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館年下的國醫館應如何經營?分享一位資深國醫館運營者的經驗

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其中明確規定: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建立中醫館、國醫堂等中醫綜合服務區,推廣適宜技術,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都能提供中醫藥服務。

政策就是市場的風向標,國醫館發展的紅利期,迅速迎來了“國醫館年”,各方投資機構均佈局建設國醫館戰略發展方針,國醫館如雨後春筍般到處設立;然而,很多國醫館為迎合市場需求,存在很多短板,如國醫館場景化佈局設計問題、優質中醫醫生短缺問題等。

國醫館年下的國醫館應如何經營?分享一位資深國醫館運營者的經驗

神威國醫館

國醫館年下的國醫館應如何經營?分享一位資深國醫館運營者的經驗

神威國醫館

那麼,如今處在國醫館年,國醫館該如何經營成功呢?

首先是國醫館場景化佈局問題。國醫館的定位,是走高端路線還是走大眾路線,這一塊的定位決定了國醫館如何進行場景化設計。但是很多國醫館在具體方案設計上,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功能設計,都基本處於“粗略”水平,整體的規範標準方案更無從談起。

要想打造好的國醫館設計裝修效果,提升國醫館整體裝修環境和國醫館在裝修設計上體現出獨特內涵,應在堅持統籌規劃、充分體現國醫館設計宗旨、突出中醫藥文化特色元素的前提下,滿足醫療的使用功能和顧客的心理訴求,加強國醫館的場景化體系建設。中醫藥文化延續幾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只有找專業的場景化設計公司,才能體現中醫文化傳統的場景體驗。

國醫館年下的國醫館應如何經營?分享一位資深國醫館運營者的經驗

神威國醫館

國醫館年下的國醫館應如何經營?分享一位資深國醫館運營者的經驗

神威國醫館

其次是優質中醫醫生資源問題,目前國醫館是如何解決的呢?除了聘用國醫館當地退休的老中醫就是通過近幾年國家允許的多點執業,甚至有部分僅僅是掛牌,並沒有優質老中醫坐堂。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不利於國醫館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在名老中醫總量有限、後起之秀培養週期較長的情況下,如何搶先進入名老中醫醫生圈子就是重中之重。萬事開頭難,一旦國醫館得到了一兩位名醫的認可,那麼他們的自帶流量就成了國醫館的流量。

國醫館年下的國醫館應如何經營?分享一位資深國醫館運營者的經驗

神威國醫館

國醫館年下的國醫館應如何經營?分享一位資深國醫館運營者的經驗

神威國醫館

那麼,國醫館如何吸引名老中醫留在國醫館坐診呢?國醫館整體形象,就醫環境、飲片質量、服務水平等細節都是能否請到名醫的決定性因素。很多名老中醫最看重的不是名利,而是治癒疾病的成就感。所以,國醫館能否讓醫生如虎添翼,能否提供醫術之外的一切有利條件,讓醫生的專業技術不斷精進?如果能做到,那麼名醫就必然會請得來而且留得住。

雖然多點執業政策早已公佈,但是政策在執行中還有一個過渡期,多數大醫院並不允許醫生多點執業,所以要保護好這些名老中醫。並且醫生對大醫院平臺具有一定依賴性,尤其是年輕醫生,大醫院的品牌和病患資源不是一般的小平臺可以提供的,所以一定要考慮國醫館師承體系的建立。

國醫館年下的國醫館應如何經營?分享一位資深國醫館運營者的經驗

神威國醫館

國醫館年下的國醫館應如何經營?分享一位資深國醫館運營者的經驗

神威國醫館

一個國醫館可持續運營的標誌,首要的一點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師承體系,彌補當下專業中醫人才的短缺。目前全國很多中醫館都採取了名醫工作室的方式手把手來完成師承工作。

在藥材管理上,從種植、生產方面進行全產業鏈的質量把控,做優質產品,如參茸貴細、精製飲片、粉劑、普通飲片系列等,所有產品原料道地,嚴格執行標準,恪守古訓,嚴把質量關。保證完整的產業鏈,做到追根溯源,良醫配良藥的生態才能很好地形成。

國醫館年下的國醫館應如何經營?分享一位資深國醫館運營者的經驗

神威國醫館

國醫館年下的國醫館應如何經營?分享一位資深國醫館運營者的經驗

神威國醫館

在人才管理上,大力推行“三名一特”模式,員工必須認同傳統文化、中醫藥文化、公司文化,組建名醫、師承工作室,構建“良藥配良醫”的醫館新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