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哪裡都帶著毛巾和娃娃?知道這兩點,給孩子寶貴的安全感


孩子去哪裡都帶著毛巾和娃娃?知道這兩點,給孩子寶貴的安全感

曾經榮獲美國凱迪克大獎的《阿文的小毯子》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最開始讀的時候可能就是一隻叫阿文的小老鼠和他的小毯子的故事。

故事裡的阿文有一個黃色的小毯子,他還是小寶寶的時候就有這條小毯子,阿文非常喜歡它。上下樓梯的時候、在家裡的時候、戶外的時候、吃東西的時候,甚至上廁所的時候,阿文都帶著小毯子。

孩子去哪裡都帶著毛巾和娃娃?知道這兩點,給孩子寶貴的安全感


當然,各種果汁飲料包括橘子汁、葡萄汁、巧克力、牛奶、蘋果醬等等阿文喜歡的東西,他覺得小毯子也喜歡,所以他的小毯子總是髒髒的。

隔壁阿姨看不慣阿文長大了還帶著小毯子到處走,於是讓爸爸媽媽告訴阿文關於毛毯小精靈的故事,小毯子會不見但是會給阿文留下男孩子最喜歡的玩具。

可是睡覺前,阿文把小毯子塞到了褲子裡面,第二天告訴爸爸媽媽根本就沒有毛毯小精靈,爸爸說了一句:“難怪……”難怪什麼,不言而喻。

孩子去哪裡都帶著毛巾和娃娃?知道這兩點,給孩子寶貴的安全感


阿文的小毯子很髒很破很舊,可是不管爸爸媽媽怎麼說,阿文就是不肯丟掉。他的小毯子可以當披風、可以把自己藏在裡面、可以在理髮、看牙的時候陪著他。

隔壁阿姨又出了一招就是讓爸爸媽媽把小毯子泡在醋裡。可是阿文把毯子放在沙裡搓又埋在花園裡,雖然小毯子還是有一點味道,可是阿文還是每天帶著它、披著它、拖著它、抱著它……

孩子去哪裡都帶著毛巾和娃娃?知道這兩點,給孩子寶貴的安全感


要開學了,阿文爸爸媽媽很擔心,隔壁阿姨告訴爸爸媽媽應該堅決告訴阿文上學不可以帶著小毯子,阿文哭得很傷心……

爸爸媽媽帶著阿文一起想辦法,媽媽有了一個好辦法,她把小毯子剪成一塊一塊做成了很多小手絹兒。阿文每天都帶著小手絹兒,隔壁阿姨也不多話了。

這本繪本看完一遍還可能覺得這是隔壁阿姨和阿文之間鬥智鬥勇的故事。繪本有很多畫面,隔壁阿姨在給阿文爸爸媽媽支招,阿文看似不在意其實心裡早就有了辦法。

靜下心來仔細來讀這本繪本,我們會發現這是講正確對待孩子依戀物的故事。很多孩子都會有依戀物,我家小朋友的依戀物是奶奶小時候給他做的小單子,他叫它“包包”,他也和阿文一樣,去哪裡都帶著,不管多髒依舊很喜歡。

那什麼是依戀物呢?


孩子去哪裡都帶著毛巾和娃娃?知道這兩點,給孩子寶貴的安全感


依戀物我個人總結就是孩子從小就擁有的物品,陪伴寶寶的時間比較長,如同媽媽陪伴孩子一樣,可以給他力量,幫助克服對環境不適應帶來的焦慮。比如小毯子、小被子、小單子、枕頭、枕巾、玩具狗、娃娃等等。

孩子們甚至還會給它賦予特殊的名字,對它情有獨鍾,哪怕破舊不堪,也拒絕更換新的,甚至是清洗乾淨。

在幼兒園可以看到很多剛入園的孩子會有自己的依戀物,我之前看過一個小男孩帶自己的枕巾來,不管做什麼都要帶著,而且他話也說不太清楚,總之就兩個字:“枕巾。”

還有個女孩,帶了媽媽的毛巾,不管吃飯、睡覺、戶外、遊戲還是上課,都要帶著。只要小朋友碰了就會哭,而且有時候會聞一聞味道。我問她,“毛巾上面有什麼味道呀?”她很開心:“有媽媽的味道。”

上面說的毛巾和枕巾就是孩子的依戀物,在他們進入到一個新環境中,有依戀物的陪伴會更安心一些。感覺這個環境還是有自己的可控性,至少有一個物品是自己熟悉的。

孩子去哪裡都帶著毛巾和娃娃?知道這兩點,給孩子寶貴的安全感


孩子擁有依戀物好不好?


依戀物好或者不好,我們先來看依戀物有什麼特點。

首先,依戀物肯定陪伴孩子時間比較長,而且不可替代。不管家裡有多少玩具多少枕巾、毛巾、被子、娃娃或者玩具,孩子需要的肯定就是唯一的那一個。

其次,不管依戀物多髒多破多舊,孩子不會想去換掉。就像阿文一樣,沒準沒經過孩子同意,給孩子洗了,他也會不高興,因為依戀物溼了,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第三,也是阿文在繪本里表現的一樣,不管去哪裡做什麼,隨身都要帶著依戀物。

那麼,有這樣的依戀物好不好呢?

肯定是好的呀。依戀物對於孩子來說,不是簡單的毯子、被子、玩具或者枕巾、娃娃,而是他們適應這個環境感知這個世界的陪伴紐帶。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都會出現的依戀物,(包括看牙、理髮)對孩子感覺陌生、新奇、疼痛的感受下,孩子不是孤單一個人的,他有依戀物的陪伴,依戀物可以幫助孩子調整情緒。

孩子有依戀物是安全感不足嗎?並不完全是。恰恰相反,孩子擁有依戀物是正在建構安全感,建構孩子獨立的人格,幫助他們成長為完整的人。有了依戀物,孩子往往可以較快適應新環境,擁抱新環境。比如分床、比如斷奶、再比如進入幼兒園等。


如何應對孩子的依戀物?


心理學上把依戀物稱為“過渡性客體”,是指那些能夠過渡性地承載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的東西。孩子會逐漸認識到自己和父母一樣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這之前,每一次他們和父母短暫分開和依戀物在一起的時候,也是在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從而逐漸不需要依戀物,慢慢成長。


對於孩子們來說這些依戀物不僅是提供安全感的“東西”,更是親密的“朋友”。所以對於依戀物,孩子是不會用價值來衡量的。比如繪本里的阿文再比如生活中的很多孩子不願意清洗更不願意換成新的。

那麼到底怎麼對待孩子的依戀物?來看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寫過的案例: 有一個小女孩,從小特別喜歡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媽媽在小女孩3歲的時候,強行拿走了這塊布,導致小女孩雖然不吸吮拇指了,卻在睡覺前強迫性咬指甲,常常把手指咬的鮮血淋淋。

這種非常粗暴的行為是特別可怕的。

很多時候我們在看一個人的成長時候,會講到“原生家庭”這個詞,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有多少愛、多少傷害,在他成長之後待人處事都可以看出來。所以,可能有的媽媽只是不理解,有的媽媽可能直接簡單粗暴丟掉,卻不知道這樣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甚至會影響若干年後的他,在他心裡留下陰影,加重孩子的焦慮從而真正的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首先,我們一定要理解孩子的依戀物。這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陪伴。如果要清洗一定要和孩子好好商量不可以擅自行動。

出去旅遊的時候也要帶著,這樣孩子會很開心。

其次,擁有依戀物的時間會很長,一定要有耐心。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大班還有依戀物,家長就開始各種擔心。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耐心,有愛心,慢慢陪孩子過渡。

阿文的家長最開始在隔壁阿姨的影響下也不喜歡他的小毯子,可是在看到阿文的難過之後,他們開始認真想辦法,最終小毯子變成了可以隨身攜帶的小手帕。

孩子去哪裡都帶著毛巾和娃娃?知道這兩點,給孩子寶貴的安全感


這個結果算好的嘛?至少阿文是開心的,父母也是開心的,隔壁阿姨也不多話了。

但是,故事之外很多媽媽們卻不喜歡這個結局,因為小毯子不在了,即使他變成了很多小手帕,也不是原來的小毯子了。不是原來完整的毯子了。

總之,良好親子關係的建立需要父母雙方和孩子一同努力,怎麼對待依戀物、孩子什麼時候不需要依戀物,不是父母可以決定的,不要過度干擾更不要粗暴干涉,這個時候一定要多陪伴多理解孩子,陪孩子一起去經歷去感受。

靜待花開,以懂為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