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經典頂底背離戰法 ,簡單高效,值得永久珍藏!

無論新手還是老手,都對MACD指標很熟悉。這一指標,除了常見的金叉死叉用法,其另一精髓還在於背離的用法。本期將介紹MACD背離的有效性判斷及實戰運用。

相信在交易界摸滾打爬多年的人都知道,MACD堪稱“指標之王”。對於這個經典指標,除了常見的“金叉”、“死叉”,其另一精髓還在於“背離”的用法。

背離是指當股價或指數在下跌或上漲過程中不斷創新低(高),而一些技術指標不跟隨股價或指數創新低(高),形成背離。MACD指標的背離就是指MACD指標的圖形的走勢正好和K線圖的走勢方向正好相反。

【背離的實戰用法】

如第一部分所述,背離本身是一種現象,也是一個信號,預示趨勢放緩甚至停止,但並非出現背離就一定會有行情反轉,再加上MACD指標本身具有遲鈍滯後的特性,背離只能作為輔助工具,難以成為決策工具。單純使用背離尋找買賣點和止損位置都是模糊的。

在運用背離時,有些交易者會選擇直接結合MACD金叉與死叉尋找入場時機。金叉在DIF線上穿DEA線時形成,而死叉則在DIF線下穿DEA線時形成,每次形成金叉或死叉,都是柱線在0軸上下方轉換的時候,也相當於多空方力量轉換。當價格強勢上漲時,頂背離出現,死叉至少出現兩次,交易者可在第二次死叉以後尋找賣點;反之亦然。

單憑這些可能還不夠,運用背離時我們還可結合成交量、KDJ、MA均線、黃金分割線、趨勢線等技術分析工具綜合判斷。其中最簡單的方法之一是,出現背離後在行情圖上畫一條趨勢線,在價格突破趨勢線時進入。

不同交易者會採用不同的組合工具,看個人偏好而定。無論是哪一種,都要先搞清楚背離產生的本質,不盲目將這一工具作為實戰決策與操作的單一參考。另外還值得提醒的是,運用時一定要結合背離的級別,小時、日線或周線級別,都意味著不同的行情調整或反轉幅度,也是你應該持倉多久的重要參考。

1、頂背離:當價格走勢一浪高過一浪,行情一直在上漲,而MACD指標圖形中的紅柱走勢確是一浪低過一浪。則表示價格雖然創出了新高,但是MACD動能卻未創新高。這種情況叫做頂背離。

表示價格上漲過程力量不足,外強中乾,暗示未來很快會有一波下跌,是強烈的下跌信號。關注跟我學炒股,好好學股,天天向上。

2、底背離:反之當價格走勢一浪低過一浪,行情一直在下跌,而MACD圖中的波浪確是一浪高過一浪,則表示價格雖創出新低,而MACD能量卻未創新低,這種情況叫底背離。

MACD重在這些背離盲點

【理清MACD背離的本質】

在識別與運用MACD背離之前,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背離的本質,這對你的實際操作很有指導意義。MACD由兩線一柱構成。白線DIF就是快線(通常為12日均線)減去慢線(通常為26日均線)算出來的離差值,黃線DEA則是這些離差值的平均值,而MACD值(柱狀線)就是DIF與DEA的差值乘以兩倍後的數值。[注:本文接下來的例子均採用(12,26,9)的默認參數設置]

如果看不懂複雜的計算公式,那你就理解為MACD其實就是兩條均線的運行情況。當兩條均線(比如12日與26日)差值縮小,DIF數值就變小,DIF線越來越靠近0軸,說明行情開始放緩,因為在一個加速行情中,短期均線總會比長期均線走得快。而此時,往往就會出現背離,白黃線與價格走勢相反。

當價格不斷創新高,MACD指標不再創新高時,頂背離現象形成;而當價格不斷創新低,MACD指標不再創新低時,底背離現象形成。背離的出現是當前加速行情開始減速甚至停止的信號。

【背離的有效性判斷與盲點】

在判斷背離的時候,許多交易者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到底該看白黃線還是紅綠柱?一般來說分為三種:看白黃線,看紅綠柱面積,看紅綠柱長度,但通常以白黃線為主,紅綠柱為輔。柱子的背離僅表明上漲或下跌動能減弱,而白黃線的背離,往往比較準確。若三者多次同時發出一樣的信號,這說明後面趨勢反轉的可能性更大,背離的有效性會明顯提高。

MACD實戰技法之如何背離

macd指標頂背離的幾種情況及勢能大小的排序

股價創新高,指數沒有創新高的頂背離勢能最大。

股價走平,但指標向下的背離;頂背離勢能其次。

股價創新高,指標走平的背離;頂背離勢能最輕。

6、macd指標底背離的幾種情況及勢能大小的排序

股價創新低,指標沒有創新低,底背離勢能最大。

股價走平,指標向上的背離,勢能其次。

股價創新低,指標走平的背離;底背離勢能最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