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幫扶貧困勞動力就業

摘要:   春回大地,天氣晴好,潁州區三合鎮胡廟居委會村民王子英和老伴忙碌起來,把企業送來的拉簧勾到傘骨上,只要重複這道簡單的工序,一天能夠加工四五十斤傘架,一個月可增收近2000元。    今年78歲的王子英和老 ...

  春回大地,天氣晴好,潁州區三合鎮胡廟居委會村民王子英和老伴忙碌起來,把企業送來的拉簧勾到傘骨上,只要重複這道簡單的工序,一天能夠加工四五十斤傘架,一個月可增收近2000元。

  

  今年78歲的王子英和老伴都患有心腦血管慢性病,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後,老兩口雖然得到了許多政策上的照顧,可還是想自食其力。“俺們年紀大了,重活幹不了,輕活還幹得動。空閒時間在家動動手,也能掙點錢,生活上沒啥負擔了。”

  

  記者瞭解到,疫情發生以來,三合鎮社保所工作人員對轄區貧困勞動力就業情況全面摸排,並對接企業為他們精準推薦就業崗位,王子英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他和老伴都在當地就業扶貧基地阜陽雨昊傘業有限公司工作。

  

  “我們在年前就購入了大量原材料,受疫情影響,直到2月20日才正式復工。”雨昊傘業負責人張德勇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鎮村瞭解到許多貧困勞動力不方便返崗,與企業取得聯繫。經過摸排、登記和健康檢查等相關程序,雨昊傘業吸納了政府推薦的20餘名貧困戶,免費為他們配備設備、培訓技能、配送原料,讓他們在家中加工,實現居家就業。

  

  目前,雨昊傘業已經吸納60餘名貧困戶就業。政府的貼心服務,不僅幫助貧困戶找到了工作,也緩解了企業用工緊缺問題。

  

  “疫情的發生,對貧困勞動力就業造成一定程度影響。為了讓貧困勞動力盡快返崗,減少因疫情造成的收入損失,我們聯合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潁州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一方面安排各鎮村開展摸排工作,摸清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態和需求;另一方面編髮企業用工指南,主動為貧困勞動力就業搭建橋樑,將就業崗位送到他們手中。截至3月16日,該區共摸排有就業意願貧困勞動力12394人,目前12153人已實現就業,就業率達98.05%。

  

  潁州區的幫扶成效,只是我市精準實施貧困勞動力就業幫扶增收行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市聚焦近10萬名春節期間市外返鄉未返崗等貧困勞動力、2.47萬名未脫貧人口中貧困勞動力及1360多名湖北地區返鄉未返崗貧困勞動力,深入實施“四幫四促”措施,全力做好就業幫扶工作。

  

  近期以來,全市各地貧困勞動力收到了由市人社局、市扶貧開發局聯合彙編的《阜陽市貧困勞動者就業服務指南》,涵蓋阜陽經開區、阜合產業園區以及阜城三區適合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崗位信息約7500個,各縣市2.4萬多個以及在長三角等我市務工人員集中區域精選出的就業崗位近6萬個,幫助返鄉未返崗貧困勞動力找到適合崗位。

  

  “我們一方面組織各地以村(居)為單位,全面摸排貧困勞動力返崗計劃、就業意願、技能培訓需求等情況,分別建立需求清單和幫扶臺賬,做到‘一戶一計劃、一人一措施’。另一方面,組織鎮村幹部、幫扶責任人、駐村工作隊員和扶貧專幹,將就業指南按戶送到未就業貧困勞動力手中,向其精準推薦就業崗位。”市人社局局長桂超告訴記者,為確保精準施策,各地還安排專人包保聯繫,按照“一包一”“一包多”的方式,建立貧困勞動力返崗就業分類包保責任制度。針對貧困勞動力不同的就業需求,逐人制定並落實就業幫扶計劃,確保把就業崗位信息宣傳到人、把就業幫扶政策落實到人。

  

  與此同時,各地還著力推動帶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扶貧車間復產,落實貧困勞動力就業激勵政策,加大轉移就業、就近就業、援企穩崗等政策支持力度。著力開發環衛保潔、防疫消殺、防控宣傳等公益崗位,促進貧困勞動者靈活就業。截至3月16日,全市有就業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率達77.9%,其中春節期間返鄉未返崗的15.9萬貧困勞動力已實現就業14.2萬,就業率為8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