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胃糜爛、胃潰瘍、胃癌病史或家族史的幽門螺桿菌患者,建議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故事發生在500年前大明王朝,錦衣“胃”帶頭大哥接到舉報密函,闡述了錦衣“胃”隊伍內部已遭受幽門螺桿“君”滲透,腐敗、造反等不良思緒已在隊伍內部滋生,部分錦衣“胃”成員已出現冤假錯案、抗拒執行命令、行賄受賄等“消化不良”症狀。為了制止事態繼續惡化,為了讓朱家皇室統治能長治久安,一場聯合皇帝、錦衣“胃”上下、各級政府官員以及大眾百姓的“四聯”專項整治行動秉著“老虎、蒼蠅一起抓”的原則轟轟烈烈地開展,由於上下一心,行動效果奇好,一個月時間已抓獲所有幽門螺桿“君”,並打入天牢,聽候審判。


讓時間向前滾動500年回到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幽門螺桿“君”驚天案件的來龍去脈。


因為胃液具有強酸性,早期人們都認為沒有細菌能在極酸的胃液中生存,正如錦衣“胃”隊伍都是鐵漢,很難受到間諜入侵一樣。但是幽門螺桿“君”這個敵人十分狡猾,而且它的身體具有螺旋狀結構,能利用自身身體的特性鑽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寄生在粘黏液中靠近胃黏膜上皮的相對中性的環境中。正如幽門螺桿“君”間諜利用錦衣“胃”隊伍的人性弱點乘虛而入,即表面看起來極其幹強,但內心深處仍保留著對金錢、權力的貪婪。


接下來我們查閱了幽門螺桿“君”的個人檔案。


1875年,德國的解剖學家發現了胃黏膜有螺旋樣細菌存在,他們試圖分離培養這種細菌,可惜沒能體外培養成功,慢慢的就被人們淡忘了。


1893年,意大利的Giulio Bizzozero博士也觀察到胃黏膜表面有一種螺旋狀的細菌存在,可惜,他沒有更進一步研究它。


1899年,波蘭的Walery Jaworski從胃液中發現了螺旋狀細菌,並稱之為小皺弧菌。他猜測這個細菌可能是胃炎的致病因。這是世界第一個提出此學說的人。此說甚至被收進當時的胃病手冊。遺憾的是,他是用波蘭語發表的文章,沒引起足夠重視。


20世紀的早期,世界各地的醫生或學者陸陸續續發現了胃黏膜表面的這個螺旋狀的細菌。但是1954年,美國的PALMER博士檢查了1180個胃病患者的胃黏膜標本後,沒有發現可靠證據顯示這種細菌的存在。這篇文章發表在著名的Gastroenterology雜誌上,給幽門螺桿菌的研究潑了當頭一瓢冷水。


1975,年STEER博士發表在臨床病理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第一次用電子顯微鏡觀察到了胃黏膜中的這種螺旋狀細菌的存在。


1979年,澳大利亞42歲的病理學家Robin Warren在病理標本中看到了這個細菌,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81年,他邀請當年只有30歲的年輕的澳大利亞內科醫生Barry Marshall合作。


1984年,Marshall和Warren在柳葉刀雜誌上發表了那篇石破天驚的論文:“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患者胃部發現的不明彎曲桿菌”。


1989年,這個細菌被正式命名為幽門螺桿菌。


2005年,Marshall和Warren因為這一發現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緊接著我們來了解幽門螺桿菌的流行病學特點。


幽門螺旋桿菌在世界不同種族、不同地區的人群中均有感染,可以說是成年人中最廣泛的慢性細菌性感染。總的趨勢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發展中國家約為80%,發達國家約為40%,男性略高於女性。我國的感染年齡早於發達國家20年左右,20歲-40歲感染率為45.4%-63.6%,70歲以上高達78.9%,平均感染率約為50%。另外,我國北方地區的感染率高於南方地區。在最新的東京消化年會上,已經將幽門螺桿菌胃炎定義為一種傳染性疾病,會引起腹痛、腹脹、噯氣等消化不良症狀,長期感染者罹患胃癌概率更高。


目前臨床應用檢測幽門螺桿菌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胃鏡活檢行快速尿素酶試驗,一是通過14或13碳呼氣試驗。


針對有消化不良、胃糜爛、胃潰瘍、胃癌病史或者家族史的幽門螺桿菌現症感染患者,建議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案的成分包括兩大類,一類是以抗生素為主,輔加抑酸劑(鉍劑);一類是質子泵抑制劑。常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常用的質子泵抑制劑有奧美拉唑、埃索美啦唑、艾普拉唑等。治療方案的選擇原則是:①採用聯合用藥方法,如國際上普遍採用的三聯療法或四聯療法;②堅持服藥,抗生素服用時間為7-14天,質子泵抑制劑服藥時間為1個月。


幽門螺桿菌雖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但是可以治癒的。健康生活從我做起,發現不適及時就醫,讓幽門螺桿“君”滾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