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警鐘長鳴!我們應該反思什麼?

歷史的經驗和教訓,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兩個不同的統帥部做出的決策給我們的啟示。

1931年的今天,日軍進攻瀋陽北大營的中國駐軍,國民政府採取了退讓求和的策略,迫使中國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抗日救國戰爭。9.18”事變後,由於中國兩個指揮部的決策,日軍又得寸進尺步步得手,當時中國的“最高統帥部”是蔣介石負責,事變發生前他毫無判斷,事變後亦無所作為,只知向國聯“告狀”。而東北的最高長官張學良,事變前與虎同眠毫不防備,事變時按國民政府既定國策下令部下不準抵抗,丟下國土和人民撤向關內。好在張學良和蔣介石他們在民族大義面前先後都走向了抗日,沒有像李鴻章那樣簽訂賣國條約,也沒有像汪精衛那樣投降日寇。因此蔣介石擔負起了中國抗日戰場最高統帥之職,國民政府在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支持下,在中國共產黨人和抗日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抗戰勝利,可是卻付出了14年山河破碎3500萬人員傷亡的慘重代價。

抗戰僅勝利5年,中國又投入了一場大的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但這一次是主動出擊,防患於未然拒敵於國門之外。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也是兩個指揮部,這就是北京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中央軍委最高統帥部,以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委的志願軍司令部。這兩個指揮部,一個統帥全局,在戰略戰役上運籌幃幄,全國動員保障後勤供給,一個在前線認真組織實施最高統帥部的決策,在戰場上不畏強敵,巧妙指揮,打得堅決,打得勇敢,打得智慧,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迫使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坐下來談判,實現了戰略意圖。抗美援朝戰爭雖然我們也付出了很大代價,但打出了迄今為止67年的和平建設。49年毛澤東主席在建國時說:“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是我們的自我宣誓,真正讓國際社會承認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是抗美援朝戰爭。

我們反思9.18,最重要的是不要忘反思兩個不同統帥部,兩種不同的政治軍事思想和決策。同樣是中國人,同樣是中國軍隊,同樣是以弱對強,五年前一盤散沙一潰千里,五年後萬眾一心敢打敢拼。不同的統帥部,不同的指導思想,帶來了完全不同的國家面貌和軍隊作風。

我列舉了六點不同的對比:

1、蔣介石被動防衛—毛主席主動出擊。

2、蔣介石媚外畏首畏尾—毛主席自主遊刃有餘。

3、蔣介石滅火於正旺時—毛主席滅火於剛燃時。

4、蔣介石依靠精英依賴武器—毛主席依靠人民動員群眾。

5、蔣介石任人唯親—毛主席量才施用。

6、蔣介石重武輕文打仗靠錢—毛主席文武並舉武裝思想。

歷史告訴我們敢戰才能止戰,一味退讓只會使敵人得寸進尺野心膨脹。長久的和平是打出來的,靠利益喂出來的和平必然短暫,因為狼吃飽了走了,餓了還會再來,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狼打死,或者打殘使其不敢再生進犯之心。


9.18警鐘長鳴!我們應該反思什麼?

蔣介石發表抗戰勝利演講


9.18警鐘長鳴!我們應該反思什麼?

蔣介石視察國軍部隊


9.18警鐘長鳴!我們應該反思什麼?

毛主席接見志願軍英雄黃繼光的母親


9.18警鐘長鳴!我們應該反思什麼?

毛主席接見志願軍英模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