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43%增速淘宝不见数据,马云有哪些喜和忧?

今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8财年第三季度(2017年10月1日-12月31日)业绩,秀出一连串数据,引发广泛关注。大家都在感叹阿里不愧是电商界的大哥,赚钱的能力杠杠的。不过,财报还传达了更多讯息,你发现了吗?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核心电商业务收入达人民币732.44亿元,同比增长57%;天猫进一步扩大B2C市场领先地位,实物商品的商品交易额(GMV)同比增长43%。其中,引起网店转让服务商易佰店关注的是阿里并未公布淘宝的交易额数据,只表明手机淘宝与用户高度相关的个性化推荐及互动性内容,继续带动年度活跃消费者及互动的强劲增长,中国零售平台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5.15亿,中国零售平台的移动月度活跃用户达到5.80亿。

天猫43%增速淘宝不见数据,马云有哪些喜和忧?想当年,淘宝已经很大了,投重金去做SEO搜索优化,但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中小卖家的需求了。平台急需精细化运作,这也是马云为什么提出小而美,于是马云先从内部进行小而美的拆分,拆分出了:淘宝、天猫、聚划算、一淘。在这之后,阿里提出做内容,做个性化和小而美的店铺。乍看之下,淘宝做内容,增加了用户的停留时间,集市店铺应该能获取更多流量。而实际上,改版之后,手淘新增天猫入口,这意味着留存的用户不一定会在集市店铺转化。因此很多人得出这一结论,淘宝流量正在向天猫转移。

让马云高兴的是,阿里巴巴通过多种手段强化电商的“内容”属性,获得了不错的反馈,比如2小时直播带来2000万销售额,手淘首页再出千万级短视频流量入口——映象淘宝。忧的是,虽然做内容有优势,但也并非所有商家都能承担得起这笔投入。因此,阿里要通过创作平台引入红人和机构,降低商家做内容的成本。未来三年,淘宝将投入百亿扶持优秀短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