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毆”美團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羅贇│廣州報道

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等33個相關餐飲行業協會、商會發布了《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下稱“交涉函”),措辭強硬地指出美團外賣涉嫌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佣金費率)、強勢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等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

餐飲商家和外賣平臺本是合作共贏的上下游關係,但似乎相愛也註定相殺。疫情下餐飲行業陷入困境,依託服務商家的美團自然唇亡齒寒,也在財報中做出了一季度預虧的提示,這場紛爭背後折射的恰恰是各自尋求突圍的焦慮。

“群毆”美團

《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截圖

餐飲企業叫苦外賣平臺叫冤 佣金比例到底高不高?

中國烹飪協會在2月12日發佈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餐飲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報告》中指出,相較於去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

一場疫情使得餐飲行業直面生存危機,堂食受限,業務量斷崖式下跌,外賣成了很多企業的“救命稻草”,他們前所未有地依賴美團外賣等平臺。

美團研究院在2月對3.2萬家餐飲商戶進行調查顯示,目前營業的商戶中,53.6%外賣收入佔到營業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中高達42.9%的商戶外賣收入佔比超過70%。

當外賣成為餐飲商戶渡過此次疫情危機的重要抓手,外賣平臺又稱因疫情導致成本增加時,雙方矛盾就進一步激化。

在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發出交涉函後,4月13日美團外賣作出了回應,直言其商戶佣金的真實數字遠低於傳言和想象。美團外賣在回應公告中表示,2019年美團外賣8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在疫情期間為了幫助商家復工復產,美團外賣還啟動佣金返還計劃,針對經營情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商戶,按不低於3%—5%的比例返還外賣佣金,以廣東為例,目前返傭和活動補貼累計金額已超過1億元。

但隨後,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外賣專委會又向媒體發出交涉函,質疑美團外賣回應中的佣金費率數據:據海豐縣小餐飲行業協會反映,其正式成員商家166家中有約120家已上架美團外賣平臺,而在這約120家商戶裡,2019年無一家商戶的佣金抽成低於20%。此外,文件還提到,返傭並不能解決餐飲企業目前面臨的現金流困境。

據互聯網第三方數據機構DCCI發佈的《網絡外賣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19Q1)》,報告顯示,在2019年第一季度,美團外賣、餓了麼和餓了麼星選的市場份額分別為64.6%、25.5%和8.4%。

可以說,在市場佔有率上,美團外賣優勢明顯。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致美團外賣的聯名交涉函中稱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

“群毆”美團

正在等待顧客取餐的外賣小哥們 攝影:《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羅贇

這也被認為是美團外賣的佣金費率和經營限制等條款備受廣東餐飲企業關注的原因。

不止廣東,河北、重慶等地的餐飲商會也曾公開呼籲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外賣平臺減免佣金。中國烹飪協會2月12日發佈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顯示,91%的企業表示,平臺佣金費率並沒有優惠,甚至還有2%的企業表示,佣金費率有所提高。

雙方“論戰”的焦點似乎集中在了相對於外賣平臺提供的服務,佣金到底高不高?

廣東餐飲協會在交涉函中提到,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已經有幾百家餐飲企業投訴,美團外賣的壟斷和高佣金之舉讓餐飲商家不堪重負。

而美團外賣網站顯示,商戶在美團外賣開店不收取開店相關費用,當產生外賣訂單時會按照最終簽約的費率收取費用。以廣州市為例,美團配送的費率約3%至21%,若商戶選擇自己配送,則費率為5%至21%。餓了麼網站顯示,餓了麼產生訂單後會收取平臺服務費,選擇門店自行配送,費率約為每筆訂單金額的 5%至8%,選擇餓了麼配送則為每筆訂單金額的15%—25%。

“群毆”美團

美團外賣廣州地區資費查詢截圖 圖片來源:美團外賣網站

據記者瞭解,外賣平臺佣金由3項資費組成,分別為平臺使用費、技術服務費和配送服務費,其中,配送服務費(即外賣員的收入)佔到佣金的80%,這部分並非平臺獲得。美團外賣方面表示,佣金抽成比例的不同是根據商家選擇的配送服務來確定的,如果商家不選擇配送服務費而自行解決配送,幾乎所有商家傭金立刻可以減少到個位數,可能會低於5%。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餐飲企業與外賣平臺合作,可以攤薄部分房租和部分人工,從而增加利潤,但如果平臺扣點在20%左右或以上,基本上就沒有增量利潤空間了。

熊貓星廚創始人李海鵬認為,如今餐飲銷售額的20%被平臺收割,這是不合理的現象。監管部門應該對壟斷平臺進行管控,平臺的定價權不能掌握在平臺自己手裡,監管部門應該對佣金的比例形成一個管控。

矛盾焦點還在於“獨家經營”限制之爭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交涉函中還重點提及,疫情期間,外賣成了餐飲業唯一的營收來源,但美團外賣依舊強勢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否則就強制註銷、下架門店,這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和《電子商務法》關於禁止排除競爭的相關規定。

所謂“獨家經營”,是指外賣平臺要求商戶簽訂“獨家協議”,不與其他平臺合作,這是行業內多年來被詬病的重災區,交涉函中也提到,疫情發生前,餐飲企業對美團外賣是能忍則忍。

對此,《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在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上同時搜索超過10家不同體量餐飲品牌,它們均在兩家平臺上線,這與交涉函中提到的“獨家經營”不符。

不過,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稱,投訴的商家多數是小規模連鎖企業,大規模連鎖餐飲企業在多個平臺都有上線,很多企業還有自營私域流量池外賣業務,美團外賣對這類大型企業不敢限制,如真功夫、麥當勞、喜茶等,特別小的夫妻店或者外賣流量不大的企業,美團外賣方面可能覺得無關緊要,如沙縣小吃、蘭州拉麵等。

因而,受害較多的或是腰部企業。

廣州市一家餐飲企業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選擇美團外賣的“獨家經營”模式,佣金比例為16%,同時選擇和其他外賣平臺合作的話,佣金比例就會上升至20%以上。

中國法學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金瑞分析,根據《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只有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才會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如果平臺用更好的條件吸引商家入駐並獲得獨家授權,是具有正當理由的,這屬於正常的市場競爭行為。

而針對中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提到美團外賣涉及強制商戶“二選一”的行為,廣州金鵬律師事務所律師李久祿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若確實存在涉及“二選一”或者“多選一”行為,則是限定交易的行為表現。根據《反壟斷法》第十九條規定,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份額達到50%則被視為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當經營者被認定為具有市場支配地位,要求商家“二選一”的行為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嫌疑。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也表示,美團外賣這種具有排他性的“獨家條款”是違反《反壟斷法》的,這種做法最終導致平臺對商家掌控度越來越高,也讓消費者沒有太多的選擇權,對消費者的權益構成了侵害。

不止美團外賣被指“獨家經營”限制,其他外賣平臺同樣被曝出過有同樣問題,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表示,他們反對任何平臺採取“獨家限制”。

“群毆”美團

美團和餓了麼外賣小哥正在等顧客取餐 攝影:《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羅贇

疫情下“都很難”導致矛盾升級

據美團點評(03690.HK)財報顯示,2019年,該公司全年營收975億元,其中餐飲外賣業務營收548億元,同比增長43.8%,交易金額同比增長38.9%至3927億元。而根據財報,2015年至2019年期間,美團外賣業務整體佣金率從1.1%激增至12.6%,毛利率也同時飆升到18.7%。

前述海豐縣小餐飲行業協會向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提交的反映文件中也提到,美團自5年前進駐該縣,商戶佣金費率從4%上升至15%,到如今的小部分老字號商家達到20%,其他商家為23%。

外界分析,從起初的低佣金費率、高補貼吸引商戶入駐,到佣金費率的逐步遞增,美團外賣成功將市場佔有率優勢轉化為利潤優勢,在去年實現扭虧為盈。但按照廣東餐飲行業服務協會的說法,餐飲企業的利潤被攤薄。因而,在疫情這種“都很難”的特殊時期,雙方上演上下游反目戲碼。

廣東餐飲行業服務協會在交涉函中提到,若美團外賣繼續堅持原有做法,將逼迫廣大餐企不得不採取包括法律行動、扶持新平臺等措施對美團外賣進行反擊甚至拋棄。

而美團則在聲明中表示:商家、騎手、平臺從來就是一個唇齒相依的命運共同體。美團外賣從誕生以來,持續虧損五年,即便在剛剛盈虧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兩毛錢,佔收入的2%。

責編 | 陳棟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