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感恩節,我們不崇洋媚外,但應該這樣一路感恩


今天的檯曆翻到了11月26號,也正是11月份第四個星期四。或許,你會馬上問:今天有什麼特殊嗎?打開手機日曆一欄圖標,再仔細看看,26號下面醒目標明"感恩節"字樣。在頭腦過濾一秒,這肯定不是咱中國人的節日,更談不上是我們農村的什麼節。是的,這是西方人過的節。其實,我並不崇洋媚外,也不是說只有外國的月亮圓,他們的節日眾多,唯有感恩節讓我上心。農人們依然田間耕耘,而我們在朋友圈卻因感恩節而刷屏。

今天是感恩節,我們不崇洋媚外,但應該這樣一路感恩

感恩節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西方傳統節日,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節日,也是美國人閤家歡聚的節日。 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佈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 。1941年,美國國會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在此,我們不用著急感謝林肯,先感恩各自的"恩人"吧。

今天是感恩節,我們不崇洋媚外,但應該這樣一路感恩

中國的傳統節日何其之多,我們應該感恩春節,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感恩元宵節,新年後第一個月圓之夜;感恩春秋時的介子推:"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才有清明的祭拜;感恩楚國大夫屈原,愛國盡忠身投汩羅江,才有了端午節及划龍舟;感恩八月中秋,圓月之夜"稻花香裡說豐年";感恩無數先烈,為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每年十月一日的國慶七日長假。這一圈下來,相信你已經是一個非常懂感恩的人了。

今天是感恩節,我們不崇洋媚外,但應該這樣一路感恩

那麼,就應該特別感恩父母。也許,我們的父母,不曾帶給我們優越的環境和更多的財富,但是他們卻盡最大的能力,把我們養大,把他們最好的時光和經歷都給了我們。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慢慢會爬到漸漸行走,再到長大成人,他們付出了畢生經歷和心血。這永遠是無價的,價值連城。 照顧我們,父母唯恐不及;感恩父母,我們也該唯恐不及! 永遠記住一句話: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今天是感恩節,我們不崇洋媚外,但應該這樣一路感恩

華夏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從神話發源。西方後來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學,做人靠宗教。中國幾千年大一統,什麼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鐵柺李、呂洞賓、孫悟空、豬八戒等等,這些傳說中的神仙也是人,他們就是茫茫人海中的個體而最終得道,位列仙班。由此可見,中國人的理想和現實、靈魂與肉體也是合二為一,這是一種通達和智慧的具體體現。青松有挺拔美,鮮花有嬌豔美。西方文明和華夏文明是花兩朵競相綻放,各有千秋。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顧此失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END

今天是感恩節,我們不崇洋媚外,但應該這樣一路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