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北京白塔寺 只有走近才知其優美

今天是世界博物館日。北京天藍雲淡,提起白塔寺,北京人幾乎都知道。平常都是在外面看白塔寺,聽說北京白塔寺今日可免費參觀。趕緊抓住這時機進去瞧個究竟。


白塔寺學名叫做妙應寺。位於北京阜成門內大街。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該寺始建於元朝,初名“大聖壽萬安寺”,寺內建於元朝的白塔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

我走進白塔寺,三三倆兩的市民從四面八方趕來,寂靜的院落比往常熱鬧了許多。穿過院落,來到白塔下,抬頭仰視,碩大的白色塔身巍峨莊嚴,寶蓋猶如一把巨傘,遮天蔽日。寶頂是看不到的。

妙應寺白塔總高51米,磚石結構,白色體軀,塔基是用大城磚壘起,呈T形的高臺,高出地面二米,面積為1422平方米。在塔基的中心,築成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積為810平方米,疊高9米,共三層,下層為護牆,二、三層為須彌座,每層四面各左右對稱內收兩個折角,因此擁疊出許多角石和立面。須彌座束腰部分,每塊立面都被兩邊角柱及上下梟枋所襯托,整個塔座造型優美,富於層疊變化。座上的塔身是碩大的白堊色的覆缽體,形狀如同葫蘆;上半部為圓錐形的長脖子,有13節,稱“十三天”頂上花紋銅盤的周圍懸掛36個小銅鐘。風吹鈴鐺鐸,聲音清脆悅耳。銅盤上堅八層銅質塔剎,高五米,重四噸,分為剎座、相輪、寶蓋和剎頂幾個部分。

白塔形制即源於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中統元年,由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首傳西藏,後傳入元大都。妙應寺白塔融合了中尼佛塔的建築風格,不僅具備內涵豐富的佛教意義,能適應各種活動的要求,而且更以其巍峨、情美的塔式,為元大都建築增添了光彩和氣勢。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寺內喇嘛被遣散,大門和鐘鼓樓都被拆除改建為商場,寺內的其他地方也被機關單位佔用,大量文物遺失或被損毀。直到1997年,北京市政府提出“打開山門,亮出白塔”的口號後,才拆除商場,重修了山門和寺內建築。1998年,妙應寺終於重新開放。

如今的妙應寺,成為古都北京的代表之一,煥發著文化的魅力。

巍峨北京白塔寺 只有走近才知其優美

巍峨北京白塔寺

巍峨北京白塔寺 只有走近才知其優美

巍峨北京白塔寺

巍峨北京白塔寺 只有走近才知其優美

巍峨北京白塔寺

巍峨北京白塔寺 只有走近才知其優美

巍峨北京白塔寺

巍峨北京白塔寺 只有走近才知其優美

北京白塔寺結構圖

巍峨北京白塔寺 只有走近才知其優美

巍峨北京白塔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