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香港警务处长被称为一哥?

博侨

当然了,如果仅仅因为车牌为1,也算不上一哥,另外还有别的原因。这得从香港回归前的行政部门划分有关。我们都知道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在英国统治时期,他们会从英国指派一位总督来管理香港,这个总督被称为港督。

按照英国人的规定,殖民地的最高统治者是英王,而港督是英王的代表,代替英王来管理殖民地的,是殖民地实际上的最高长高,拥有非常大的权利,基本上什么事情都归他管。

而港督以下就是警务处长了,以前香港没有军队,所有的治安、海关、出入境等等全部由警务处负责,可以说警务处长是港督之下最有实权的,所以地位非常高。

后来香港运输署把特别的小位数车牌都进行了拍卖,唯独1号车牌没有卖,由警务处长使用。这也是被人们称为一哥的原因之一。



漂浮菌

因为一哥的车牌是AM1啊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香港警务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局辖下的纪律部门。该部门成立于1844年5月1日,初时称为香港警察队。第一家警署名为“中央警署”,在1845年建于荷李活道太平山区差馆上街。在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后英女王为嘉奖警队的贡献,在1969年赐予“皇家”二字成为皇家香港警察队。香港回归中国后改为现名,香港警务处处长更成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官员之一,须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提名,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现任香港警务处处长为邓竟成



在香港,AM车牌是一般政府车辆使用的(包括警车、邮政车、香港电台的车辆等),是英文Administration的缩写。警车一般都是AM,比如下图的警车是“AM 7186”。LC则是供立法会的车辆使用,是Legislative Council的缩写。而像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律政司司长和首席大法官这种特殊人物都是用头衔英文简称做车牌的,分別是CS、FS、SJ和CJ。


在寒战中片尾刘Sir当上了警务处处长,处长的奔驰专车在大桥上飞驰,车牌只有一个数字“1”,香港的警务处处长被叫做“一哥”,不是没有道理的。



什么?你问我特首的车牌?处长是一哥了AM1那特首是什么车牌? 算了上图为证,看吧

一朵紫荆花就是骚气


月亮上的后生仔

香港警务处成立于1844年5月1日,初时称为香港警察队。在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后,英女王为嘉奖警队的贡献,在1969年赐予“皇家”二字,成为皇家香港警察队。香港回归后改名香港警务处。

由于香港警察拥有超过160年的专业警政经验和良好的规划根基,加上严谨的法治和处理案件的效率,被外界誉为“亚洲最佳警队”,也是世界公认的最优秀警队之一。据国际有关机构统计调查,香港警务处的总体素质,包括当地治安、破案率、装备、廉洁、专业、言语水平等,居亚洲首位。

香港警务处编制极为庞大,现有正规人员约3万名,辅规人员约5000名,兼及内勤和文职人员约5000名,不仅负责香港本地治安、交通执法以及巡逻与内地接壤的边境禁区,还负责办理社团、枪械牌照及集会活动等申请。

二战前,因为香港人口较少,而最高官员就是英国派驻的总督, 负责行使英国所制定的政策以及发出行政命令。当时香港政府的行政结构非常精简, 权力仅次于总督的就是治安首长,也就是警务处处长,负责管理范围包括警察、出入境事务、海关、消防和监狱等等,并执行一切与香港治安相关的行政及命令,因此警务处长也被称为“一哥”。


非白非黑

首先,香港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单位之一,特首的行政权利也是省部级,只是他们享受的接待是副国级,但这并不能就说他们就是副国级。其次,特首下面还有三司,三司下面还有十三局。

《寒战》中刘德华饰演的保安局长只是这十三局之一,而警务处却又只是保安局下一个部门,所以从内地行政级别看就是特首(省委书记)-三司之一政务司(政法委)-保安局(总揽政法公安海关一系列行政权利)-警务处(公安局),所以得出刘德华相当于分管政法治安的省委常委,郭富城就是省公安厅长!

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官员体制跟内地差异较大,但我们可以按下面的方式做合理的推测。

警务处处长上面还保安局局长,再上面是政务司司长,再上去才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出外访问别国都相当于总理接待,以前董、曾开大会的时候基本都是和副国级排在一起,基本可以说是副国级,就是副总理、政协副主席那一级。

往下推算,司长相当于部长级别,而保安局长相当于副部级,警务处作为保安局下面的一大处,可算作正厅。


汉下白登道

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香港被从祖国分离出去之后,香港的总督由英国派遣,负责管理香港的政治、经济等事项。但治安也需要有专人管理。于是,香港于1844年5月1日成立了香港警察队,署名为“中央警署”,其负责人的职务为“警务处长”。因当时香港政府的机构非常精简,警务处长的权力仅次于香港总督,负责管理警务、治安、出入境事务、海关、消防、监狱等,权力之大,除总督外,无人企及。所以,香港居民便把警务处长成为“一哥”,其民间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智者人生

香港警务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局下辖的纪律部门,成立于1844年5月1日,刚开始被叫做香港警察队。第一家警署被称为“中央警署”,1845年建立于荷李活道太平山区,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英国女王为了表示嘉奖,所以赐予“皇家”二字,香港回归后使用现在的名字。



香港警务处处长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要官员,香港警务处长因为经常被称为“一哥”而被人熟知。在电影寒战中最后的刘sir担任了香港警务处长,有一个镜头是处长的奔驰专车在大桥上行驶,车牌号只有一个“1”,是不是看起来很厉害,这也是处长被称为“一哥”最直接的原因。


除了上面的原因如果还想找别的原因那大概是因为处长的权力很高,虽然在警务处长还有什么保安局长,政务司长等,但警务处长的权力是最实际,最直接的,他负责警察出入境事物,海关等,只要和治安有关的都有权插手,所以如此大的权力被称为“一哥”大概是实至名归的。

因为警务处长如此高的权力,所以警务处长的任命必须由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同意才可以任命,现任香港警务处长卢伟聪就是这样被任命的。


一树梅花一放翁

香港警务处长“一哥”的称号,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上世纪60年代,警务处长的座驾挂上了香港1号车牌,并且沿用至今;伴随着1号车牌而叫响的“一哥”,也一直沿续至今。

香港警队自1844年成立,至今己有173历史。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随着第一位华人特首董建华就职,第一任华人警务处长李君夏也走马上任了——这时香港警队已经成立153年了。


苏北九哥1

“一哥”这个词很明显是江湖中对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大哥的称号,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纷争,那么这个江湖肯定要有个话事人。

香港曾几何时英雄地,风云地。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香港曾经存在一段黑暗历史,《五亿探长雷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最近又有一部翻拍的《追龙》,都是讲香港在廉政公署成立之前在警务这方面的腐败。由上而下搓圆子,处长分三成,探长分两成,剩下的留给各个堂口。统一管理统一收数,最大的“一哥”当然是掌管各个地方治安,能够控制这群人生死的警务处长。那段时间几乎把警务处长这个头衔等同于黑社会老大,也就是“一哥”。

但是现今不同,现在这个“一哥”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性称号,由于历史原因,这个称号调侃多于属性,代表这警务处长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以及在整个盛会治安当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就好比在公务员体系当中,我们经常把我们单位的一把手习惯称呼为老板或老大,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就是老板或黑社会老大,更多是因为他的职位在单位当中比较重要,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他把关,所有事情都要经过他统筹,我们单位的未来发展好与坏他举足轻重。久而久之就真的形成一种习惯。仅此而已。


公务员考试遴选

“一哥”很明显是一种江湖习气的称谓。起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香港殖民时期警匪混乱时期。

其实不止警务处长,很多区域内的类似我们的派出所的所长也是一哥,包括下面的片警都是哥。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影片《追龙》,或者《五亿探长雷洛》等影片,黑道大佬和马仔都叫警局的人某哥。


元芳有看法

听说主要原因还是警务处长的车牌为1号,先前换了几次都有人出事故,一改再改,说什么不吉利,这香港人也相信数字的吉祥与否!其实要说尾数哪一个尾数就没有发生车祸?但也无所谓,改就改!不就想图个吉利吗?后来便改为“AM1”,那车牌1号,那坐车的人肯定会被称为“一哥”了,就如开“的士”的便称“的哥”,最好不要开巴士,要不然被称“巴哥,八哥,哑巴哥”!开车的变成菜鸟。这鸟也罢了,还是只哑鸟!

事实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幸运数字,但他们只是会往好处想!如1314,就是会想起一生一世!他们不会去想“要惨要死,一惨一死”那就亏大了,倒霉透了!但反过来想人确实是该往好处想!这样人才有自信,乐观向上,即使要死也只能说:阎王爷三缺一叫我去玩几把!我去去就回!现在的人挺风趣幽默,有的把人家老婆称为嫦娥1号,他有外遇就称“嫦娥2号、3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