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光明冷飲、中華鉛筆、朵雲軒、豫園商城、王開照相館、恆源祥絨線、鴻翔時裝、培羅蒙西服、梅龍鎮酒家、紅房子西餐館、杏花樓月餅、綠波廊餐廳、新雅粵菜館、錦江飯店、大壺春生煎……這些耳熟能詳的老字號、老品牌,代表著許多人童年或青春的回憶,也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情懷,見證了上海所經歷的發展和變遷。


“五五”購物節即將到來,歷經歲月洗禮的老字號品牌又將煥發全新光彩,登上“國潮FASHION”的舞臺中央。今天,讓我們翻開檔案,一起來重溫這些“國潮老字號”的傳奇往事,以及一個個金字招牌背後的匠心、堅守與傳承.....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部分上海老字號商標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光明冷飲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很快又將迎來夏天,也到了可以愉快吃冷飲的時節。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獨特的夏日記憶,而“光明牌”冷飲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已成為我們夏日回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 《那些年,有關“光明牌”的記憶》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中華鉛筆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說起鉛筆,我們每個人在學生時代幾乎都曾使用過上海製造的“中華牌”鉛筆——第一次學寫字、第一次機考答題、參加中考高考.....這一支支綠色筆桿、刻有華表圖案商標的鉛筆背後,其實還蘊藏著一段與近現代中國民族工業有關的往事。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還記得這支來自上海、刻有華表圖案的綠色鉛筆嗎?》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朵雲軒木版水印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1900年7月,在《申報》一個並不起眼的位置連續幾天刊登一則消息,對一家小箋扇莊“朵雲軒”即將在上海開張的消息廣而告之......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鏤象於木,印之素紙:朵雲軒木版水印傳奇》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豫園商城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這裡是許多老上海人孩提時的樂園,廟門口高聳入雲的旗杆、九曲橋、豫園大假山,還有小動物園裡的鸚鵡學舌讓人捧腹大笑,節日裡的城隍廟真的逛不夠,看不厭。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話說當年阿拉“白相”城隍廟》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王開照相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開風氣之先的上海,早在150多年前就有了照相館。曾經慕名去照相館拍照的市民絡繹不絕,而市民的熱情也催生出了一代代照片整修技師,他們以底片整修和照片著色的高超技術享譽業界。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老上海照相館裡的P圖大師》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恆源祥絨線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1927年初夏,在一片爆竹聲中,位於上海四馬路一間在弄堂口搭出來的半開間門面的小店,掛上了一塊用黑漆書寫的匾額“恆源祥”,老闆是一位個子矮小的蘇州東山人。誰也沒有想到,這間毫不起眼的小店,日後會成為上海赫赫有名的絨線大王。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絨線背後的國貨老店傳奇》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鴻翔時裝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1946年,英國女王伊利莎白結婚。儘管英國政府規定,不收受任何國家的民間禮物,但鴻翔公司還是特地精心製作了一襲中式繡花禮服,配上一隻雕花樟木箱,送給女王作禮物。後來鴻翔還收到寄自英國“白金漢宮”的女王親筆簽名“答謝信”,一直掛在店堂裡。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金鴻翔:從浦東小裁縫到上海灘時裝大鱷》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培羅蒙西服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他是上海著名的西服店“培羅蒙”創始人許達昌的第一嫡傳弟子,一直在培羅蒙工作。他將“培羅蒙”西服店開設於歷史悠久、富有傳奇色彩的東京帝國飯店,客戶名單中,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知名人物,如美國前總統福特、韓國“三星”創始人李秉喆、日本影星高倉健等……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紅幫裁縫”戴祖貽:我在日本經營“培羅蒙”57年》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梅龍鎮酒家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82年前,南京西路重華新村開設了一家名為梅龍鎮的酒家,店堂龍鳳雕飾,裝潢得金碧輝煌。繪畫大師劉海粟還特地為梅龍鎮酒家題了店名。一時門庭若市,生意興隆,而實際上這裡是進步文化人士隱蔽聚會、展開抗日救亡活動的據點和文藝沙龍。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女老闆吳湄與“紅色沙龍”梅龍鎮酒家》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紅房子西餐館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西餐廳比較出名的有三家,一家是紅房子,以法式菜為主;另一家是天鵝閣,以意大利菜為主;還有一家是德大,賣德式菜為主。當時紅房子的法國菜特點是原料新鮮,菜品精細,名氣特別響亮,給老上海人留下深刻記憶。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炸豬排、羅宋湯、拌色拉......屬於上海人自己的海派西餐》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杏花樓月餅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杏花樓約1928年開始製作和經營月餅,他們在中秋節前一個月就向報紙預定廣告版面,這個廣告沒有圖畫和文字,就是一個大大的圓圈,直到中秋節前,在這個大大的圓圈裡出現了嫦娥奔月的圖案,上海人恍然醒悟,這是杏花樓的月餅廣告,使杏花樓月餅一炮打響。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蘇式、廣式、淨素還是鮮肉?哪個流派的月餅是你的最愛......》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湖心亭茶樓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清末民初,城隍廟市場被一條東西走向的豫園路劃為南北兩片,南片包括湖心亭、九曲橋、樂圃閬,與內園合為廟園;北片沿路則有萃秀堂、點春堂、春風得意樓等,是城裡最最熱鬧的去處。直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春風得意樓的生意日趨清淡,在城隍廟茶館中的優勢地位逐漸為湖心亭所取代。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湖心亭、青蓮閣、春風得意樓......當年上海老茶館》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綠波廊餐廳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不少人都以為上海豫園的綠波廊是一家百年老店,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在明末清初的豫園,此處是西園閣軒廳,後在1924年改作樂圃閬茶樓,直到1979年才改建成酒樓,並根據諧音取了個綠波廊的店名。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這家接待過西哈努克親王、英國女王的滬上餐館,原來還有這樣一番來歷......》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國際飯店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國際飯店曾經是上海的地理高度,在上世紀30年代有“遠東第一高樓”之稱。它更是幾代上海人的心理高度,是上海的象徵。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國際飯店,城市文明的原點》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錦江飯店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在錦江飯店,大廚蕭良初先後為一百多個國家的國王、總統、首相、總理等政要主廚或安排菜式。1952年,他作為新中國派出的第一位廚師代表參加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以一款“荷葉鹽雞”奪得烹調錶演會金獎。1954年喜劇大師卓別林訪滬,吃了蕭良初的“錦江香酥鴨”後,嘆為“畢生難忘的美味”,向周總理提出打包兩隻帶回美國與家人分享.....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上海灘走出的粵菜國廚》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新雅粵菜館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新雅粵菜館前身是1926年開設在四川路虯江路的新雅茶室。據1944年出版的上海《文友》第34號,說在1930年代的上海廣式茶館中,以新雅和大東兩家最為出名。這兩家茶館,文藝界人士去的很多,常常去新雅的有曹聚仁、姚蘇鳳、穆時英、劉吶鷗、高明、黃天始、黃嘉謨等人......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細數老上海茶館那些事》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大壺春生煎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兩家歷史悠久的生煎店,是延續至今滬上生煎兩大“流派”的源頭:“大壺春”生煎不放肉皮凍,肉餡緊實,食時雖無一包湯,但有滋潤口感,這是“肉心幫”“清水生煎”的手藝;“蘿春閣”生煎皮薄滷多,吃時要先咬一小口,吮幹滷汁,就如吃小籠包那般,這是“湯心幫”“混水生煎”的手藝。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點擊閱讀>>>《“肉心幫”VS“湯心幫”:生煎饅頭的記憶》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人的腔調都藏在這些老字號裡......它們的傳奇故事,“檔案春秋”講給你聽

上海老字號手繪地圖(局部)


(更多有腔調老字號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後續的推送......)


編輯:周曉瑛

排版:小瀛洲 、王冰倩


本刊稿件均為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檔案春秋”微信號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部分未署名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