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西域,伐契丹,四方来朝,北宋短暂辉煌的前三十年

通常来说,宋朝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积贫积弱,这当然是事实,甚至于宋代可以被看作中华文明内敛保守的起点。

但鲜为人知的是唐代尚武豪放的风气贯穿整个五代十国,在北宋初期并未消散。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来朝,北宋短暂辉煌的前三十年

至少在北宋立国的前三十年里,上至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仍然普遍抱有天下混一,重现汉唐盛况的远大理想。

这种理想并非仅停留在纸面,而是被北宋作为国策执行的。

一、蓝图

公元960年赵匡胤篡夺后周皇位,此时的大宋王朝虽是草创,但却大致继承了后周的雄厚基业。

鉴于北宋在国力方面已经和中原其他小朝廷拉开了巨大的差距,当时的有识之士几乎都看到了天下一统的前景。

自古以来,大一统王朝的宗藩关系通常都会在定鼎中原后逐步与周边势力接触建立。

但北宋不同,由于畏惧其强盛的国力宋太祖刚刚登基便出现了万国来朝盛况。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来朝,北宋短暂辉煌的前三十年

古代中国天下观

南唐、吴越这些中原小国自不必说,差不过北宋要啥就给啥,战战兢兢生怕哪天不小心就迎来灭顶之灾。

值得注意的是《宋史》上的两条记载:

“丙寅,三佛齐国来献方物。”

三佛齐即当时控制马来半岛的南洋大国,为朝贡居然跋山涉水跨过南方多个小朝廷,足见决心之大。

“女直国遣使朝献。”

女直即女真,也就是后来灭亡北宋的金国祖先,他们在辽国威慑之下仍然义无反顾的向中原进发。

这两个国家还只是文献记载中并不起眼的小小番邦,向北宋进贡的势力可以列出长长一串的名单。

沙州节度使、瓜州团练、回鹘可汗、吐蕃尚波于、高丽国、大食国等等。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来朝,北宋短暂辉煌的前三十年

万国来朝

除了契丹辽国,南至南洋、西至西域,北至辽东,汉唐全盛时期所囊括的疆域范围几乎全被惊动了。

这种朝贡并非是纯粹的面子工程,对地理位置离自己较近的藩属国北宋甚至是可以直接命令他们的。

宋太宗雍熙年间北伐辽国,下诏高丽国出兵配合,但当时高丽确实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无力与辽国交恶。

北宋宰相直接修文书威胁:

“宜亟守臣节,否则天兵东下,无以逃责。”

短短几个字,就把高丽举国上下吓得魂不附体,拼命解释来求得北宋原谅。

对于较远的番邦,雍熙北伐前夕宋太宗派遣王延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使西域,此次出行也是出尽了风头。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来朝,北宋短暂辉煌的前三十年

汉使出西域

王延德使节团沿途所过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回国后他将此次经历著成《王延德使高昌记》。

此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西域的地理、风土人情、势力分布等情况,其中最让人惊叹的是大唐的名号在当地仍有极强的号召力。

例如在高昌,唐太宗、唐玄宗的圣旨和诏令仍然保存完好,是当地统治者的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在更遥远的尹州甚至还有大唐孤军仍然在守卫疆土,将军自称陈氏,自开元年间镇守边疆已十几代人。

没有人怀疑北宋将继承大唐的法统成为又一个崛起的超级帝国,即便在遥远的边疆大家也对宋朝保持着敬畏。

王延德本人也颇有汉唐使者的风范。《宋史》记载当时辽国使者也跑到西域挑拨:

“汉使来觇视封域,将有异图,王当察之。”

听到这个消息,王延德很可能马上就想到了汉使班超,然后准备学习前辈精神直接把辽国使者全部干掉。

当然事情没干成,被当地国王阻止了,否则不知如何收场。

北宋初年竟有如此气象,朝廷对帝国的未来当然也要详细规划。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来朝,北宋短暂辉煌的前三十年

宋太宗年间的宰相曾向皇帝描绘的美好蓝图被记录在《续资治通鉴》中:

“契丹小敌,克日殄平。其奚、霫、渤海之国,各选重望亲嫡,封册为王。”

在北宋最初的规划中,辽国这个唯一能与自己竞争的对手早已不足为虑,当然出于各种考虑还是要必须予以消灭的。

在收复幽云十六州后,大宋帝国要吸取唐代扩张过度的教训,辽东以北的广阔区域将以藩属国的形式存在。

当然所谓的藩属国并不只是名义上的,大宋必须掌控其内政,所谓:

“召募三五万人教以骑射,隶于本州,兼得奚、霫、渤海以為外臣,乃守在四夷也。”

简单来说就是在当地建立以宋军为核心,各国军队为仆从军的军事体系。

至于广大的西域地区在解决辽国之后当然要纳入囊中,所谓复“汉唐旧疆”,王延德事实上就是先锋队伍。

在《宋史》中,这样的天下体系最终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华夷一统,守在四夷”。

二、隐忧

北宋建立之初如旭日东升般的地位并不是天下掉下来的,大家都不是傻子,国与国的交往武力是最底层的逻辑。

宋朝至少在赵匡胤时代还是武德充沛的,宋军的战斗力在中原的统一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所谓南唐、后蜀等地方强国在宋军的攻势下不堪一击,当然很多人认为这属于菜鸡互啄不能说明什么。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来朝,北宋短暂辉煌的前三十年

北宋灭后蜀、南平、武平

不过宋太祖年间宋军和北方强国辽军也进行了几次交锋,虽然目的仅仅是阻敌增援和战略防御。

但宋军确实做到了百战百胜,无往而不利。

比较重大的战役发生在宋太祖第二进攻北汉期间。

公元969年4月辽军两路出兵增援太原。

宋军将领韩重赟、何继筠在阻击战中大败辽军,并将斩获的首级传至太原城下示威,极大的打击了北汉军的士气。

更加辉煌的战役发生在公元971年,辽国出兵六万偷袭定州,慌乱间宋将田钦祚仅带领三千兵马迎敌。

然而在战斗中宋军全体将士骁勇善战,甚至敢于直接冲击敌方大军,最后的结果是辽军溃败仓皇撤退。

三千破六万,这种战绩即便在汉唐鼎盛时期也是极其罕见的。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来朝,北宋短暂辉煌的前三十年

至少在北宋开国初期,几乎没有人怀疑宋朝将在不远的未来将成为继唐朝后的又一个超级帝国。

然而赵匡胤的种种行为却表明他并没有这么自信。

开宝年间,就在大宋国力蒸蒸日上之时皇帝却打起了迁都洛阳的主意,理由很简单,开封无险可守。

这件大事最后虽然因为群臣的竭力反对而作罢,但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赵匡胤对此颇为担忧:

“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这句话在后世看来简直是最精准的预言,但放在当时的形势背景下是根本说不通的。

开封确实无险可守,但如果是汉唐这样的超级帝国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吗?

此时的北宋已经通过杯酒释兵权开始抑制武将势力,甚至制定了相当严密的管理制度。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来朝,北宋短暂辉煌的前三十年

臃肿的宋代军事指挥体系

关于宋代以文抑武的军事体系之前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总而言之当时将军外出打仗怎么打都得皇帝提前安排好。

三千破六万的定州之战确实辉煌,但也是赵匡胤在后方遥控指挥的,《续资治通鉴》还记载了皇帝叮嘱的迎战方针:

“敌众我寡,背城列阵,敌至即战,勿与追逐。”

赵匡胤本人行伍出身,指挥才能和战略思想当然是相当优秀的,因此就算捆住了将军的手脚也能获胜。

但等他百年之后呢?谁能保证接下来的每任皇帝都如此优秀?

赵匡胤很可能已经察觉到了自己军事改革带来的负面效应,大宋帝国的蓝图近在眼前却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来朝,北宋短暂辉煌的前三十年

这点在后来赵匡胤不明不白驾崩后很快得到了证明,宋太宗发动了两次北伐,从结果看当然全部遭遇了惨败。

但仔细翻阅史料就会发现宋军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在和辽军的硬拼中很少失败,却往往在应变、配合和后勤上出岔子。

三、崩盘

北宋超级帝国的形象彻底崩盘是在雍熙北伐之后,根据《宋史》记载此战后很多国家再也不来朝贡了。

从北宋建立开始算起此时正好过了二十八个年头,事实上军事方面赵匡胤直接继承了后周的底子,总体力量相当雄厚。

但再强大的力量如果没有补充的话迟早也会消耗殆尽,两次北伐,尤其是雍熙北伐宋军几乎精锐丧尽。

通西域,伐契丹,四方来朝,北宋短暂辉煌的前三十年

雍熙北伐

更要命的是赵匡胤建立的重文抑武官职制度让武将几乎没有出头之日,所以天下才俊都不愿意出任武职。

这种现象在北宋被称为“文不换武”,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的军事统帅必须由文官出任,而文官绝不愿意担任武职。

例如《宋史》曾记载赵匡胤有意让极具才能的辛仲甫担任武职,却遭到其本人的强烈反对:

“臣虽遇昌时,陛下止以武夫之艺试臣,一弧一矢,其谁不能。”

二十八年正好是一代人,当前辈或年老或战死,后辈无人继承其遗志,北宋军事力量的断崖式下跌也就无法避免了。

所以中原王朝从尚武走向懦弱,从开放走向内敛,我更愿意以雍熙北伐作为分界线。

因为此次战役成建制的葬送了大宋最后一批继承汉唐遗风的勇士,从此以后妥协求和的声音开始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参考资料:

《宋史》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延德使高昌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