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豐臣秀吉到東條英機是什麼在促使這個彈丸之地的野心

談到抗日名將,我們能想起抵禦倭寇併發出“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明朝將領戚繼光、喊出“男兒仗劍出四川,不滅倭寇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是青山”的川軍將領李佳鈺、帶領國民黨軍隊發動唯一一次戰略性進攻並戰死沙場的張自忠以及長沙會戰中發明“香爐戰術”的領導人薛嶽等等。在一批批大好男兒戰死沙場我們感覺到痛心的同時,有時也會發出疑問,作為彈丸之地的日本,為何一次次的試圖踏入中國的領土。

從豐臣秀吉到東條英機是什麼在促使這個彈丸之地的野心


豐臣秀吉分封天下

1590年豐臣秀吉平定關東“後北條式”後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在統一後對有功將領進行封侯拜相,而在向榮立戰功的將領們分封土地的時候已經明確意識到了日本的狹小和貧瘠。所以1592年豐臣秀吉指揮20萬大軍跨海衝進了朝鮮,第一次邁進了東亞大陸。在快速的佔領朝鮮並且分賞了土地後,豐臣秀吉又瞄上了東方這個土地肥沃土地面積是其30幾倍的東方國度,這個被其長久地稱之為“天朝上國”的大明國

不屑國家之隔,山海之遠,直入大明國,使四百州化我俗,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此乃吾之夙願”這是豐臣秀吉在四百多年前發出的狂言,這充分的表明了這個彈丸之地的日本早就有了侵略中國的野心,並且在後來幾百年一直在為這個目標做著準備。

從豐臣秀吉到東條英機是什麼在促使這個彈丸之地的野心


黑船事件

1853年美國准將馬休.佩裡率領一支美國艦隊入侵日本,無力抵抗的日本只能和美國簽下了《神奈川條約》,而面對侵略,常理應該是如果能抵抗奮起抵抗,如果不能抵抗則隱忍屈辱和損害,同時慢慢發展自己國力,到達強盛時趕走侵略者。而日本確是反其道而行之,發出了“在交易上世失之於美俄的,應以朝鮮和滿洲的土地求得補償”的聲音,這種在遇到掠奪時不是奮起反抗,而是通過掠奪弱國而求得補償的思想是奇葩的,但是其也助長了入侵中國的野心。

環境所致,危機意識與生俱來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由四個大島我和無數個小島組成,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所以導致地震、海嘯、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經常發生,狹小的土地無論是糧食還是其他農作物以及礦產等都極度缺乏,而日本又是一個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國家,所以資源的匱乏,以及無法解決的自然環境促使日本形成了與生俱來的危機意識。

明治維新

1868年,睦仁天皇推翻了日本封建幕府600多年的統治,改元“明治”,並且開始了日本著名的明治維新,使日本開始走向資本主義國家,並且在經過多年的積累後使日本無論是中央的權利、社會的經濟還是軍工企業都得到了很高的提升。而在迅速完成走向資本主義國家的道路後,日本政府提出了臭名昭著的“開拓萬里濤,布國威於四方”口號,從而建立了非常強大的軍隊,而這些也給後來日本第一戰犯東條英機踏入中國的領土做了充足鋪墊和提高了強大的自信心。

從豐臣秀吉到東條英機是什麼在促使這個彈丸之地的野心


總結:從豐臣秀吉到東條英機一直妄想著佔領中國的原因是受當時日本的環境和政策影響的,而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清朝國門閉關鎖國所致,導致我們極大地落後於其他國家,從而給了日本機會。鄧小平帶領們改革開放以及朱鎔基總理帶領我們加入WTO後,現在我們國家一直在努力的發展著,希望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強國的夢想,讓被他國入侵的事情永遠不會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