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有人打你,我去幫你把他打死好不好,孩子會怎麼回答?

我們經常對自己的孩子說,在學校不要和同學打架,要好好相處。可是家長卻沒有教過孩子,如果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怎麼辦?被同學打了,孩子應該怎麼辦?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我去幫你把他打死好不好,孩子會怎麼回答?

很多家長能想到的做法無外乎是這幾種:

第一種家:要麼就是說他打你你不會打回去,在家裡你不是很兇的嗎?

第二種家長:就是比較息事寧人的,覺得他也沒有把你打受傷,被打一下也沒事麼事,就按吃虧是福來處理。

第三種家長:他們認為肯定是孩子做了什麼事,才會和其他孩子產生衝突,要求孩子儘量避免和對方正面衝突。

第四種家長:讓自己的孩子告訴對方的長輩,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我去幫你把他打死好不好,孩子會怎麼回答?

當然這是我根據平時看到的,總的一些總結,是我自己個人的看法,我們不能強迫所有人的價值觀都一樣,線面我給打架分享一個我遇到的真實的事情。

母親下午15:30去學校接兒子放學,她在哪裡等了30多分鐘,兒子才一臉不高興的出來,看到母親的時候眼睛就更紅了。母親沒有問他為什麼,就直說了一句:我們先上車回家。一路上他們沒有進行任何的溝通交流。到家了以後,兒子把書包放下問母親:“媽媽你沒看到我快哭了嗎?為什麼沒有問我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母親說:“你現在心情平靜下來了嗎?”兒子說:“基本平靜下來了,可我還是很生氣。”母親說:“那你可以和我說今天你在學校發生了什麼嗎。”原來事情是,孩子帶了一個比較酷的文具盒,裡面還裝了兩隻很好看的筆。孩子的前桌看到了,也很喜歡,就拿走了不還孩子,兩人一強文具盒就打了起來。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我去幫你把他打死好不好,孩子會怎麼回答?

他的前桌看到老師來了,就哭得更大聲,他當時沒有哭,老師找其他同學問明情況以後,讓他前桌把文具盒還給他,還讓他道歉,他的前桌的那還就一直哭,還哭得很大聲。老師實在是沒辦法就讓孩子先把文具盒給前桌帶回家一天,可是前桌男孩看到周圍有很多同學,又哭了起來,老師怎麼哄還是在哭,老師實在沒辦法只能讓孩子給前桌道個歉,孩子不想道歉,老師就說了一句,你們什麼時候道歉,我們什麼時候放學。孩子說他實在沒辦法,看那麼多同學因為他們兩個,推遲放學。他只能先道歉,可是他覺得很委屈,明明不是他的錯,最後還要他道歉。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我去幫你把他打死好不好,孩子會怎麼回答?

母親聽完孩子的整件事情之後,只說了一句話:“並不是先道歉的人就有錯,也不是先道歉的人就會被同學看不起,去玩你的玩具吧。”到了晚飯的時候,兒子說:他孩子不開心,很生氣。母親問:那你想怎麼辦?兒子說:我想去打死他。母親說:那我去幫你打他,直到幫他打死為止。兒子突然就不說話了,過了一會突然說:還是算了,打死人是要坐牢的,就因為一個文具盒兩支筆太不值得了。母親欣慰的和兒子包在一起笑了。

我相信很多家長應該都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但是每一個家長的處理方法都是不一樣的,最終對孩子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其實這位母親的做法,也不難理解,她非常的相信她的孩子,應對事情的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兒子的做法沒有錯,兒子覺得這麼做受了委屈也沒有錯,兒子有這樣的想法也沒有錯,孩子雖然還小,但是就會因為集體利益,捨棄小我;孩子有了衝動的想法並不可怕,因為孩子已經懂得了對與錯,是與非。孩子的表現離不開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我去幫你把他打死好不好,孩子會怎麼回答?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家長不要急於去否定他,也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去告訴他你的想法是不對的,會造成什麼後果。因為這是孩子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也不要去批評別人家的孩子,也不要對老師的做法進行任何的評論。而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把情緒釋放出來,不要讓壞情緒影響孩子,也不要給孩子錯誤的意識。要為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承擔責任的勇氣高興。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呢?這是中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思想,並且對於孩子,他有反抗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應該讚揚他,鼓勵他。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做好的老師,只有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和教育是正確的的,孩子的將來才能坦蕩蕩。其實那些老是擔心孩子在學校或是外面或受到欺負,何嘗不是因為成長過程中,他們做出反擊,遭到父母的不認可。責罵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