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清揚------馬雲

9月10號教師節,也就是今天,馬雲辭去董事長一職。正如馬雲所說:我不會回來,我也沒覺得我有離開過[1]。馬雲對阿里巴巴的影響已經是深入骨髓,整個阿里巴巴也同時處處顯示著馬雲的處世哲學。從金庸武俠到太極,阿里巴巴在各種商業廝殺中一路衝殺到世界十大互聯網公司的陣列當中。這其中有國家特定歷史時期的優勢,有阿里巴巴全體員工的努力,更是離不開阿里巴巴的掌舵人:馬雲。

馬雲,1964年出生,談起馬雲的成功自然離不開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趨勢,以及他們那個年頭湧現出來的那一批企業家,他們撐起了中國經濟的一片天。現在已經功成名就,成為各大小企業小販的商業教父,他們的名言被各種學校、機構貼到牆上,成為青少年心中成功的鐵律。是的,時勢造英雄,也然不少狗熊跌落神壇。

馬雲1999年創建阿里巴巴,至今已經20個年頭,馬雲年輕時在十八羅漢面前眉飛色舞喊下102年百年企業口號的視頻更是印證了這位企業家目光長遠。

馬雲作為一個企業家,出鏡率十分高,在我的印象中,他經常性出現在財經等新聞的風口浪尖上。我第一次看到馬雲也是在一個財富雜誌上,上面有李嘉誠、柳傳志、王石等一眾大佬,而馬雲那句現在一天掙100萬,未來一天納稅100萬讓我記憶猶新。這位小個頭,以外星人和他的豪言壯語顯得格外不同,也讓他成為新聞的寵兒,他的名言成為不種不同困難境遇年輕人的信仰和慰藉。

新聞中的馬雲一直是以正面形象示人的,偶爾會有企業的醜聞,但很快會被他四兩撥千斤的功夫處理的乾乾淨淨。馬雲總能從對他有利的角度進行深度剖析,並且以一種高度的大局觀上將這些醜聞化解得乾乾淨淨。在處理這些事的時候,人們總會心甘情願的被馬雲的哲理洗禮,甚至一度認為他的所作所為就是對的,他所說的話都是真的。

我印象中的馬雲,也是在媒體狂轟亂炸的新聞稿中拼湊出來的形象。正如那句名言,“要了解一個人,不要看他說什麼,要看他做什麼。” 通過阿里巴巴整個生態的佈局和他的不同主題演講可以側面瞭解他是一個什麼人,他的思想體系會顯而易見,我想用四個字來形容他“虛懷若谷”。

一個人的成功不能簡單得歸功於個人,也不能簡單地將其歸因於歷史,歷史就像一條河流,而個人就是一隻小船,能不能到達目的地,要看水順不順,更要看船堅韌不堅韌。

馬雲的成功是離不開家庭教育的,一個有知識的青年和一個沒有知識的青年遇到歷史機遇的情形會截然不同。當然有一定的知識也不一定有同樣的境遇,只是會成為行動的助力也會成為精神的負擔。馬雲他善於思考,善於讓知識流動起來,讓知識真正融於社會,真正將社會融於自己的理論框架,大家都羨慕馬雲的演講能力,而思考才是演講的源泉。

馬雲的演講讓他風頭兩無,與各位大佬的辯駁更是口口相傳,馬雲擅長將所有的東西接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架構中來,揉碎瞭然後消化。

馬雲的話從奉為至理名言,到現在“成功了說啥都對”的惡趣味針對,冰火兩重天。馬雲的話都是真誠的,值得人去深思的,可能會限於領域的不同會很尷尬,但不妨礙他從令一個角度對其他領域的深入解讀---列如最近與馬斯克的對話,確實很尬。

馬雲的話都是在特定的環境下說出來的,符合當時的社會情形,隨著時代的變遷或許流於表面,但代入那個年代就會變得意義深刻。

馬雲所的話基本都是從“心學”出發,用某種哲學觀將大家帶入到特定的思維方式當中,亦真亦假,聲東擊西,避實就輕,真正的武功絕學不是一成不變的,“變”字才是其精髓。“正真瞭解你的是你的對手”,只有站在同樣的思想高度,同時與阿里有過激烈競爭的公司,才能理解阿里文化的可怕,以及整個公司協同運作的韌性。

騰訊與阿里的生態是不一樣的,阿里通過直接控股或控制新興企業的核心業務其來增強自己的生命力。騰訊是通過增強新興企業的生命力而得到相互協作。這兩種方式就像是一個穿外骨骼,一個就像是將自己機械嵌進自己的體內。雖然前一種的靈活性低,但是進行改造的時候,企業革新割肉止損的時候就會比第二種方式更容易。第二種方式雖然靈活性較高,資源的調配更加能服從高層的管理,但是如果老肉失去競爭力,在其中剝離出來也會費很大的勁,更容易使一個公司老化。通過競爭老對手的對比,可以反映出阿里外柔內剛,也反映了馬雲的性格。

明天是馬雲辭去董事長一職的一天,馬總會在今天發佈“六脈神劍”的文化核心,就徹底將自己的思想核心融入到阿里文化當中,其實馬雲說得對,其實本質上,馬雲從未離開。阿里巴巴將帶著馬雲的處世哲學運轉下去,然而公司隨著體量的增大,暴露出的問題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思想意識能夠解決得了的。當前的阿里巴巴其意識也是集體意識,希望馬雲的思想品格能夠傳承下去。

馬老師,雖然你的“996”是福報理論,弄得挺尷尬!但是節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