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100W+的爆文創造了百萬價值,怎麼實現的?

4月11日,星期六晚上22:59分,白龍以當前熱點為素材整理了一條信息發佈到微信公眾號。4月12日中午,後臺數據顯示,這條信息的閱讀量103W+,點贊量2738,評論量1257,粉絲(公眾號/微信個人號)增加了128個,轉發量3個,如下截圖:

如果獲取一個用戶/粉絲的成本是100元,那麼這半天的時間,這條信息創造的價值或者節約的廣告費用就是12800,一個月下來,則是三四十萬。目前的用戶獲取成本一般都在200-300+,所以,如果按照這個玩法來操作,那麼一個月可能為公司創造百萬價值,或者節省百萬廣告費用。

11億+的用戶在玩微信,這麼大的流量池,我們如何通過微信個人號從中獲取自己需要的意向客戶/粉絲呢?

一、力求精準用戶,避免泛流量

要做好微信個人號私域流量運營,就要利用定位好的角色獲取用戶,也就是為微信個人號增加好友。

運營者可以從零開始,設計全新用戶獲取的策略,但更多的是要在現有的經營基礎上,把原來散落在不同渠道的成交用戶變成微信個人號好友。這需要運營者有清晰明確的用戶獲取意識,有效的用戶行為獲取一定是先從成交用戶開始。

很多運營者成交的用戶都是沉睡資產,這些人沉睡在手機號碼裡,沉睡在會員系統中,運營者要用微信個人號喚醒沉睡用戶,這些成交用戶都是無價之寶。

喚醒成交用戶的技巧:可以先發短信,再打電話,而且一定要設計一個喚醒的理由,比如“老闆親自做用戶回訪”“送新品體驗福利”,用戶經過幾年的洗禮,對於加微信3元、5元的紅包已經很熟悉。除此之外,可以提醒用戶加微信並在朋友圈做評論、曬好評就有機會參與抽獎,得獎的發500元、200元紅包,不得獎的送滿贈券等。

如果運營者有店鋪,無論是線上商城還是線下店鋪,都要注意把進店用戶變成微信個人號好友,這是基本工作。不要捨本逐末,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盲目開拓新用戶上。

運營微信個人號私域流量時提倡精細化運營,用戶越精準越好,從成交用戶和進店用戶入手,成功率會更高。

當我們強調用微信個人號來運營私域流量的時候,我們必須把用戶專用的微信個人號與我們的私人微信號徹底分開,儘可能保證運營賬號上只有成交用戶和潛在用戶,不要把自己親朋好友放在一起,保證用戶的純粹性。

二、選好主戰場,適當吸引潛在用戶

從零開始的運營者,要策劃好自己獲取用戶的主戰場。

我們把新用戶獲取的主戰場先分為線下和線上兩類。白龍網先說線下如何吸引潛在用戶,以做現場活動為主。

做現場活動的主戰場可以選擇大型商業中心、超市、景區或者社區居民中心等人氣高的場所。傳統的現場活動常常以直接銷售特價產品為目的,但是對新品牌用戶認知度低,成交難度大,不如把目標調整為以添加微信個人號好友為主,把成交主戰場放在微信個人號上。

一場現場活動可以持續一到三天。如果想要拉長活動時間,可以嘗試開一到三個月的快閃店,這種線下用戶獲取的方法的優點是靈活性強,用戶一次性獲取,長期受益,免去了長期開店的各種成本。

線上獲取新用戶的主戰場要圍繞不同的線上平臺展開:百度更適合服務型產品,賣貨就要選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電商平臺。相對來說,百度、天貓、淘寶、京東都需要商家有專業的運營團隊,做專業的店鋪運營。新手開店,都有一個摸索的過程,相比較來說,商家為電商平臺供貨,是一個可以嘗試的選擇。新手商家如果願意接受類似於拼多多這樣的平臺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進行銷售,就可以把標鎖定為“以貨為媒”,為自己蓄積微信個人號私域流量,最終繞過平臺,直接跟用戶交易。

手中有貨卻發愁銷路的商家很多,也有人希望通過微商“起盤”。於是他們找到微商小代理,把貨鋪出去。微商“起盤”費用並不低,更重要的是,用戶都在微商小代理手裡,賣貨的商家看不到也摸不到,故我們不建議商家用這種方法。

無論用戶獲取的第一場戰鬥從哪裡打響,最終都要從不同的戰場上轉移到微信個人號上。

三、捨得花錢圈用戶,獲取微信個人號好友

不同的行業,獲取用戶的成本也不一樣,作為老闆,要有足夠的預算用來做“用戶獲取”。傳統的服務行業,以民營醫院、美容整形、出國留學、婚紗攝影等為代表,獲取一個進店成交用戶的成本達幾百元,有些甚至達兩三千元,大家都在搶用戶,搶來搶去,老闆們會發現,還是搶到自己的微信個人號上最安全。如果你要開一家實體店,除了房租、工資、裝修、進貨等費用外,一定要有足夠的預算來圈用戶,把周邊五公里內的用戶都圈進你的微信個人號裡。

生意不好的原因也許並不是你的位置不好、產品不好,主要還是你手裡的用戶少。按照獲取一個用戶10元計算,5萬個用戶要花費50萬元,很顯然,任何一個店鋪有5萬用戶支撐,生意一定會興旺。

問題是,會有多少個老闆願意這樣做?

其實這件事完全沒必要糾結,畢竟獲取一個用戶花10元,已經很划算了,花錢為自己建一個微信個人號私域流量池,確實是最划算的生意。

仔細算算賬:在每一個用戶身上花10元也做不了太多事,請人在周邊店鋪做地推要花錢,送小禮物要花錢,到店打折也要核算成錢。因此備足預算,新店開業之初就獲取三五萬用戶是高明的經營之道。

電商行業是中國互聯網商業化起步最早的行業,也是市場最成熟、競爭最激烈的行業。隨著巨頭的形成,流量獲取越加困難,獲客成本居高不下,就連新崛起的美團外賣平臺、抖音小視頻平臺,想要獲取流量也要花錢。因此為了不花冤枉錢,為了讓一次性花的錢帶來長期的效果,再增加一些小預算把線上平臺引流的新用戶留存在微信個人號流量池,是明智之舉。

還有很多花錢做廣告推廣微信公眾號二維碼的企業,他們也可以考慮變換思路,推廣微信個人號。無論是宣傳品牌還是銷售產品,微信個人號的效果都很好。為了避開個人號10000人的限制,可以採用多個號分時段分區域投放廣告,這個方法推薦大家拿來一試。

四、善於主動出擊,打劫流量

流量運營不能被動等死,要主動出擊,“打劫”流量。

開在街頭的店鋪,要主動出擊,把整個街區商圈的流量變成自己的微信個人號流量。比如,一個賣化妝品的小店,兩年時間在整個城區添加了3萬多女性用戶,生意從門可羅雀發展到顧客盈門。

開在購物中心的店鋪,要想辦法說動購物中心的管理層,可用一年兩次的活動把整個商場的流量拿到手裡。可用幾天時間在商場做一個展覽活動,爭取拿20個微信個人號加上4萬微信好友,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是有很強購買力的高淨值用戶。

所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公園、廣場,都可以推廣微信個人號。比如,一家網上賣老年保健鞋的電商,曾用一年時間在200個城市發起針對早晨跳廣場舞大媽的地推,加滿100多個微信個人號

餐飲行業流量充沛,可以發起異業聯合,進軍餐廳,用送券方式,把客人吸引過來。比如,曾有一家賣零食的企業半年時間加到5萬多餐廳微信好友,一年內成交率達30%

流量不僅可在特定的區域,同樣也可在特定職業的人身上,一個賣珠寶首飾的企業,專門去購買各個商場導購的微信個人號,一次就獲得了成批量的微信好友。越來越多的“斜槓青年”,在上班期間把用戶添加在自己的微信個人號上。離職或換崗時,會造成嚴重資源浪費。有些高端連鎖企業的競爭對手專門挖這些員工,薪水高低由手裡有多少微信用戶決定。流量“打劫”和“反打劫”,已經成了企業間的鬥爭。

儘管微信個人號流量池的運營有諸多優點,但不要對它抱有太多幻想,最普遍存在的幻想就是“一次添加大量好友”。

在微信早期,曾經出現過“機器自動打招呼添加好友”“模擬地理位置添加好友”“微信炸群自動添加群好友”“快速擁有百萬微信粉絲”等神話,如今這些神話早已不復存在。

微信官方不斷調整完善自己的規則,採用了暫停使用、封號、永久銷號等處罰措施,處罰的基本原則就是“對用戶友好”,保證用戶不受打擾。

傳統流量運營思維就是“一次添加大量好友”,然後進行廣告轟炸。現在必須放棄這種做法,一定要尊重微信的規則,堅持被動添加,不要主動添加。2019年,已經出現因頻繁打招呼,只添加了一個好友就被封號的案例。在規則越來越嚴及在用戶獲取越來越難的情況下,堅持只做被動添加越來越重要。

一個微信號,每天被動添加的上限是500人,連續4天就可以加2000人,這時候就可以停止換新號了,因為2000微信好友在後期運營中每人推薦一兩個新好友過來就會加滿5000人,因此要給用戶裂變騰出相應的位置。

如果覺得4天時間獲取2000人還是太慢,可以一次投放多個微信個人號,分區域做用戶獲取。如果一次投放100個號碼,一天就可以加到5萬人。

微信個人號好友的數量很重要,但這並不是唯一決定成功的因素,與微信好友的互動,使其購買、復購也同樣重要,運營者不要僅痴迷於好友數量。

千萬不要讓微信個人號的運營跟企業此前已有的運營方式對立起來。微信個人號私域流量強調用戶獲取,既不是要放棄傳統,也不是要顛覆傳統,而是要集中力量來提高效率。

企業有線下店,有公眾號,有小程序,有PC網站,有App,有網上店鋪,在不同的經營場景裡有不同的與用戶溝通的工具和方法,只有微信個人號可以把所有不同領域、不同場景、不同工具上的用戶統一起來。

微信個人號在流量世界裡處在最低處,所有渠道的流量都可以流進來,百川歸大海。

企業運營微信個人號的終極的目標是將打造流量池上升為戰略,企業內要建立專門的微信運營部門,配備內容創作人員、活動策劃人員、在線銷售人員等,運營成百上千部手機,與數萬、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用戶互動溝通。這樣的案例層出不窮,正在成為一種新趨勢。

如果一時難以做到,也可以嘗試把微信個人號流量池作為一種戰術工具,嘗試著先把一部分用戶放上來,採用小步快跑的方法,不斷迭代升級。

根據騰訊發佈的報告,從2019年開始,互聯網用戶特點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必須引起運營者的注意。

(1)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正在向新板塊遷移,在一二線城市及18~40歲的核心用戶中,互聯網紅利日漸稀少。

(2)老年網民增幅比我們想象得更快,不論是規模還是消費能力,老年網民都有可能是未來紅利中最大的一個板塊。

(3)五線以下城市及農村是互聯網新的熱土,那裡的年輕人同樣習慣了熬夜,有很多需要填滿的時間。

(4)母親身份網民群體擴大,消費導向從女性向孩子轉移,這給互聯網母嬰、教育領域帶來更大的利好。

(5)移動支付的全面普及,將線下零售高效接入互聯網體系,整個市場將進入線上線下一體化新階段。

未來商業,已經不存在絕對的線下企業,真正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新階段的到來,不需要複雜的工具,微信個人號是其中最簡單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