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师那么多,为什么却难以超越中医先辈

中医大师那么多,为什么却难以超越中医先辈

今天和助理吴医生聊天,谈到学习经典的问题。我们学习中医,为什么要学习经典?为什么当下科技那么发达,我们反而要回去学习东汉时期的著作?

很简单,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好啊,是中医经典中的经典,临床应用效果好,用药精简,辩证准确,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随着时间推移,中医越往后发展,也出了很多著作,写得不错的也有很多,包括后人对张仲景经典著作的研究总结,比如伤寒来苏集,比如伤寒明理论,还有经方实验录等等。

越往后,当了当下社会,书籍是越来越多,写的好的确实越来越少。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很多中医的水平都在下降,近代以来的中医大家,比如胡希恕,比如刘渡舟,比如陈亦人,这样的大家也是越来越少,他们的学生或者学术继承人,都比不上他们。

中医大师那么多,为什么却难以超越中医先辈

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会这样?

归根到底,还是人心浮躁的问题,过分地追逐名和利,终究就会丢失对学术研究的执着和专注。医道博大精深,需要一份执着,需要一颗专注的心。有很多人,稍微有点名气了,就开始到处讲课,甚至到处出席各种交际场合,做一些和临床无关的事。

这些事情,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却极大地影响我们对学术追求的专一,很容易让我们分心。我们做得很好的中医先辈,很多都是淡泊名利,一生朴素,不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专注于中医研究的,所以他们最后做出了成绩。

当下社会,很多人做不到。实际上,中医这门学问,谁越沉得住气下来,潜心做学问,谁的成就就会越大。所以,我一直鞭策自己,要潜心做学问,不能浮,把心放在临床,把心用在病人身上,最终才能够走的更远。最后,祝广大同行们医师节快乐。@快问中医 #快问中医超能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