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趣事集錦(一)

唐伯虎趣事集錦(一)

因為唐伯虎畫扇面非常出名,一些人為證明是否名副其實,所以就故意出難題刁難。一天,來了一個自稱雲山居士的人。他對唐伯虎說,如果唐伯虎按照他的要求畫出扇面,他願出畫價的三倍購買扇子;如果畫不出來,他就要拿三把上等的扇子。唐伯虎同意了。說好之後,唐伯虎準備開畫。來人說:「我養過駱駝,就在扇面上畫駱駝好了。」

唐伯虎執筆就畫,來人忙說:「在這扇面上畫一隻駱駝不行,要畫一百隻。」

唐伯虎點點頭,開始畫了起來。只見他先畫了一片沙漠,沙漠中間是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山下林茂路彎。隨後,唐伯虎在山的左側畫了一隻駱駝的後半身,它的前半身正被山壁擋住;在山的右側,唐伯虎畫了一隻露出前半身的駱駝,正被主人牽著。畫完後,唐伯虎放下了筆。

來人急忙說:「不夠一百隻駱駝啊。」唐伯虎立即拿起筆來,在旁邊題了一首打油詩:「百隻駱駝繞山走,九十八隻在山後,尾駝露尾不見頭,頭駝露頭出山溝。」來人見了,啞口無言,只好付了三倍的價錢走了。

我國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唐伯虎,4歲時就在繪畫方面顯示出了過人的才華。一天吃完飯後,飯桌上灑下了一些水,唐伯虎就用手指蘸著水,在桌上畫了一朵梅花。唐伯虎的父親唐廣德一看兒子的塗鴉,不禁驚住了,他叫來唐伯虎的母親邱氏,兩人一起欣賞,那朵梅花竟然像模像樣。隨後,唐廣德找來筆和紙,讓唐伯虎隨便畫畫,沒想到唐伯虎畫了一隻小雞,還真的像那麼回事。唐伯虎6歲時,唐廣德送他到私塾讀書,唐伯虎一邊讀書一邊自己練習繪畫。13歲時,唐伯虎的畫名已經在周圍十里八鄉傳開了。父親唐廣德為了讓唐伯虎有更大的提高,就把他送到當時的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繪畫。有了名師的指導,唐伯虎如魚得水,更加刻苦勤奮,很快掌握了專業的繪畫技藝。唐伯虎在沈周門下學習兩年,繪畫技藝已接近老師沈周了。

一次,有一位當地名士找沈周求畫,沈周由於有事沒時間畫畫,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唐伯虎,沒想到唐伯虎把自己關在房中一整天,畫出了一幅山水圖,交給沈周時,沈周拍案叫絕,大大稱讚唐伯虎畫技的精湛。誰知自從老師的這次稱讚後,唐伯虎漸漸產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覺得自己的繪畫水平已經超過了老師,他對老師每天的輔導和自由練習課不再有原來那麼大的興趣了,有時趁老師外出,他就胡亂畫點什麼,應付一下老師回來後的檢查,其餘時間就去找一幫孩子玩遊戲。

沈周發現了唐伯虎的變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知道,像唐伯虎這樣的學生,心高氣傲,僅靠語言教育是沒有多大效果的。沈周思索了幾天,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

那天,沈周特地邀請唐伯虎和他一起在自家書房吃飯,天氣很熱,卻門窗緊閉。唐伯虎吃著吃著,感覺出汗了,就說:“老師,能把窗戶打開吹一下風嗎?”

沈周點了點頭說:“當然可以,你去把窗戶打開吧。”

唐伯虎放下碗筷,走到對面的牆上去開窗戶,當他伸手去拉窗戶的把手時,手觸到的卻是光滑的牆面。唐伯虎仔細一看,發現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沒想到老師的畫功竟然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他汗顏了,他突然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唐伯虎慚愧地對老師說:“老師,我知道我錯了。”

唐伯虎沒有打開牆上的窗戶,卻在老師的開導下打開了心靈的窗戶,從此潛心學畫。後來唐伯虎不再有半點驕傲之心,而是不斷拜訪名師,先後投到李唐、劉松年等名師門下學習,最終成為了一代名垂青史的大畫家。

唐伯虎的畫譽滿江南,每天登門求畫的人多不勝數,弄得他只好經常出門避客。一天,唐伯虎準備過河,剛上了船,湊巧有個臭名昭著的州官老爺嗚鑼喝道來到河邊。衙役們上船趕走了正想渡河的百姓,唯獨唐伯虎坐在船首不肯相讓。有個衙役正想發作,不想州官老爺己發現船頭坐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就連忙假惺惺地說道: "唐兄,久仰,久仰!"一面喝退衙役,一面裝模作樣地踏上渡船。唐伯虎旁若無人,不睬州官,只顧自己仰頭欣賞著如花似錦的山川風光。那州官卻一個勁地湊上前來,嘮叨不休地向他求畫。唐伯虎被纏得煩了,說: "好,把你手中的扇子給我!"州官一聽,咧開大咀,連忙遞過扇子。唐伯虎懶洋洋地從書箱裡取出一塊大墨,蘸了蘸江裡的清水,在扇面上重重地塗了一個墨團,再用墨角在墨團邊勾了幾筆鋸齒一樣的粗線,然後將扇子交還給州官。州官一看,心中大為惱火,悻悻地說: "我這把扇子是稀世之寶,你畫的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玩藝?你將寶扇糟蹋得這等模樣,我要跟你算帳!"唐伯虎也不與他囉嗦,接過扇子,冷冷地說道: "既然如此,我把畫拿掉!"轉身走近船沿,將扇子輕輕地在船幫上"喀喀"敲了兩下。突然,扇上的墨團活了起來,那鋸齒形的東西伸開了腳爪,變成了一隻生蹦活跳的八腳螃蟹,"刷"的一聲,跳入江中。這時船已攏岸,唐伯虎將扇子丟給州官,離舟登岸,飄然而去。

州官老爺怔怔地看著扇上的一灘水跡,突然間,似乎大夢初醒,拍著頭,頓著腳,連聲叫道: " 唉呀!好畫,寶畫!快把它抓上來!" 話沒說完,卻腳一滑跌到江裡,衙役們連忙七手八腳地把他撈上岸來。有個愛說笑話的小衙役悄悄地對旁邊的夥計說: "唐伯虎畫的那隻八腳小螃蟹跑掉了,咱們抓回了這隻兩腳大螃蟹!" 邊上聽見的人都捂著嘴偷偷地笑了。

唐伯虎賣扇記

唐寅,字伯虎,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人稱“唐解元”,自制印章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為人放蕩不羈,風流飄逸,心胸豁達。精詩文、工書畫,曉音律,素好遊山玩水。

值某歲仲夏,一日欲獨遊西子湖,正行於道中,見一酒肆,酒興遂發,乃入。把盞酣飲罷,欲結賬,往囊中探銀,不料竟空空如也。乃環顧,亦無熟識,與酒保道:“某因走得匆忙,未帶銀兩,暫賒,可否?”對曰:“否!”寅一時無計,面色難堪,不免心慌意亂,滿面細汗。甩開手中扇,搖之,忽思道:“何不以扇抵酒?”言與酒保,又不允。寅低眉良久,心生一計,大聲吆喝,賣其手中扇。

其時,肆中一長者,峨冠博帶,乃杭州富豪也。問道:“汝扇區區,能折幾何?”寅曰:“足下觀訖方曉。”遞之予視,富豪一瞥,乃曰:“扇上之畫,分明信手塗鴉,乃出無名豎子之手耳!分文不值。”言訖,擲於地,寅甚不悅,白眼瞪視。

俄傾,一布衣似書生模樣,上前視之。拾扇觀罷,拍案連稱:“ 妙!妙!妙!妙哉!乃出名人之高手!”視寅良久,只見寅氣宇軒昂,風流倜儻,儀表非常。曰:“閣下莫非‘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耶?!”寅笑而未語,氣靜神閒。酒客聞之皆驚,爭而觀之,嘖嘖不已。眾人皆出高價欲購伯虎之扇。寅都不鬻,獨與那秀才。秀才摸出銀兩,只十兩白銀,乃曰:“吾錢少,恐難購得。” 寅曰:“足下惠目識人,餘欽佩之至,故此扇非君莫屬,君若銀兩短少,餘至只收五兩,足付酒錢便可。 ”秀才收受,拱手道謝。

富豪見狀,大夢如醒,拱手笑曰:“唐解元,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令名遠播,某有眼不識泰山,足下之畫,天下無雙,人間神品,老朽方才多有冒犯,乞先生海涵。” 遂拉寅之衣袂同坐,喚酒呼菜,又叫秀才同席而坐。飲酒大酣,寅醉意朦朧,顛倒淋漓,欲出酒肆。富豪曰:“先生留步!”寅問:“何事?”曰:“先生能否將那扇賣與老夫?”寅曰:“否!”富豪略有慍色,曰:“餘出千金,何如?”寅只顧走路。富豪大怒:“爾待何如?!”寅打一飽嗝,呵呵大笑,又要邁步,富豪勃然,曰:“還我酒食!”寅辯道:“是汝引我吃酒,非我本意,天上掉下餡兒餅,豈有不食之理?!”眾酒客譁然大笑。

此時,人群中又走來一客,皂衣緇褲,乃一捕快也。捕快曰:“唐解元乃江南名流,某早有耳聞,足下可知這老者何許人也?”寅道:“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捕快道:“此乃杭州四大巨賈之一,胡天富胡老爺是也!”寅曰:“與某何干? ” 捕快湊前耳語一番。寅曰:“噢!原來此人與汝家老爺有交情,實在不知。罷!罷!罷!筆墨伺候,待某為胡賈做畫一幅。 ”

頃刻,文房四寶備矣。寅道:“胡賈轉過身去。”胡賈不知何事,只好照辦。唐伯虎三毫兩筆,做畫立就,只見眾人皆捧腹大笑不已。胡賈不知所謂何事,脫外衣觀之,惱怒成羞,嗔目張口,髮指上冠。捕快手指唐寅曰:“豈有此理!”唐寅笑曰:“扯平!”言罷,拂袖,攜布衣秀才之手同出酒肆,大踏步消失於匆匆人流之中。

眾看官可知唐伯虎在那富豪胡天富衣背上所畫何物,不妨告知:王八。

蓬萊子曰:唔呼!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敬人者,人亦敬之;不敬人者,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唐伯虎遊國清寺

四百多年前,唐伯虎悄然來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他是從雁蕩山等處一路遊歷而來,風塵僕僕。賓主在客堂稍坐片刻後,就遊覽寺廟,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威武勇猛的金剛,虔誠伴從的羅漢,高聳佛帳的如來......當他們移步進入觀音殿時,滿堂觀音,金光耀眼,吸引得唐寅駐足細看。

書僮發問:"先生,觀音菩薩梵文本譯作觀世音,因唐王朝避'世'的諱,略稱觀音,在唐宋的觀像中均為男身,到了元朝,為了有利弘揚佛教,有利婦女信佛,才把他改成大慈大悲的'千處尋聲千處應'的女觀音,成為佛教中有名的女菩薩。這裡的許多面目身態不一的菩薩該稱什麼菩薩?"

知客了心接上了話頭,說:"因為觀音能廣化眾生,《法華經.普門品》說他有三十二即應化身, 所以這裡看到的都是觀音的化身,有千手千眼觀音、魚籃觀音、白衣觀音、楊柳觀音、嗅花觀音、還有佛身、梵王身、帝釋身、居士身、宰官身等 ......"

唐伯虎點頭稱是,目光朝一個個觀音移動過去。嗅花觀音引起他的注意,只見嗅花觀音手持一朵鮮花,面容慈祥而莊嚴。唐伯虎油然而生敬意,不禁虔誠地禮拜起來,讚美之句脫口而出:

拈花微笑破檀唇,

悟得塵埃色相身。

辦取鳳冠與霞帔,

天台明月禮佛真。

以後唐伯虎畫過許多觀音像,一落筆就會出現國清寺嗅花觀音莊重典雅的形象,足見國清寺的造形藝術高超的觀音像給唐伯虎印象之深刻。

注:本篇故事皆收集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