要学习的更多,加大自己的知识量,从而获得多一些再多一些。但顺生为凡!入凡则有生有死!

老子的目的可不是顺生,顺生是世上人的本性,不学自有,不用老子费口舌。逆生为仙!逆生须损,损至无知无识的先天状态。所以老子讲多闻数穷不若守中,这是逆生的手段之一。

实际上,人若真开悟大道无极了,顺生逆生都无所谓了,为学日益,为道曰损,都无住于心,无碍自己身心入道。学与损的手段都不能影响自己的本源了。

道生一二三及万物。道是先天!一二三及万物是后天!先后天之间有一道分水岭,迈过去了一切圆融,无所谓损益,无所谓再分先后天。有志于悟道的人士,处后天之境,就要用类于"多闻数穷不如守中"的方法手段来迈过这道分水岭。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的意义在此!


一路修行

要讲清楚的话,实际上会很啰嗦。甚至需要一个虚拟场景片段来还原它的真实性,不然只会望文生义而难以理解了。

简单粗暴的白话直译出来的意思就是:

多闻数穷,少料来困;不若守于中,周言诺人土。

一句话的事,乃两大阵营血缘关系统治阶级性的话题,总之,离不开一方需要学会生存善良的道路上,与另一方道德观妥协于治理天下的事业。

这是多数人物做不到的事业,乃德高望重不易来到身边,故少数个人欲要生存政途下去的话,就要学会守护中土岁月不饶人什么方面的德行云云。


蓝本动画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是老子对人的告诫。可以用圣经的话来解释更容易懂,保罗说你们各人不要看自己所应当看自己的。又说你们无论何人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比如鼓风箱,打气筒,等等都要在行程里面动作,或者说乐善好施,也不是叫那无有的奉给那有的,而是叫那有多余的拿一点出来分给那没有的。人若肯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他的善了。数,这里的意思是记算,思考,用脑子。多闻数穷的意思就是脑子好像电脑中毒。所以话要选择的听进去,凡事要量力而行。不要拔苗助长。目标要有,达到目标的过程也要知道。一不一不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