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史话】忆抗战时期的连庄红十字会医院

作者:任兆瑞

清河县连庄红十字会,据我所知,在1937年“七七事变”以前就已存在。它为了给人民群众防病治病,还设立了医院。但在“七七事变”爆发时,这个组织及医院曾解散和停办了一段时间。

事变后,冀南特委负责人马国瑞同志为了利于开展党的工作,责成东野庄党支部的党员李纯海同志在连庄又重新恢复起红十字会,由崔双珂任会长,李纯海、于亮清任副会长。红十字会下设医院,由任灿章任院长。1938年初,任灿章动员我到红十字会医院任护理员,后又增加了王魁元也做护理工作,医生是朱振林。

1938年5月,我由李纯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我一面做护理工作,一面做党的工作,我曾任常庄科、高裴一带的分区委书记。那时我党负责人马国瑞、刘铁之、王发武以及郭松鹤同志不断来医院了解情况、布置工作,实际上医院当时成了我党的秘密活动场所。我们曾以此为基点逐步在连庄、王庄、西垒桥、华庄、高裴等许多村庄建立了党的组织。


【清河史话】忆抗战时期的连庄红十字会医院

连庄红十字会医院在恢复建立之后,除给我党、政、军工作人员和群众治病外,在1938年春清河县战委会建立后,还组成了由我和孙义军等五人参加的卫生小组,跟随县战委会极其武装做治疗工作。

1939年7、8月间,连庄红十字会医院改名为清(河)武(城)医院,1940年1月又改名为六分区医院。到这时,医院也过上了游击生活,主要活动在清河东北部一带村庄,伤病员常住在垒桥、张古庄,以后又搬到豆坞一带。医院住在这些村庄,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这些村庄的群众在掩护医院,掩护我八路军和地方游击队伤病员方面做了许多的工作,有的群众甚至付出了血的代价。

1941年初秋,六地委、六专署、六分区根据上级指示,开辟运动地区工作,我们医院亦奉命前往。东渡运河之前,地委书记杨仲一、分区政委夏祖盛在我县渡口驿召开了动员大会,接着在渡口驿渡过运河。部队过河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打了57仗,基本上天天有战斗,有时一天要发生数次战斗。我们医院的医护人员跟随部队边战斗边医治伤病员。第一次开辟运东,历时1个多月,即又返回清河一带。同时,运东地区和一些干部及家属也随部队来到清河,实际上这次开辟工作没有成功。运东的一些干部家属来到清河以后,为解决他们的生活,领导让我在东张古村成立了以家属为主的鞋袜厂,我动员了李瑞山同志任鞋袜厂会计。鞋袜厂制作军鞋军袜,一方面支援了我军军需,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收入,解决了生活问题。工厂建立后,我又回到了医院的医疗工作岗位上。

(任兆瑞:清河县连庄人,1938年入党,1938年清河抗日政府大队参加工作,1940年至1947年冀南六分区后方医院医生,曾任常庄科、高裴分区委书记,建国后曾任清河县卫生院医生、副院长、院长,县政府卫生科科长,邢台地区卫生局副局长兼地区二院院长)


来源:清河县党史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