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戰列艦

戰列艦(英語:Battleship)是一種大型裝甲戰艦,主要裝備厚重裝甲和大口徑主炮,是人類歷史上創造出來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排水量一般都在10000—20000噸之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戰列艦是最強大的海上戰艦,以戰列艦為主的艦隊幾十年來一直是制海權理論的一部分。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英語“Battleship”(戰列艦)一詞源自大航海時代的風帆艦(全稱:ship of the line of battle,簡稱:line-of-battle ship)。到了19世紀80年代後期,“戰列艦”這一術語被正式用於描述一種鐵甲戰艦,也就是後來鐵甲戰列艦裝甲巡洋艦的前身。現在被西方歷史學家稱為“Pre-dreadnought battleship”(前無畏艦)。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1906年12月2日,英國皇家海軍“HMS Dreadnought”(無畏號)服役,預示著戰列艦在設計上一次劃時代的革命。受“無畏號”的影響,隨後設計的戰列艦由於其先進技術超過同時代的戰列艦,所以將無畏艦(英語:Dreadnought)作為一種新型戰列艦的類別。而老舊的戰列艦則全部被歸類為“前無畏艦”。5年後,出現了比無畏艦更強大的戰列艦,稱為“超級無畏艦”(英語:Super Dreadnoughts)。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戰列艦是一個國家實力以及海上力量的象徵。在其發展的幾十年中,戰列艦是大國之間軍事戰略和軍事外交的一種重要手段。19世紀90年代,歐洲列強之間開啟了戰列艦建造的全球軍備競賽,並在1905年的對馬海峽海戰中達到了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的日德蘭海戰是戰列艦之間最大的一次決戰,也是世界海軍歷史上最後一次主要由戰列艦之間進行的重大海戰。

戰列艦是海上力量的化身。對於海權論的倡導者、美國海軍少將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及其追隨者而言,強大的海軍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馬漢在其《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一書中提出,制海權對戰爭的影響極為重要,而戰列艦則是奪取制海權的重要因素。馬漢認為,最終的勝利只能發生在戰列艦的對決中。在整個戰列艦時代,馬漢的理論對世界各國海軍和政治界都極具影響力,因此,當時的軍事強國都爭相建立一支由最強大的戰列艦組成的龐大艦隊。以至於戰列艦具有相當於現代“核威懾”的力量。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不可否認,當時由於戰列艦設計複雜規模巨大,因此成本也相當昂貴。即使是在其全盛時期,戰列艦的價值還是不斷遭到質疑。正如法國政治家艾蒂安•拉米(Etienne Lamy)在1879年所寫的那樣:“建造戰列艦的成本如此之高,效果如此之不確定,而且持續時間如此之短,以至於創建裝甲艦隊的努力似乎會讓一個民族的毅力付之於東流。”

19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法國的綠水學派(法語:Jeune École,也稱“年輕學派”、“新生學派”、“少壯派”)提出了一種“海上封鎖”(Sea denial)的全新海軍戰略理論,它主張以潛艇、飛機、魚雷艇、輔助巡洋艦等建造成本較低的海軍武器對抗由多艘戰列艦組成的大型艦隊。在那個年代,綠水學派的這種戰略思想無疑相當超前。直到20世紀,比較先進的高性能水雷,魚雷,潛艇和飛機才問世,使得類似的戰略思想得以有效實施。歷史學家批評了諸如德國這樣的大國,他們試圖組建戰列艦隊,來對抗實力強大得多的對手。歷史學家們強調,花費巨資建造一支不可能在實戰中與對手匹敵的艦隊是徒勞無用的。

後來事實證明,儘管擁有強大的火力和裝甲,但戰列艦還是越來越容易受到更小、低成本的海上武器攻擊。如魚雷和水雷,以及後來的導彈和飛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腥風血雨般的海戰規模不斷擴大,最終導致航空母艦的誕生,從而取代戰列艦成為各國海軍的主力艦。

世界上最後一艘服役的是1946年英國的“前衛號”(HMS Vanguard)戰列艦。直到冷戰結束前,美國海軍保留了4艘戰列艦,用於火力支援,最後一次實戰是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2000年,最後一艘戰列艦從美國海軍艦船登記冊中刪除。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前衛號”(HMS Vanguard)戰列艦BL 15英寸 Mark I大口徑艦炮

巡洋艦

巡洋艦(英語:Cruiser)指在排水量、火力、裝甲防護等方面僅次於戰列艦的大型水面艦艇,擁有同時對付多個作戰目標的能力。現代巡洋艦通常是艦隊中僅次於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的最大艦隻,通常可以發揮多種功能,執行多種任務。

“巡洋艦”這一術語已經使用了數百年,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含義。在帆船時代,“巡航”(cruising)一詞泛指某些任務——獨立偵察、商業保護或突襲,由護衛艦或單桅帆戰艦——即艦隊的巡航戰艦來履行。

到了19世紀中期,巡洋艦成為一種用於遠洋巡航、商業襲擊和為艦隊執行偵察任務的船隻的分類。巡洋艦有各種各樣的規格,從中型的防護巡洋艦到大型的裝甲巡洋艦以及後來發展的戰列巡洋艦。它們幾乎和一艘前無畏戰艦一樣大(不過沒有那麼強大火力以及那麼好的裝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繼裝甲巡洋艦之後發展出來的大型戰列巡洋艦和無畏艦都被列為主力艦。

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Washington Naval Treaty)對一些巡洋艦做出了正式限制,規定巡洋艦的最大排水量為一萬噸,裝備口徑不超過8英寸(203毫米)的火炮;重型巡洋艦火炮口徑為8英寸,而6.1英寸(155毫米)口徑以下的則屬於輕型巡洋艦。直到二戰結束後巡洋艦的設計規模才開始重新改變。

到20世紀後期,由於戰列艦已經變得過時,因此巡洋艦成為僅次於航空母艦的規模最大、火力最強的水面戰艦。冷戰期間,蘇聯海軍的巡洋艦裝備了重型反艦導彈武器,旨在利用

飽和攻擊(使用反艦導彈打擊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一種戰術)消滅北約航母特遣艦隊。

1950年-1975年期間,美國的護衛艦介於巡洋艦和驅逐艦之間。在美國海軍艦船分類中所謂的護衛艦,任何國家沒有對應等效的艦型。而且美國的護衛艦可以裝備幾乎與巡洋艦一樣多的武器。而當時蘇聯的巡洋艦隻相當於美國的護衛艦,只有兩艘才真正相當於美國的巡洋艦,其他則大致相當於美國的護衛艦。美國海軍與蘇聯海軍在巡洋艦上的差距甚至引發了國際政治問題。美國和蘇聯巡洋艦的對比顯示,有21艘美國“護衛艦”與蘇聯的“巡洋艦”大小相等或有的還要更大。

為了解決這一政治問題,1975年6月30日,美國取消了護衛艦(DL / DLG)的分類。1975年開始,美國海軍對水面艦艇重新進行分類,改變了巡洋艦、護衛艦和海洋護航艦的術語和船體分類符號。這些分類簡化為巡洋艦(CG),驅逐艦(DD / DDG)和護衛艦(FF / FFG)。美國將大多數護衛艦(DLG)歸類為巡洋艦(CG),所有現有或在建的核動力護衛艦(DLGN)被重新指定為核動力巡洋艦(CGN)。如1980年1月1日,美國將提康德羅加級制導導彈驅逐艦(DDG)歸類到制導導彈巡洋艦(CG)。

到冷戰結束時,巡洋艦和驅逐艦之間的界線已經變得模糊。比如,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和中國的055型驅逐艦實際上比一些大型巡洋艦的規模以及武器裝備還要強大。目前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還有巡洋艦——美國和俄羅斯。

巡洋艦的早期歷史

“巡洋艦”一詞首次出現在17世紀,代指艦船執行目的或任務而非艦隻的一級分類。也就是說,該術語被用作形容小的、快速的、適合於這種角色的戰艦。17世紀風帆戰列艦(英語:ship of the line)一般太大,不靈活且造價昂貴,無法執行遠航任務,例如前往美洲。由於風帆戰列艦從戰略上來說相當重要,如果執行持續巡航任務顯得過於冒險。因此,巡洋艦的出現就填補了這一空白。

17世紀,荷蘭海軍的巡洋艦相當出名。隨後英國皇家海軍以及後來的法國和西班牙海軍在裝備數量上逐漸超過了荷蘭海軍。英國為了保護國會中的那些商業利益集團而頒佈了“巡洋艦和護航艦法案”,目的是讓海軍專注於商業防禦以及利用巡洋艦開展貿易突襲行動,而不使用更稀有、更昂貴戰列艦。

到18世紀,巡防艦(frigate)成為一種傑出的巡洋艦。巡防艦是一種小型、快速、遠程、輕武裝(單層炮甲板)的戰艦,主要用來偵查,運送信件,破壞敵方貿易線等等。另一種主要的的巡洋艦是單桅縱帆船,不過其他各色各樣的船隻也被當作巡洋艦使用。

19世紀,各國海軍艦隊開始使用蒸汽作為動力;19世紀40年代開始出現實驗性的蒸汽巡防艦和單桅縱帆船;19世紀50年代中期,英國和美國海軍開始建造擁有很長船體和重炮的蒸汽巡防艦,比如USS Merrimack“梅里馬克號”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19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了鐵甲艦(Ironclad warship),這種戰艦外面覆有堅硬的鐵或鋼製裝甲。鐵甲艦屬於海軍中最強大的艦,儘管它們的速度很快,但被當作巡洋艦使用就顯得有些浪費。法國人從1865年服役的Belliqueuse“好戰”號裝甲護衛艦開始,建造了許多用於執行海外巡航任務的小型鐵甲艦。這些稱為“車站鐵甲艦”(station ironclads)的是裝甲巡洋艦發展的開端。

巡洋艦的類別

裝甲巡洋艦(armored cruiser)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開發的、一種融合了鐵甲戰艦裝甲和巡洋艦速度的戰艦。它的設計就像其他類型的巡洋艦一樣,但卻屬於一種遠程、能獨立作戰的軍艦;它能夠擊潰除戰列艦以外的任何一類軍艦,而且速度快到足以超過它遇到的任何一艘軍艦。在尺寸上,它區別於其他類型的巡洋艦,因為它的水線裝甲帶裝備有厚重的鐵(後來是鋼)裝甲,以保護船體免遭魚雷的攻擊,就像戰列艦一樣。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從巡洋艦發展的幾十年時間中,海軍艦船技術還沒有發展到足以讓設計者開發出一種結合了重裝甲帶和滿足其任務所需遠程的高速巡洋艦;因此,在19世紀80年代和19世紀90年代初,許多國家海軍更願意建造防護巡洋艦。然而,到19世紀80年代後期,快速火炮和高爆彈的發展使得戰艦兩側裝甲的防護變得很重要。

1908年裝甲巡洋艦被戰列巡洋艦取代,其配置了蒸汽渦輪發動機,規模相當於一艘無畏艦,比裝甲巡洋艦更快、更強大。大約在同一時間,“輕型巡洋艦”一詞開始出現,它指那種裝備水線裝甲帶的小型巡洋艦。“輕型巡洋艦”實際上就是“輕型裝甲巡洋艦 ” (light armored cruiser),儘管現在認為這些裝甲巡洋艦屬於二流戰艦,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各國海軍廣泛使用。

根據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條款限制,一戰後倖存下來的大多數裝甲巡洋艦都被廢棄並被重新定義。一艘巡洋艦排水量不得超過10000噸,主炮口徑在8英寸以下。因此,許多大型裝甲巡洋艦被廢棄,只有少數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倖存下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目前,世界上只有希臘海軍的比薩級裝甲巡洋艦喬治·阿維羅夫號(Georgios Averof)作為浮動博物館被保留在雅典的帕拉約法利羅。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裝甲巡洋艦發展的背景

裝甲巡洋艦是在19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目的是結合鐵甲戰艦的裝甲防護和當時遠程無裝甲巡洋艦的高速這兩大優點。這種艦主要是用來保護各國的海外貿易,特別是對於法國人和英國人來說,可用來保障他們龐大海外帝國的安全。因為當時艦炮口徑越來越大,對裝甲強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能足以承受這些大口徑火炮的打擊。

1860年,一門標準海軍大炮的最大口徑為8英寸(203毫米),發射68磅(31公斤)實心炮彈或大約51磅(23公斤)重的球形炮彈。到1884年,口徑為16.25英寸(413毫米)、發射重達1800磅(816公斤)炮彈的大炮被安裝在軍艦上。這種炮可以穿透34英寸(86釐米)的鍛鐵裝甲。19世紀70年代開始軍艦重新裝備後膛炮,它們比前膛炮射速高,更具破壞性。因此巡洋艦的裝甲防護變得相當重要。

1865年和1870年採用的軋製鐵甲和夾心裝甲使軍艦能抵抗大威力火炮的打擊。這兩種保護方案主要採用的是大量木材,這使得巡洋艦極其沉重、速度受限,但又是保障巡洋艦能夠順利執行任務的關鍵因素。第一批遠洋“車站鐵甲艦”雖然開始服役,但這種艦速度太慢只有11-13節,追擊敵人商船和艦隻的任務只能交給護衛艦或輕型巡洋艦。這些船由風帆和蒸汽驅動,裝甲輕(兩層鐵皮中間是橡木,有的是純木質裝甲),其速度可以達到16、17節。可是問題又來了,這些護衛艦很容易被鐵甲艦擊沉,特別是英國人,希望憑藉這些戰艦執行遠航任務,而“車站鐵甲艦”又因為速度問題使這種遠景顯得不現實。

與此同時,船舶推進系統也在不斷改進。隨著冶金工程技術不斷進步,商業發動機中成功地採用了複合材料。這些技術對各國海軍來說相當具有誘惑力。到19世紀70年代,複合發動機已經成為軍艦的標準配置。

1873年10月2日,俄羅斯巡洋艦“海軍上將號”(俄語:Генерал-Адмирал)下水,這是第一艘製造用來進行海上商業突襲的裝甲戰艦,被認為是歷史上第一艘裝甲巡洋艦。該艦採用一臺立式複合蒸汽機,最高速度約為12.3節(22.8公里/小時)且煤炭消耗高;水線裝甲帶厚度達102-152毫米,水線上部裝甲帶為127毫米,裝甲甲板為13毫米。由於裝甲帶太厚重,使得船隻位於吃水線以下而限制了它的性能。但由於他是鐵殼,所以比木殼的更耐用。可實際上它和其姊妹艦“愛丁堡公爵號”(俄語:Герцог-Эдинбургский)並不真正適合巡洋艦的角色。然而,一旦發生戰爭,這些艦隻可以對英國海上商業貿易構成新的威脅。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作為回應,1873年英國開始建造“香農號”(HMS Shannon)裝甲巡洋艦。“香農號”於1875年11月11日下水,1877年9月17日服役。香農號6-9英寸(150-230毫米,尾部為6英寸)的鍛鐵裝甲帶比俄國人的要厚;該艦採用燃煤萊爾德複合臥式蒸汽機,最高速度12.25節(23公里/小時)。但是,英國皇家海軍對該艦還是不滿意,因為它的速度還是太慢了,也終究無法成為真正合格的巡洋艦。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防護巡洋艦的崛起

防護巡洋艦(protected cruiser)是十九世紀後期出現的一種巡洋艦,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船體設有平式或穹頂式的裝甲板以保護機器不被炮彈碎片擊傷。防護巡洋艦類似於裝甲巡洋艦,在其船體兩側也有裝甲帶。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防護巡洋艦之所以受到重視,主要是因為穿甲彈的威力越來越大,如果裝甲加厚又會大幅增加船艦自身重量,除非是大型艦船,不然根本沒辦法負擔更多的裝甲,對需要高航速的巡洋艦而言更是困難。因此就提出了一種折衷方案——防護巡洋艦。

防護巡洋艦隻對船上的一些重要設施,比如輪機、武器裝備和指揮塔進行防護,其他部位不加裝甲以減輕船隻重量。其中輪機部分採用穹型,船的傾斜側面可以很好的防禦直射炮彈。另外還利用作為燃料的煤堆充當輔助防禦裝甲。煤比較不易燃燒,位於穹甲上方的煤倉庫可以彌補部分防禦上的缺失。

具有突破性設計的防護巡洋艦是由英國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設計製造的智利巡洋艦“埃絲梅拉達”號(Esmeralda),埃絲梅拉達號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防護巡洋艦。它憑藉其出眾的速度和防護能力而聞名,由此開創了一個真正全新的艦種。1894年該艦被日本帝國海軍購入,並命名為和泉號防護巡洋艦。

“埃絲梅拉達號”動力採用了兩臺臥式兩段膨脹往復式蒸汽機,最高速度達18.3節(34公里/小時);並配備了兩門10英寸(254毫米)和六門6英寸(152毫米)火炮;甲板水平裝甲12毫米,甲板傾斜部分的裝甲25毫米。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法國海軍相當看重防護巡洋艦,因為這種巡洋艦很符合法國海軍綠水學派的戰略理論。但俄羅斯卻偏愛裝甲巡洋艦,十年中,俄羅斯海軍建造了四艘裝甲巡洋艦,一艘防護巡洋艦,且全都是帶帆的大型船。

到了1910年,裝甲板的質量開始提高,蒸汽渦輪發動機比以前的

往復式發動機更輕便,功能更強大。軍艦也開始使用燃油鍋爐。油料容易燃燒不能象煤那樣充當防禦設施用,因此防護巡洋艦便遭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裝有舷側裝甲的輕型巡洋艦以及後來發展的重型巡洋艦

輕型巡洋艦(英語:light cruiser)是裝甲巡洋艦的一種,該術語是“輕型裝甲巡洋艦”(light armored cruiser)一詞的縮寫。它一般指排水量、裝甲和火力等方面優於驅逐艦但遜於重型巡洋艦的一類艦,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受《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下所出現的艦種分類。一般來說,輕巡洋艦裝備比驅逐艦略強(或同等)口徑的主炮,並作為驅逐艦隊領艦,承擔打擊水面小型艦與殖民地巡邏任務等。

1911年,英國建成了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輕型巡洋艦“阿瑞塞莎級“(Arethusa-class),中文維基百科上將其譯為”林仙級“輕巡洋艦。該級艦共建造了八艘:林仙號、極光號、伽拉忒亞號、善變號、佩涅羅珀號、輝騰號、保皇黨號、毫不畏懼號。

2017年9月26日,秘魯海軍BAP格勞海軍上將(CLM-81)退役,該艦是世界上最後一艘退役的輕型巡洋艦。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重型巡洋艦(Heavy Cruiser)或大型巡洋艦,是巡洋艦的一種類型。是一種設計用於遠程作戰、高航速的海軍戰艦,通常配備口徑約8英寸(203毫米)的海軍艦炮,其設計參數必須遵守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和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的規定。重型巡洋艦是傳承了1915年至20世紀50年代早期船舶設計的一部分,但“重型巡洋艦”一詞直到1930年才正式啟用。

重型巡洋艦就是由輕型巡洋艦直接發展而來,而不是以前的裝甲巡洋艦。它一般是指在火力和裝甲方面強於輕巡洋艦但遜於戰列艦的艦隻,但造價遠低於戰列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重型巡洋艦的發展達到了頂峰。重型巡洋艦的作用與裝甲巡洋艦有根本的區別,它們打擊的目標是其他巡洋艦和較小的艦艇。重型巡洋艦動力通常採用的是燃油蒸汽渦輪,而裝甲巡洋艦採用的則是往復式蒸汽機。重型巡洋艦的速度要比裝甲巡洋艦快得多,而且高速航行的時間也比裝甲巡洋艦長得多,其航速可以與驅逐艦媲美。

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重型巡洋艦是1915年英國皇家海軍的“霍金斯級”(Hawkins-class)巡洋艦。1915年,為了保護遠洋商業貿易需要一種裝備重型武器以及遠程高速的大型巡洋艦。以前的大型巡洋艦是裝甲巡洋艦和防護巡洋艦,這些艦船由於採用的是往復式蒸汽機而被淘汰,並且被輕型巡洋艦所取代。霍金斯級巡洋艦是英國在已有的輕巡洋艦上加以改進而來,排水量為9750噸,裝備7門7.5英寸主炮,在當時被稱為“加強型輕巡洋艦”。該級艦共建造了五艘,第五艘也是最後一艘“

卡文迪許”號Cavendish)在建造時被改為航空母艦。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製造了最後一批重型巡洋艦。最大的重型巡洋艦是“阿拉斯加級”(Alaska-class)大型巡洋艦,被稱為“巡洋艦殺手”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戰列巡洋艦(英語:battlecruiser,又稱巡洋戰列艦)是20世紀上半葉的一種主力艦。戰列巡洋艦的排水量、尺寸、造價和裝備與戰列艦相似,但在形式和功能平衡屬性上略有不同。為了獲得更快的速度,戰列巡洋艦的發動機功率更高,但裝甲一般都比較薄,主炮炮組較輕。

世界上第一艘戰列巡洋艦為英國所建造,與同時代的“無畏艦”取代“前無畏艦”的戰列艦一樣,戰列巡洋艦是在“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戰列巡洋艦設計目的是要超越任何有類似武器裝備的艦隻,並利用自身高航速優勢去追擊速度較慢較老的裝甲巡洋艦,同時利用戰列艦級別的重炮火力去摧毀它們。另外避免與強大的、裝甲厚重但速度較慢的戰列艦作戰。隨著越來越多的戰列巡洋艦被建造,實戰中,大多數情況下戰列巡洋艦與裝甲防護較好的戰列艦共同作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上有英國、德國、奧斯曼帝國、澳大利亞和日本海軍建造了戰列巡洋艦。尤其是在福克蘭群島海戰和北海的幾次小規模突襲和衝突中,特別是史上最大規模的主力艦海戰“日德蘭海戰”,戰列巡洋艦作為主力艦參加戰鬥。但結果卻是,在日德蘭海戰中,英國的戰列巡洋艦損失慘重,其糟糕的裝甲防護難以承受大口徑艦炮的打擊。英國皇家海軍上將

大衛·理查德·比蒂(David Richard Beatty)無奈的看著自己的戰列巡洋艦一個接一個地爆炸。後來他嘆道:“今天我們的戰列艦似乎出了什麼問題。”這句話是典型的英式無可奈何,他的戰列巡洋艦隊約3000名官兵遇難。這就足以證明,這些既非戰列艦也非巡洋艦的船隻確實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裝甲防護方面。

戰列巡洋艦如果想同時擁有高航速、強大的火力、厚重的防護裝甲這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在這三大要素中只能求得兩項,必定要犧牲一項,最後只能捨棄重型裝甲。這也是戰列巡洋艦所謂脆弱的根本原因!日德蘭海戰中,海軍上將大衛·理查德·比蒂的戰列巡洋艦隊中有三艘戰列巡洋艦被德國擊沉,它們是:HMS Indefatigable(不朽號) HMS Queen Mary(瑪麗皇后號)HMS Invincible(無敵號)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高速戰列艦。二戰結束後,各國在主力艦的設計上得到了發展,戰列艦的速度變得更快,戰列巡洋艦的裝甲變得更重,戰列巡洋艦與“高速戰列艦”之間的區別變得模糊不清。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一類主力艦,只有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繼續保留了“戰列巡洋艦”。而日本則把服役的戰列巡洋艦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並重新定類為“高速戰列艦”。

“高速戰列艦”是一種在設計上以不犧牲裝甲防護或火力為前提儘可能提高航行速度的一類戰列艦。但是,“高速戰列艦”這個類別從未被任何國家的海軍正式採納。在很多國家官方文件中“高速戰列艦”與傳統戰列艦沒有任何區別。因此,即使在現代,也未將“高速戰列艦”作為一種獨立的艦種分類,而最多隻是一種非正式的稱謂。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HMS Hood(胡德號)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該艦以18世紀皇家海軍上將塞繆爾·胡德(Samuel Hood)的名字命名。在汲取了日德蘭海戰的經驗教訓後,該艦在建造過程中進行了改進,水線裝甲帶厚度增加了50%,甲板裝甲也更重,並且彈藥庫的防護也得到了改進,可防止彈藥被擊中後爆炸燃燒。理論上它將戰列艦的重火力和裝甲與巡洋艦的高速度結合在一起,因此有些人稱其為“高速戰列艦”。

胡德號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艦之一,在其服役的20多年裡,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軍艦,同時也是英國皇家海軍的象徵與驕傲,並被稱為“The Mighty Hood”(非凡的胡德)!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列巡洋艦再次被投入使用,但只有一艘倖存到最後,就是英國聲望級戰列巡洋艦(Renown-class battlecruiser)HMS Renown(聲望號)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冷戰後,蘇聯基洛夫級的大型導彈巡洋艦也被稱為“戰列巡洋艦”。基洛夫級蘇聯指定為“項目1144 Орлан(海鷹)”,是前蘇聯海軍和現俄羅斯海軍的大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是世界上僅次於航空母艦以及兩棲攻擊艦的最大和最重的水面戰艦,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排水量超過兩萬噸級的現役核動力巡洋艦,號稱“武庫艦”。蘇聯船型分類歸為“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由於它們的尺寸和外觀特性,西方國家的防務評論員經常把它稱為“戰列巡洋艦”。基洛夫級將成為世界上最後一級現役戰列巡洋艦,基洛夫級目前共有4艘,分別是:

  • 基洛夫號(蘇聯解體後更名為“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
  • 伏龍芝號(1991年更名為“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
  • 加里寧號(後更名為“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
  • 尤里·安德羅波夫號(1996年被重新命名為“彼得大帝號”)

第5艦“捷爾任斯基號”建造遭遇延遲。後艦名改為“十月革命”號,隨後又改為“庫茲涅佐夫蘇聯海軍元帥”號,可最終還是沒有建成而被廢棄。

什麼是戰列艦,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高速戰列艦?

目前“納希莫夫海上軍將號”正在北方造船廠接受現代化升級改裝,預計2022年重新開始服役。“彼得大帝號”將在“納希莫夫海上軍將號”改裝完成後於2022年進行現代化升級。原“基洛夫號”和“伏龍芝號”計劃於2021年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