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一周(4.12-4.18)外卖成“救命稻草” 佣金大战折射餐饮困境

食品一周(4.12-4.18)外卖成“救命稻草” 佣金大战折射餐饮困境

传播行业信息,打造食品圈交流平台,——FIW食品工业世界重磅推出《一周周报》栏目,分为“国际热闻、国内热闻、食品科技”三个板块,为读者朋友带来食品行业热点新闻,供大家分享、讨论和研究。如您有相关行业新闻爆料或是新产品信息,可联系小编【微信:justsales001】,感谢您的关注和参与


一、行业热闻

学生奶拉响去库存警报,乳企实施零接触配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中小学延期开学,导致一些乳制品企业生产的学生奶无法正常配送到学生手中。在国内,由于学生奶主要通过教育部门招标采购,且不得在学校外的市场销售,如违反该规定,则企业将被责令整改。因此,延迟开学对学生奶生产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工人日报)

点评:疫情之下,企业面临经营压力,惠及学生的利好政策难以抵达,各地政府作用应及时显现,纾困解难。学生奶本身是公益性质,平时也是有政府补贴的一部分,虽然受疫情影响,学生不能及时喝到牛奶,但是各地政府还是应该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既要给予企业真正的帮助,又要确保特殊时期学生的营养补充和免疫力提升。

外卖成餐企“救命稻草” 佣金大战折射餐饮业困境

左手是几百万外卖小哥及其家庭的生计,右手是几百万商户和更多家庭的希望,如今餐饮业与外卖平台却上演了上下游反目的“剧情”。近日广东省餐协、四川南充市火锅协会等相继发声,集体呼吁降低外卖佣金,甚至不惜采取起诉等方式。对此美团昨天回应,称其每单外卖利润平均不到2毛钱,疫情期间已按不低于3%至5%的比例相应返还外卖佣金,并覆盖了60万商户。饿了么口碑则表示,已推出的各项帮扶措施使得逾30万商家得以降低外卖佣金。(北京日报)

点评:一家外卖平台相关负责人坦承,这场风波折射出全国餐饮业面临的普遍困境,但餐饮企业最大宗的支出其实是房租和人工,外卖平台要么刚经历了多年亏损方才盈利,要么仍处于亏损状态,可能难以承担全国性长期普降佣金的压力。多位餐饮企业从业者则建议,这场行业危机需要多方合力共渡难关,外卖平台进一步降佣金尚有空间,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通过税费减免或消费券等各种“政策红包”来进一步扶持。

市场需求大增,方便食品该如何延续优势?

疫情之下,从宅家战“疫”到返岗复工后的就餐,让以方便面、自热火锅等为代表的方便食品着实火了一把,成为疫情期间为数不多的逆势上涨的行业。但疫情结束之后,方便食品能否延续这一优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方便食品行业需牢牢把握“高端化、差异化、健康化”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工人日报)

点评:我国的防灾食品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不过疫情的到来使很多人增强了家庭防灾储备意识,我国的官方储备机制也在建立。这背后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防灾食品市场。有关专家鼓励中国有实力的方便食品企业,进军防灾食品这个专业领域。疫情后,只有那些“修炼内功”、积极转型升级的企业,才能走得长远。

2019年新食品原料受理及审批情况盘点

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国无传统食用习惯的以下物品:①动物、植物和微生物;②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③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④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并且应具备食品原料的特性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无毒、无害,对人体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其他潜在危害。食品伙伴网注册部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新食品原料申报受理和审批情况。(食品伙伴网)

点评: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受理6款新食品原料。2019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共发布了7款新食品原料的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铁皮石斛原球茎是2019年06月12日受理,到2019年11月25日公开征求意见,仅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2019年共有3款新食品原料审批通过。


越南本月大米出口配额为四十万吨

2020年3月31日越南总理要求工商部汇报有关在疫情、旱灾和海水入侵等背景下大米出口活动的报告。2020年4月10日,政府办公室发布了2827 / VPCP-KTTH号文件,宣布赞同工贸部部长所提出的大米出口配额方案的主张。(食品伙伴网)

点评:越南工商部提议允许继续出口大米,但必须严格控制每月的出口量,其中决定4月份大米出口配额为40万吨。

因感染新冠病毒员工增多美最大猪肉企业无限期关闭一家加工工厂

美国猪肉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12日称,将无限期关闭其在美国南达科塔州的一家工厂,原因是员工中出现了大量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中国新闻网)

点评:泰森食品表示,企业正在对仍在运营的工厂员工进行体温监测,并加大了对员工休息室、更衣室的消毒力度。此外,工厂的工作站之间计划安装隔离装置,还将为员工提供如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称,尚不能确定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否为一种食源性的疾病。当前,没有证据表明食品或食品的包装与新冠病毒的传播有关。

警惕第二波蝗灾!国际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当前欧洲部分国家新冠肺炎疫情渐已放缓,但非洲国家疫情却驶上“快车道”。雪上加霜的是,非洲部分地区正经历第二波蝗灾,而这一次的数量是几个月前第一波蝗虫的20倍之多。(中国科学报)

点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南部和索马里南部的沙漠蝗虫正大量繁殖,形成越来越多的蝗群,第二波蝗灾的暴发会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

泰国又有8家禽肉工厂获批进入中国市场

据泰国中华网4月9日最新报道称,近日泰国又有8家禽类屠宰工厂获得了输华资格认证,其中有1家是冷冻鸡肉及副产品加工工厂。对此,泰国表示这是中泰双方在肉类进出口贸易合作方面的又一重大成果。到目前为止泰国共有22家禽肉生产商获得对华出口资格,预计能够为泰国带来至少120亿泰铢(约合25亿元人民币)的贸易额收益。(国际畜牧网)

点评:在疫情之下,泰国经济本就受影响不小。此前,该国发出担忧称如果疫情持续蔓延,今年泰国出口或出现“零增长”。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国市场为泰国出口商发放“入场券”,这对该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新加坡拟修订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近日,新加坡向WTO提交《食品条例(修正案)草案2020》,拟修订目前《食品条例》的相关条款。主要包括:(1)就产品定义、原材料、允许的成分和组成等方面修订第116条法规中的黄油标准,使其与黄油法典标准(CXS 279-1971)保持一致;(2)删除第204(2)条有关苏格兰威士忌原产地的规定;(3)允许使用新的食品添加剂,扩大现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等。

点评:该草案文本于4月13日在新加坡食品局网站公开。《食品条例》是新加坡涵盖食品安全通用安全限量及产品标准要求的综合性法规,是新加坡进口食品的主要法规依据。


二、食品安全·曝光台


牛蛙、中华鲟能吃吗?珠海明确,违者最高罚货值30倍

据珠海发布14日消息,日前,《珠海经济特区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对外公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了猫、狗不能食用,甲鱼、牛蛙、青蛙等两栖动物可以食用,“食野味”处最高货值30倍罚款等。(中新经纬)

点评:根据《条例》规定,可以食用的动物范围为:一是经人工繁育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并经依法许可食用且检疫检验合格的动物;二是依照法律、法规未禁止食用的水生动物。

外包装相似,“辣妹子”告“洪松” 后者被判停止侵权

说起“辣妹子”辣椒酱,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众多湖湘游子心中“家的味道”。然而,“洪松”牌辣椒酱的外包装却设计得与其相似,两家公司为此闹上了公堂。4月14日,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公布了该起不正当竞争案,认定“洪松”牌辣椒酱的销售系不正当竞争,应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辣妹子”辣椒酱所属公司经济损失共计10万元。(华声在线)

点评:擅自使用与别人商品装潢近似的标识足以产生混淆,即使未侵犯原告的商标权,也构成不正当竞争,属于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

浙江玉环查获3万罐假“红牛” 案件已移送审查起诉

记者从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日前,随着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审查起诉,玉环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玉环市公安局办理的生产销售假冒“红牛维生素能量饮料”的案件告破。(中国新闻网)

点评:假“红牛”饮料多被销往乡村的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相关饮料时注意甄别真假,一旦发现可疑饮料、食品,请及时拨打12315举报投诉。


宣称食材“专供领导人和奥运健儿” 老娘舅广告违法被罚25万元

据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日前公布的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显示,知名快餐连锁企业“老娘舅”因使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进行广告宣传,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25万元。(中国网)

点评:公告显示,浙江老娘舅餐饮有限公司南京第一分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使用的餐盘垫纸上印有“德清源鸡蛋,专供领导人和奥运健儿,不含激素、抗生素”字样广告,使用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义,违反了《广告法》第九条第(二)项规定。

舌尖上的“三鳳橋”为何无缘驰名商标?

来到江苏无锡,酱排骨是不可错过的特色美食。作为始创于1927年的中华老字号,无锡市三凤桥肉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三凤桥公司)生产的“三鳳橋”牌酱排骨曾于2014年亮相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然而,“三鳳橋”在2013年遇上了“三鳳”,由此引发了一场商标权无效宣告纷争。(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点评:历时近7年,上述纠纷有了新的进展。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日前作出的终审判决显示,三凤桥公司关于上海贵升贸易有限公司(下称贵升公司)在杀虫剂等商品上注册使用第7399134号“三鳯”商标(下称诉争商标)损害了其驰名商标及在先商号权益的主张未能获得支持,诉争商标最终得以维持注册。

高培推草饲奶粉抢占高端市场 旗下牛初乳产品曾深陷虚假宣传质疑

随着婴幼儿奶粉市场竞争度加剧,集中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差异化产品抢占细分领域市场。4月13日,海南国健高科技乳业有限公司宣布旗下高培臻爱草饲奶粉全新上市,并宣称这款产品为中国首款通过新西兰AsureQuality奶源认证(注册号:FTGS002)且通过国家配方注册的草饲奶粉。海南国健总裁伍苏国表示,将围绕草饲产品进行一系列品牌重磅投资。(中国网)

点评:海南国健一直围绕着乳业及相关营养品市场进行布局,近年来海南国健实际控制人伍苏国不断扩大旗下公司的版图,并在海南开设母婴店,试图打造一个婴童产业链矩阵。不过在布局相关领域上有些急火攻心,旗下高培牛初乳产品曾深陷虚假宣传质疑,伴随着质疑声浪扩大高培随后删除了富有争议的宣传语。

简爱酸奶“配料表无添加”遭到质疑代工模式存隐患

因遭到产品配料与“普通酸奶”无异的质疑,4月2日,“网红酸奶”简爱酸奶在官方微信发布《关于“某乎”平台作者抹黑简爱酸奶文章的声明》,以“辟谣”形式对产品成分、“其他没了”商标等问题进行回应。(中国网)

点评:衡量酸奶的好坏,并不是看添不添加——零添加并不是最好,更主要的是要看产业端、看生乳到酸奶之间的时间间隔,这很重要。生乳从挤出来到酸奶,成品的时间越短,其营养价值以及营养元素保留的越好,价值会更高。其次,奶源也很重要,要看是不是优质奶源。最后,蛋白质含量也决定了酸奶的质量。


三、食品科技

番茄茎秆变粗的关键基因被发现

近日,《实验植物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叶志彪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鉴定了调控番茄茎秆发育的关键基因SD1,并从遗传和进化角度解析了番茄茎秆发育的遗传基础及调控机制。

该团队发现,番茄茎粗与果实大小这一关键产量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团队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基因功能分析等手段,定位到调控茎粗的主效位点SDR9。该位点编码了一个激酶互作蛋白SD1。SD1主要在番茄茎秆的形成层部位表达,它通过调控次生韧皮部细胞的大小和数量来正向调控番茄茎秆发育。(中国科学报)

中外科学家发现世界各稻区水稻均有返祖现象

由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樊龙江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对世界16个主要水稻生产国的稻区进行抽样,在对524份杂草稻的研究中发现,水稻在世界各稻区均存在返祖现象。返祖现象也称“野化”或“去驯化”,是生物界经常发生的遗传现象,指栽培作物和家养牲畜等从人工环境回归自然环境,恢复野生特征。(人民日报)

母乳喂养抑制病毒

研究人员发现,新生儿似乎并未携带任何此类病毒,但在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其肠道就迅速成为数十亿病毒的乐园。研究人员在《自然》报告称,病毒群落的形成则取决于婴儿是否由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调控新生儿病毒群落的逐步形成。 

研究小组对富含婴儿体内病毒和整个微生物群落的制剂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然后通过有针对性的微生物分析调查这些病毒种群的起源。结果表明,在婴儿出生后早期,先锋菌在婴儿肠道定植;1个月后,由这些细菌诱导的前噬菌体产生了主要的病毒样颗粒群;到第四个月,在人类细胞中复制的可识别病毒变得更加突出。(中国科学报)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专家介绍,除草剂的残留和毒性比虫药病药多得多,也强得多。大量过度使用除草剂,给农作物和环境带来的危害很大。要破解农业面源污染难题,关键要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种植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生态环保绿色化,促进中国农作物栽培科学繁荣发展,切实保障新时期我国农产品的量质安全与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北斗导航、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快速兴起和蓬勃发展,我国正在打造农业机械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产业链,一批自主创新成果正在颠覆粮食生产与食品传统生产方式,催生一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科技日报)


来源:食品伙伴网,各大媒体平台

FIW食品工业世界(ID:fiw001com),采集编辑,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创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