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古城地勢為龜背形,呈“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城市格局

安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悠久歷史的第二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安陽古城位於安陽市中心位置,是安陽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可考資料,有 1600餘年的城市建設史,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分佈在古城各個位置。倉巷街街區、西大街街區和城隍廟-高閣寺街區是古城內的三片歷史文化街區,承載著古城最為核心的功能。

三片街區總面積約 1.06平方公里,佔古城總面積的 38%。在這三片歷史文化街區中共包含217處不可移動文物,佔總體比重的 85%,集中了安陽古城絕大部分歷史文化資源。

現今保存下來的安陽古城,主要格局源於明清時期,整體呈方形的規整格局城池格局,城內街巷佈局是遵循中國北方古城的典型特徵,城牆內有馬道,外有護城河。從古城整體結構性軸線看,南大街-中山街-北大街是貫穿古城南北的一條最主要軸線,該軸線南起鎮遠門,串聯鼓樓、鐘樓等多個節點,以古城北端的拱辰門作為收束,是統領全程的中軸線。

從功能佈局看,古城中公共服務、商業、居住多種功能散佈於各個位置,商業活動主要在南大街、北大街、西大街展開,形成古城特色商貿片區,附近伴有大量住宅,居住密度較大。從街巷看,古城街巷佈局成“片”字形均勻分佈,大小街道縱橫交錯分佈,形成城市骨架。

安陽古城地勢為龜背形,呈“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城市格局

安陽古城街巷空間格局特徵

安陽古城地勢呈龜背形,城內街巷佈局是遵循中國北方古城的典型特徵,城牆內有馬道,外有護城河。老城裡的街道巷陌,也如同今天的道路街巷一樣,是分等級的。與現代城市的繞城快速路、主幹道、次幹道、街坊支路、衚衕里巷道路分級系統相比,在往昔的安陽老城裡則呈現為街、巷、衚衕、府、夾道,因為古代的交通方式與今天相比有著天壤之別罷了。古代也有類似今天的城際幹道,叫做馳道、官道。

安陽古城街巷空間以北大街、中山街、南大街為中軸線,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整個道路佈局呈片字形,佈局嚴謹,層次分明。街巷的數目和名稱是伴隨著時光的推移而變幻的。歷史文獻記載,宋元至明代城內街道劃分為若干“裡坊”,老城街巷至清末已有 90 多條,見諸志書記載的有 59 條,“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城市格局已基本形成至於這個說法起源於何時,當始於民國年間,百姓口口相傳至今。

總觀彰德古城的構建設計,通過對《城脈·安陽》的解讀,發現古城街巷空間典型特徵“城牆以內築馬道,東西大街不相照,十八羅漢立街旁,丁字街口對神廟,王府門前多馬號”。安陽古城街巷空間典型特徵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主要軸線在古城正中

安陽老城的北大街、中山街、南大街縱貫南北,連通北門拱辰門與南門鎮遠門,是一條古老的商業街。但這條南北軸線並不在古城的正中,而是位於老城平面偏西的位置。

片、丁字路口居多,東西大街不相照

老城裡的東西大街不相照,中山西街正對的是鼓樓東街,而中山東街則偏南一些,與南大街形成丁字街口,因臨近彰德府署,這裡俗稱“府口兒”。此種街巷形態格局的形成與典故有關。據說,由於安陽古城地處黃河的舊河道,如果在建城時將東西兩門正對,這種通行無阻的道路格局會造成災害來臨時大水貫城而過,造成極大災害,而通過相錯少許則會對水流產生阻滯作用,黃河水怪就不會選擇光顧。

安陽古城地勢為龜背形,呈“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城市格局

古城街巷分佈和名稱極有特點

安陽古城內的主要街衢主要包含“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在空間分佈上,具有一定規律:“府”者多位於南北大街以東,即古城東部;“巷”者多位於南北大街以西,即古城西部。至於古城內“七十二胡同”則是指古城內的狹窄街巷和小夾道,其中一部分後來有了正式的街巷名稱,另一部分則由於過於短小狹窄且為盡端式,因而不再被作為獨立街巷。除此之外,古城內尚有“十八羅漢街”和“龍鳳街”的說法。

相傳,為維持古城安寧穩定,以南北大街未接,東西兩側各開設九個街巷,在每個街巷入口處設置一尊石雕羅漢巷,鎮壓街巷氣運,即為所傳“十八羅漢街”。至於“龍鳳街”指代的則是甜水井街和倉巷街兩條街巷,這兩條街巷內建築排布整齊,建築結構及質量好,從格局來講大多是二進、三進甚至不乏四進院落,形成地方特色“九門相照”式的豪宅大院,極具歷史意義。

安陽古城內留存的傳統民居建築,是中原地區傳統建築的典型代表,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安陽民居以灰色格調為主,建築風格為中國傳統臺梁式建築構架,青磚砌牆,灰瓦覆頂,硬山建築,一般不帶脊吻及脊飾,立面簡潔大方,給人一種莊嚴、厚重、寧靜、悠遠的感覺,以崔銑祠最為典型。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週週,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