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银行股,如此低的PE,PB是什么逻辑?

WW164999244

无外乎几个原因。银行股总量比较大,没有足够的资金很难撬动银行股整体走强。为维持盘面稳定,机构也只能在四大行上做些文章。所以2017年指数相对稳定,四大行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左右。但是在总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无法真正带动大盘上涨。资金集中到部分银行股,而使其他银行股受到资金制约,呈现明显弱势。除去城商行,银行股基本破净。另一方面原因是大盘的下跌套牢了包括机构散户的大量资金,不少机构散户由于银行股跌幅相对较低,卖出银行股去补仓其他深套的个股,造成银行股资金流出。银行股的下跌造成大盘继续走弱,个股越套越深。由于经济L型触底,使银行盈利增速下滑,使机构投资者担忧银行股的未来,投资银行股的热情降低。给做空A股,做空银行股的势力有机可乘,借口“不良资产”,“去杠杆”对银行股进行反复打压,造成银行股的市盈率,市净率一降再降。从表面上看,今年银行股的技术走势明显弱于大盘。而实质上,散户的筹码正在向大资金手中集中。毕竟在A股市场,银行股的投资价值非常明显,低PB,PE和稳定的盈利能力,在整个市场并不多见。随着MSCI落实,未来一两年内银行股孕育着重大机会。降准,税改,降低拨备,经济触底反弹,都会使银行股盈利增加。不要忘记一句话:金融兴,经济兴。大国的兴起需要金融振兴,银行股是金融的主体。被低估不会长久,毕竟一大批业绩优良的银行股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以5到10年翻一番估算,银行股市盈率到达10倍以上,市净率达到1.5倍的估值比较合理。投资银行股可以获得价值回归和盈利的双重收益。而未来市场终归会回归以“价值投资”为主体,对于那些垃圾股,亏损股面临成为“僵尸股”“退市股”的风险不容小觑。


麻辣SC

题主在问题中所说的银行股低市盈率、市净率确实存在,但是也并不是所有银行股都是如此,就拿市盈率来看:

江阴银行:16.22倍、张家港行:15.25倍、吴江银行:13.97倍、无锡银行:11.94倍、常熟银行:10.10倍、成都银行:9.59倍、招商银行:8.2倍、宁波银行:7.78倍、杭州银行:7.1倍、上海银行:7.02倍、平安银行:6.93倍、贵阳银行:6.73倍、中信银行:6.68倍、工商银行:6.58倍、江苏银行:6.47倍、北京银行:6.24倍、建设银行:6.23倍、南京银行:6.16倍、华夏银行:5.98倍、光大银行:5.83倍、中国银行:5.75倍、交通银行:5.66倍、浦发银行:5.56倍、农业银行:5.28倍、民生银行:4.79倍、兴业银行:4.72倍

再看看市净率:

宁波银行:1.65倍、招商银行:1.62倍、张家港行:1.61倍、成都银行:1.39倍、常熟银行:1.37倍、无锡银行:1.33倍、吴江银行:1.27倍、江阴银行:1.26倍、贵阳银行:1.2倍、南京银行:1.16倍、建设银行:1.05倍、工商银行:1倍、杭州银行:0.98倍、上海银行:0.93倍、农业银行:0.9倍、平安银行:0.9倍、江苏银行:0.9倍、北京银行:0.88倍、中信银行:0.87倍、兴业银行:0.81倍、中国银行:0.8倍、浦发银行:0.8倍、光大银行:0.78倍、民生银行:0.76倍、交通银行:0.75倍、华夏银行:0.71倍

与题主说的市盈率、市净率低确实存在,但是并不是全部都是的,像市盈率也有超过15倍以上的银行企业,市净率也存在1倍以上的银行企业。

当然,大部分还是低的,主要基于传统行业,体量巨大,像总市值超万亿以上的就有4家银行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以及中国银行。传统行业不比新兴行业,市场没有给出更高的市盈率。


炒股哥说

其实,股市的逻辑有时很有道理,有时很没道理。我们买股票,也要跟风,如果大家都不喜欢某种性质的股票,那么你买它就不赚钱,因为卖的时候需要有人接盘啊。

一,不同时候,股市时尚观念也不同,有时时尚也会复古。曾经流行的观念:

1,高成长是第一位的,如果买到早期的腾讯,那你这辈子就实现财务自由了。显然银行股不是腾讯。

2,跟着国家政策走,才能赚到钱,现在国家要发展高科技了。于是芯片,人工智能大涨,显然银行是传统行业。

3,股票上涨是有资金推动的,庄家推升股价要有资金比,就是庄家的资金量要与该股的流通盘可比。银行动则上千亿,有几个庄家有这实力?

不过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要耐得住寂寞。

二,我国的银行的确不是成长型股票,但你看看他们的长期走势,用月K线看,比如工商银行,得到什么感觉?

1,长期看它中轴线是上涨的

2,长期看它现在是在中轴线上方很远,回调概率大。

三,银行近期的基本面

银行前几年有大量问题贷款,后来在去杠杆、去产能过程中,收回了很多。但是我国银行主要靠存贷差赚钱,如果只收回贷款,不能放出贷款,则也就没有未来收益,而股市主要看未来收益的。未来看,银行的收益会下降,也就是PE会上升。

PB呢?银行的很多资产是房子,你不觉得房价要降吗?那么机构投资者就会预先给个折价,所以PB预期也是上升的。

四,即使如此,也可以买。银行股很安稳的,发不了也赔不了,年年分红,长期看能抵上货币贬值速度。因为货币就是银行发的。我A股银行的价格比美国低很多,不过美国股市面临回调,回调时会影响A股。我们金融开放,美国很多机构会买A股,而且主要是资产配置模式,这时重要的标的是A股中的骨干股票,所以银行股也有上涨动力。

目前看,做银行股,还是用长线震荡思路比较好,就是长期定投吧。


海螺008

银行业是要准入牌照的,而银行股的PE和PB却很低。四大行PB小于1,也就是股价低于净资产,相当于打折卖了。小银行的PE好一些,大行PE在7倍左右,理论上7年回本。要知道银行股价还是经历了两年的上涨才是这个价,以前股价更低。

为什么会这样,低价的逻辑是什么?

逻辑之一是银行股体量大。四大行是巨无霸的股本,其它行股本也很大,这种情况下疯狂炒作不现实,没有投机溢价。

逻辑之二是股东高估银行风险。经济有下行风险,房价有泡沫的风险,金融有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要求,银行的坏帐风险有多大,没人说得清,但应该是被高估了。投资人的悲观情绪制约了股价。

逻辑之三是GJD持有巨量银行股票。GJD控盘了,敢与狼共舞的就少了,敢太岁头上动土抢GJD嘴里食的更不多。在保证证券市场平稳发展和避免大起大落的基调下,没有野蛮人大量的增量资金进入,大银行股价不会大涨。万科这种事不会发生在大行身上,而张家港银行的暴涨则激怒了管理层。

逻辑之四是一年期理财产品利率。银行每年盈利很多,但不会把盈利都分掉。银行如果承诺把每年盈利都分掉,市盈率就不可能这么低。多年来银行分红率不超过50%,现在四大行在30%左右,市值是分红的大约20倍。以分红来看,买入银行股相当于年利率为5%,与目前一年期理财产品差不多。也正是因为和理财产品差不多,银行股才不像房子一样要摇号买,投资人有钱可可默默地吃一点。风险嘛,理财产品不能不保底了,持有银行股与理财产品差不多。


相信国家能守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国有大行股票分红就是有保障的;相信国家能保证股市平稳发展,国有大行股价下跌风险就是可控的。


龙久于池

PE就是市盈率的意思,数值等于股价除以年度每股盈余。PB则是平均市净率,数值等于股价除以净资产。一般来说,股价越低,这两个指标会越低。说老实话,我选股都很少关注这两个指标。所以,A股的银行股PE和PB很低,具体原因可能有如下三点。


首先说明,A股的投资者里,按照基本面分析进行投资的投资者不多。PE和PB这两个指标,是基本面投资者经常使用的。现在银行股出现很低的PE和PB,说明按照这两个指标选股的投资不多。当然,主要是指散户了。机构还是比较看重这两个指标的。所以,银行股未来有没有机会,还很难说。因为行情主要是机构在引导的,散户的作用不大。


其次,说明A股的投资者短线投机比较多。因为PE和PB这两个指标主要是中长期投资的指标,做短线是用不上的。当然,我不是说短线投机不好。我们投资股市的目的是赚钱,只有能够赚钱,都是正确的。但是,目前A股的投资者做短线确实比较多。从交易所统计的数据就很明确了,大多数投资者持股不会超过三个月。


最后,从股民的角度看,银行股流通盘大,市值超高,股价涨得慢,关注银行股的投资者比较少。这才是银行股的PE和PB较低的真正原因。如果银行股每年都有行情,持股收益不错,那买银行股的人肯定很多,银行股股价不会长期如此低迷的。


总的来说,A股的银行股的PE和PB两个指标长期低迷,既有投资者使用基本面分析不多的原因,也有年收益不够高的原因。其本质都是赚钱不多赚钱速度太慢。目前的现实就是如此简单明了。未来随着外资的进入,也许会有所改变。


思考A股

存在即是合理。A股银行股PE和PB都很低,正说明了中国股市不是一个价值投资的股市,而是股价投机的一个市场。A股中那些股票涨的好,机构就会推荐,股民就会蜂拥而上。不涨的股票业绩再好也没有人气。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基本上只知圈钱不知回报,也不关注投资人的利益。比如一些PB低于0.8的股票就非常可笑,这种情况国外早就要回购了,因为股价远低于净资产嘛,这种情况非常不合理,上市公司自己都不管还让别的人怎么放心投资呢?这种情况明显是财务不真实,财报100%是虚假的嘛。否则上市公司怎么会放任不管?

所以银行股估值超低是有其深层的原因的,证监会在其中应负起责任来,好好查查银行股低估值下不可告人的内幕,这样才能让股民投资得到真正的保护。


老牛97564961

银行发放的贷款占总资产85%以上,而银行的净资本只有12%左右,也就是说银行贷款只要有15%收不回来,银行就资不抵债,银行股就一钱不值。而这种情况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银行贷出去的钱有多少收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