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商务印书馆古汉语词典更加详细的工具书有哪些?

元池喜

比商务印书馆古汉语词典更加详细的工具书还是有不少的。

《辞源》和《王力古汉语字典》有的朋友已经介绍过过了,这里补充说一说《王力古汉语字典》的优势。

《王力古汉语字典》在于义项归类(一般不列语境义)、辨析关联字、介绍同源字、纠正旧失误。可以看出,前面几种特征都是在总结规律,让学习者以简驭繁,而最后一种是防止以讹传讹,所以不少人使用之后都说这部辞书的真正功用是让学习者读的,而不止是查——这也是有道理的。那么鉴于这个性质,它的“缺点”就是並没有“更加详细”。

所以,下面来列表简介一下东亚五“大”:

《大汉和辞典》《中文大辞典》二典的编成时间均早于《汉语大词典》,然而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虞云国先生评价说,“后来者未必全般居上。这三部最大的中文辞典,恐怕还没有哪一部能够完全取代其他两部。” 当然,《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也正在编纂之中,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至于《汉语大字典》,只能说字头和义项“更加详细”,然而性质决定了它除了极个别的连绵字,不收2个字(含)以上的词条。

而《汉韩大辞典》据说是“世界词汇量最多的汉语类(汉韩)词典”,编写原因则是被邻国编撰大型辞典之刺激使然 。不过这种心态也不好多批评,毕竟日本人都编写了如此大型的辞书,中国不奋起赶上也是不对的;最后而韩国受点刺激,产出文化成果造福士林,也不是坏事。

从《经籍籑诂》到《故训汇纂》:

前者也有朋友介绍过了,就性质我再多说几句。《经籍籑诂》的编纂目的是“解经”,而且一般只收唐以前的学者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好处是免得被后代胡说八道的说法负面影响,毕竟经学(史)有其自身的特点。

近代以来,儒家经典随着儒家社会地位的变化不断被批判,《经籍籑诂》也顺带饱受严苛之批评,有的批评完全罔顾该书的成书背景和自身属性。于是,囊括四部故训的《故训汇纂》应运而生。后者比前者收得多,但是其性质是直接摘录古人对古书的解释,恐怕不一定适合初学者。

落实到中国人的具体使用问题,如果只是一般地学习古汉语,则中国的两种“汉大”用起来绰绰有余。《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的缩印本(全2册)年初也刚出版了,和《汉语大词典》的缩印本(全3册),可以各备一套。


八砖学士

学习古汉语,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今天介绍几本评价最好的。

辞源

这本书是最好用也是最常用最权威的古汉语工具书。目前已经出到了第三版。

这本书是“沟通今古,是今人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梁”(序言语)。

第三版在注音上兼顾今古,不仅有现代的汉语拼音,还有反切注音,并且表明属于哪一韵部,对于近体诗的爱好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解释词语的时候,注明了出处,很方便检索原文。

是最适用的古汉语工具书。但是全书都是繁体,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人可能会有点难度,但是克服了,也就没什么了。

王力古汉语字典

王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这本字典就是他所编写的理想之中的字典。这本字典虽然看起来简略,但是对于读者来说更实用。

首先这本字典扩大了词义的概括性。许多词义都可以合并,但是并不会影响到词义的解释。

对于字的生僻含义列于备考栏。很多词的含义只用过一次,后来不用,只做参考。

对于词的时代发展,字典里面也有介绍,什么词在什么朝代之后才有什么用法,书中都尽量标明。

每篇部首前面都有一个总论,这一总论可以理解造字的一些法则,加深对汉字的理解。

书中还有关于同义词的辨认。

这本书全文也是用繁体,使用起来需要适应。

康熙字典

曾经是收字最多,注音解释最多的字典。它开创的汉字用214部首排列也是这本书最先提出来的。这本书注音反切,解释用文言入门会很不方便。

经籍籑诂

这是一部汇集文字古意的字典。每一个字的解释都会用古籍之中的释义语句来解释,意思解释的齐全,是学习古汉语的重要参考书。

如果感觉上面的还不够用,四川辞书出版社的汉语大词典几乎可以满足你的一切要求。但是据说汉语大词典这本书里面关于佛经的字收录较少,我没看过,不知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