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傳統建築構件:“門下橫木”的門檻,文化意蘊更勝於門

古代傳統建築構件:“門下橫木”的門檻,文化意蘊更勝於門

門檻,舊時候大門前的一塊橫在門前的建築構件,是中國傳統建築構件之一,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深遠的意義。同時門檻也不僅僅指只是作為一個建築構件,其中的蘊含的文化屬性是讓人難以想象的,對於文化意義的表達,門檻也有自己特有的方式。要弄清楚這些蘊含在表面之後的內容,就要了解門檻的歷史與發展。

歷史的初見——門檻

房子很大,建造很複雜,先人們的智慧當然也是不能小覷的。有了房子之後,先人們開始為了建造房子變得簡單起來,就把房子的分成了很多的構件,這樣就簡化、減少了造房子的難度,門檻也就自然開始出現了。

1、門檻的空間分割作用

對於門檻的瞭解,從漢字的表達中可以看得更具體清晰。漢字有大致的分類,比如象形字表,意字形聲字等等。從漢字的起源來探究門檻這一個建築構件也就更能夠揭示門檻的歷史。門檻這一個建築構件在詞典中的

定義是“門下的橫木”,另一種寫法作門檻,在一些古書典籍之中有叫做門限。例如在《後漢書·藏官傳》中就有“越人候伺者聞車聲不絕而門限斷。”

古代傳統建築構件:“門下橫木”的門檻,文化意蘊更勝於門

門檻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分隔內外空間。最開始的時候之所以被稱作戶限,而不是叫做門檻,主要是因為在建築產生的時候,牆體與房頂沒有分離開來,兩者是連接在一體的。門的位置在屋蓋上,門的下方設置矮牆,來擋風遮雨,防止灰塵襲擾。

這樣的設置方式使得內外的空間有了界限,所以叫做門限,後來也成為戶限。雖然門檻在詞典中的解釋是門下的橫木,但其材質並不僅僅侷限於木質的,有時為了應用與不同的場所,及不同的社會階層,門檻的材質也就各有不同,就像我們在古裝劇中可以看到的一些是石頭的,也還有些材質是鐵製的。

唐朝張懷瓘的《書斷·僧智永》就寫到“人來覓書並題額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這些不同材質的門檻也反映了時代技術發展與進步,人類可以從簡單的木質材料,轉變到更為複雜的材料製作上。

2、門檻的形態進化

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社會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出於人類生活的需求,門檻的形式與樣式也在不斷的發展之中,其中變化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出行交通方式的改變,讓門檻形式又發生了變化,以適用於出行手段的變革。

為了車馬交通的方便,也就將門檻這個完整的構件分成了兩個部分,其一是柣、其二是地袱板。柣有臥倒式和站立式兩種類型,地袱板的作用就是立起來充當門檻,拿掉以後就可以讓馬車順利的通行,沒有障礙。這種變革就時代門檻的基本性質開始發生變化,不再僅僅是滿足空間的分割作用,更要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基於人們生活需求的要求,門檻的形式必然發生,但也豐富了門檻的種類樣式。至此門檻的形式演變基本上已經符合了與古代封建社會相應的經濟技術水平,形式也就固定了。

古代傳統建築構件:“門下橫木”的門檻,文化意蘊更勝於門

門檻文化蘊意的來源——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建築受到了當時經濟文化水平的影響。傳統建築是當時經濟文化水平的一個表達者。這樣門檻作為傳統建築之一的構件,它必不可少的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成為某些文化的載體,表達著原本不屬於門檻自身所擁有的意義。

在講到門檻這一建築構件的時候就無可避免的要講到門,因為從建築的再細分上來說,門檻其實是門的附屬構件。所以門檻所受到的某些文化影響大多也承託自門。門在建築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主要表達在三個方面:禮制思想,風水理論,教化啟蒙。門檻作為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文化意蘊也表現在此三個方面之上,有些地方的文化意蘊更勝於門

1、古典文化特徵在門檻上的顯現

第一個方面就是

門檻被作為禮制思想的一個表現形式。這一點很容易明白,在經常所用的一些成語中,就可以體會到這樣一種禮制思想的表現,例如門戶之別、高門大戶。古代社會,禮一直是整個封建社會治理國家規範人倫道德、約束人們一系列行為的的指導思想。

《禮記·曲禮上第一》有說:“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禮是人倫道德、是非明辨的標準。其中又言曰:“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禮是人們生活方式的的具體規範。禮制貫穿於封建社會的各個領域之中,使得長幼有序,尊卑貴賤,變得合理而合法,由此,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等級架構就建立了起來。門檻作為一種建築的表現定式,存在時間長且表現力突出,禮,在門檻這一建築構件中的體現就尤為明顯。

古代傳統建築構件:“門下橫木”的門檻,文化意蘊更勝於門

其一表現在門檻的材質之上,皇家貴族所用的材質,與平民商賈所用便是不同。皇家貴族多用上等具有香氣的特殊木質,平民商賈之家多用平常木質,或者是石頭的。並非這些人家不想用一些名貴的材料,但受限於古代的經濟技術水平,這名貴的材料多為皇家貴族所壟斷,進而形成了值得皇家貴族才能使用的的東西,平常人家不得染指。

其二表現在門檻的高度之上。皇家與貴族豪門之間有著不同的高度規定,豪門貴族與平民百姓之間也有著不同的高度規定,違反這種規定的就是僭越,在古代是一種大罪。其實在我們現在社會中仍然能夠聽到的關於門檻高度在禮制上的表達方式最為典型的就是“門檻高”。

比如像是相親,男方看不上女方或者女方看不上男方的,事後可能都會說上一句對方的門檻高,攀不上之類的話。“門檻高”這種說法在現在更多的是一種調侃,但也確實明確的反映了這種禮制思想的在門檻上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第二個方面就是風水堪輿在門上的表達。風水堪輿在古代社會一直是不間斷的流傳,從未斷過,就算是在現代社會,一些建築在建造的時候,也會運用到一些風水堪輿的理論,這一方面在香港尤為顯著。在風水堪輿理論之中,門被認為是整座住宅的咽喉,門檻被視為聚氣散氣之要穴,在風水術數中認為門上接天之靈氣,門檻下接地之靈氣,且門檻的藏風聚氣作用,決定了一個建築的成敗。

古代一幢建築的門檻之多是我們不可想象的,不同門的門檻在風水中的表現也是不盡相同的。大門是房屋的主要進出口“大門者,和宅外大門也,宜開本宅之上吉方”,開門的方位就要以生氣、延年、為任務。大門門檻的風水作用就是守,守守住氣運和福壽,有鎮宅安康之意。

古代傳統建築構件:“門下橫木”的門檻,文化意蘊更勝於門

各個房間的門檻又有著不同的作用。主廳則要進氣生風,滿堂福祿,門檻就要有引的作用,引宅內風水氣運進入主廳。其他大小房門因其位置,用途作用又有著不同的風水制式,但總的來說門檻主要的風水作用就是前文所說“藏風納氣”,讓家宅幸福康樂。

風水思想的另一影響體現在門檻高度,比如根據風水的不同門檻的高度也會有不同。如果大門之外是一片寬闊的平地,門檻的高度就要大約做到5寸高,因為“五”主導五行,這樣可以防止氣運外洩。又如門之外有一條直路的話,門檻大約就要做到三寸六分,於農歷年的日子相同。如果門口有煞氣相沖,門檻就要做成一寸二分,與年月相同。

第三方面就是教化啟蒙作用在門檻上的表達。儒家文化一直在古代士人階層中佔據主導地位,對於人們的禮儀教化就看得非常之重,門檻作為一個人進入一幢建築要跨過的第一道基礎,具有極其強大的表現力和衝擊力,

這就為門檻擔負教化啟蒙作用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

古代豪門貴族都會相互攀比,不會讓自己低於他人眉目的,所以門檻的製作也就變得非常考究,包裝美麗奢華,這些豪門大族也會在門檻之上刻畫圖案主要內容大多都是歷史文化典故像:“天官賜福、五子登科等等”,以此來彰顯豪門世家的實力,也用來實現對子孫後代的美麗期許和教化啟蒙。

古代傳統建築構件:“門下橫木”的門檻,文化意蘊更勝於門

總結

門檻從開始的戶限牆體與屋頂不分形式,再到後來是“門下橫木的”門檻,這是門檻這一個傳統建築構件發展的必然。在社會日益進步,物質文化不斷地發展,門檻的材質從木質變成石頭的、鐵製的,門檻也不再只是對空間進行分割,也開始承載文化表達的作用禮制、風水、啟蒙教化統一的表現在門檻上,彰顯著中華文明和諧統一與完整傳承,更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強悍生命與磅礴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國傳統建築門檻的歷史與發展》

2、《中國傳統建築門文化與形勢研究》

3、《中國傳統建築的倫理意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