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魏碑開創書界嶄新氣象】 ~馮勃源

《董氏魏碑開創書界嶄新氣象》 泱泱華夏,茫茫天宇,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厚重的書法藝術史。千百年的書法演變,記載著中華民族文明的進程,物轉星移,`朝代更迭,一代又一代書法史者延續著民族藝術的血脈之根。

  在這滾滾的歷史潮流中,記載著一個又一個華族優秀書者的名字,他們是王羲之、懷素、孫過庭、啟功、歐陽中石、沈鵬、張海、李鐸等。特別是在新千年歷史文化演變中出現的優秀書者董經斌,他數十年研究新體魏碑章法,努力探索,不懈追求,熔古鑄今,以一顆平常之心審視並呵護著自己的精神追求,終創《董氏魏碑》,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董經斌先生的書法渾厚一體,大氣天成,寓變化於整齊之中,藏奇崛於方平之內,皆極精彩。深層次的講,他的新體融魏體、行書於一爐,既保留了用筆方中有圓、圓中寓方,結字茂密洞達、跌宕起伏之魏體主要特徵,又賦予了其靈動多姿、剛柔相濟的新生命特徵,讓人前所未見、耳目一新。

  四十餘載他獨鍾愛於魏體,筆耕不輟,潛心研討,才會有先生今日卓爾不凡的成績。在物慾橫流,世風浮躁的當下,先生出淤泥而不染,獨善其身,用盡全部身心俯臥於研習魏體書藝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先生之情志,著實讓人欽佩。

  董經斌先生的魏體書藝,出於張猛龍,鄭文公,此二碑乃魏體之泰山北斗。可先生在繼承其衣缽的基礎上,著重於創新,他認為只有創新才更具生命力,熔古鑄今才是立書法之道。評析董先生作品,其一是端莊大方,結構嚴謹,雅俗共賞,之二是在峻峭中見穩健,於渾樸中顯精妙,另外他的作品充滿正能量,嚴肅而端莊,代表著中國書法創作的主流方向,兼備著藝術性和實用性雙重功能。

  中國的藝術哲學向來重視“意內言外”雙向探索。既重求內,也重求外;既期盼內蘊深潛,又期盼高翔遠致,所期望的是要實現藝術的最大容納力和最大張延力,以求獲取更加豐富的表現功能。董先生深諳這一道理,所以他遍習諸帖,真草隸篆,四體皆能,讓你總能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雄渾宕逸,奇險巧妙,樸拙端莊,高古逸緻,可謂熔盡其態,美不勝收。

  董經斌先生的《董氏魏碑》書法繼承傳統理論,講究廟堂之風,注重氣勢神韻,追求高古老辣,突顯金石之氣。觀董先生書法藝術似有神來之筆,他下筆果斷,運筆巧絕,萬毫齊力,力貫筆端。他的書法精品如雕刻般大氣秀美,立體感尤強,似鬼斧神功,美感衝擊眼簾,震憾人心。

  董經斌先生的魏體書藝深藏著一個“逸”字,它是充溢於字裡行間的古韻。逸是一種雅逸之情,只有具有高雅逸緻的情愫,才能不為外界因素所困。要達到自我上升的境界,作品必須沒有塵垢煙火氣,董先生的書法精品正是如此,俊俏挺拔,如松柏居於高山。另有一點也凸顯“逸”,則是董先生的作品,一切從古法而來,雍容閒雅,有典有則。

  在他的眼裡,只有藝術,沒有世俗的虛名,溯洪流而上,於沃土中紮根,做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人。他紮根於基層,服務於群眾,講究的是傳統,深耕的是文化,從群眾中提煉昇華,做文化的創新者、服務者、傳承人。 2008年至今,他的書法作品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南京、鄭州等藝術館博物館參展60多次,受眾數十萬人,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提高人們的文化藝術修養,董經斌先生貢獻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書如其人,董經斌先生的作品小到細絲點微,大到筆構章法,無不體現出其氣質精神,表現著他書法的個性特徵,那是一種真正屬於他自己的書法語言。從精神層面看,先生的書法具有正、大氣象,具有顯著的陽剛之氣和雄強之美。 董先生認為,只有認真努力傳承好中華傳統文化,保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才無愧於子孫,無愧於祖國和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