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招股重演小米?港媒稱李嘉誠、劉鑾鴻入局,散戶興致寥寥

美團招股重演小米?港媒稱李嘉誠、劉鑾鴻入局,散戶興致寥寥


美團點評今日起公開招股。這隻港交所第二支“同股不同權” 股票似乎在重演其“前輩”小米在招股初期的故事:資本大佬和國際基金紛紛認購,但散戶看起來興致寥寥。

香港信報週五報道稱,市場消息稱,長和系資深顧問李嘉誠、利福國際主席劉鑾鴻、新世界發展執行副主席鄭志剛參與認購美團點評。

美團點評的國際配售情況也表現良好。香港媒體昨日引述市場消息人士稱,美團點評於9月4日中午前的國際配售已獲得足額認購,晚上有傳配售已獲數倍認購。

但散戶們的認購行動並不積極。信報在另一篇報道中稱,香港券商為美團點評IPO預留的保證金額度一直無人問津,尚未錄得任何預定。輝立證券、耀才證券等券商總計預留了大約840億港元的保證金額度。

信報認為,近期市況欠佳,且美團點評過去幾年持續虧損,這些都影響了散戶入市慾望。

若成功登陸港交所主板,美團點評將是繼小米集團之後港交所第二支“同股不同權” 股票,目標估值體量也與小米相當。該股可能成為今年香港市場集資額第三大的新股,僅次於中國鐵塔和小米。

重演小米的經歷?

回想美團點評的前輩小米集團,其在招股之初也曾遭散戶冷遇。

華爾街見聞之前提及,小米在啟動招股兩天時間內出現了富豪熱情、散戶冷淡的“冰火兩重天”局面:雖然有李嘉誠、馬雲、馬化騰等眾多超級富豪“站臺”,但散戶們在招股之初瘋搶閱文集團等新股的景象並未在小米身上重演。

當時,14家香港券商對小米IPO累計借出孖展(融資認購)97億港元,相當於超額認購3.06倍,而市場普遍預期最終超額認購5至10倍,凍資約240億港元。在6月25日公開招股首日,小米超額認購僅約0.9倍,是去年9月新經濟新股熱潮以來招股首日反應最淡的新股。更有港媒稱小米新股認購出現“抽飛”(取消認購)現象,金額約17億港元。

不過,小米IPO公開配售最終於香港收到10.35億股有效認購申請,超額認購約9.5倍。國際部分也獲得輕微超額認購,超額認購1.1倍。

相比之下,去年在港上市的數只新經濟股票如易鑫、眾安在線及雷蛇首日孖展額均超過100倍。

儘管散戶似乎興致寥寥,但機構較為青睞美團點評,該公司共引入5名基石投資者。大股東騰訊認購約31.40億港元,奧本海默基金Oppenheimer認購39.25億港元, 英資基金Lansdown認購23.55億港元,紐約投資基金 Darsana認購15.70億港元,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認購7.85億港元。

然而,在涉險度過認購階段之後,小米在上市之初表現相當慘淡。其在上市前一日的暗盤收盤較發行價折讓2.9%,場外暗盤價更跌超10%。在上市首日,小米開盤即告破發,報16.6港元,低於17港元招股價,收盤報16.8港元。

美團為何遇冷?

大市偏淡

今年以來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香港股市情緒偏淡,投資者對新經濟股票的盈利前景、估值及宏觀經濟均有疑慮。

恆生指數昨日失守27000點關口,距年內33484高點跌近20%,幾乎步入技術性熊市。

港股科技板塊尤為令人失望。“股王”騰訊控股的市值已跌破3萬億港元。年初至今,美圖跌近60%,中興通訊跌超50%,金山軟件、比亞迪電子均跌超45%,中芯國際、瑞聲科技、閱文集團、通達集團等均跌超30%。

太貴了?

21世紀經濟報道稱,多位接受採訪的市場人士都表示,美團點評此次首次公開發售(IPO)定價並不便宜。

“此前多隻內地新經濟股票在港股上市後表現欠佳,投資者心有餘悸。雖然美團確有一定吸引力,但定價偏貴,短期內我們可能不會買。”報道援引香港某資管機構基金經理的話稱。

華爾街見聞提及,美團點評-W(03690)將每股發行價定為60港元-72港元之間。每手100股,入場費7272.6港元,預期9月20日上市。公司發行4.8億股,其中95%為國際發售,5%為公開發售,另有不超過15%超額配股權。

美團招股重演小米?港媒稱李嘉誠、劉鑾鴻入局,散戶興致寥寥

然而,瑞銀(UBS)似乎頗為看好美團,其給美團最高達7460億元人民幣的估值,相當於其明年預測市盈率184.5倍,成為眾多港股新經濟企業中“最貴”的一家。相比之下,小米明年預測市盈率只有25.2倍,一向以高市盈率著稱的亞馬遜,明年預測市盈率也只有52.3倍。

主業前景不樂觀?

華爾街見聞之前就分析稱,美團的各項關鍵業務都面臨強敵的競爭。在外賣領域,美團與阿里巴巴集團支持的餓了麼競爭,在打車領域與滴滴出行競爭,在支付領域與其投資方騰訊控股公司競爭。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主管施斌稱,內地外賣行業競爭激烈,市場格局尚不明朗。阿里巴巴整合了旗下“餓了麼”和“口碑”,勢必在相關領域深度運作。

盈利能力欠佳?

外界對美團點評的盈利能力存在質疑。

財報顯示,2015年至2017年,美團點評營業收入分別實現40.2億元、129.9億元、339.3億元,淨虧損分別為105.2億、57.9億、189.9億元,經調整後虧損淨額分別為59億元、54億元、28.5億元。招股書更表明該公司在2018年及2019年全年會繼續錄得較大虧損。

儘管連年鉅虧,但美團點評的管理層迄今都沒有提出具體的扭虧措施,集團聯合創辦人、董事長兼行政總裁王興稱,公司短期內沒有拓展海外市場的計劃,會集中鞏固內地的餐飲外賣優勢。

美團點評首席財務官陳少暉只強調主業餐飲的財務狀況非常健康:“餐飲外賣與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是公司兩大主業,收入佔比分別約為60%、30%,其中餐飲外賣業務變現率不斷提升,無需額外投入,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受惠於高頻流量,毛利率超過90%。”

而華爾街見聞主編精選文章《牛骨美團》 則提到,美團點評以極大的持續性虧損進入一個極度分散的市場,通過O2O的整合在線上實現極高的交易規模,並嘗試告訴所有生態鏈夥伴,無論是潛在投資者還是生態鏈客戶,當其實現極大的規模效應後,能通過一個極低的營業利潤率實現百億人民幣淨利潤。超強的護城河加上超強的邊界擴張能力,賦予即將登陸公眾市場的美團點評一副”牛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