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28歲凡人得道成仙后,信徒高達上億人的傳奇人生


—— 《遊湄洲媽祖廟》 ——

乘舟渡海登湄洲,三叩九跪拜媽祖,

天妃千年授敕封,統管海疆保平安!

晨曦陽光照古寺,前殿古建後堂新,

陪伴雙親了心願,天后慈悲賜安康!

— — — 金潤 原創

媽祖林默身世

媽祖天后,原名林默,出生於仕宦之家,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福建晉代晉安郡王林祿的二十二世孫女,祖父林孚,官居福建總管,當地的望族。媽祖父親林惟愨,母親王氏,二人多行善積德。其在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十三歲學道,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時二十八歲)羽化得道成仙。

媽祖天后一生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將近分娩,見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入室中,光輝奪目,香氣飄蕩,久久不散。又聽得四周隆隆作響,好似春雷轟鳴,地變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動,媽祖於是降生。

十三歲時,有一位老道士玄通經常往來她家,對她說:“你具仙性,應得渡入正道。”並授以“玄微秘法”,她依法修煉,均能領悟要旨,並能預知禍福。十六歲,窺井得符,神授符籙,“遂靈通變化”、“悟諸要典”;盡悉奧妙,對海上的氣候變化未卜先知。每逢風暴來臨之前,她便預告昭示鄉親,從而避免了很多海難。

年僅28歲凡人得道成仙后,信徒高達上億人的傳奇人生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媽祖時年二十八歲,媽祖於是告別諸姐,直上湄峰最高處,這時,只見湄峰頂上濃雲四合,一道白氣衝上天空,彷彿聽見天空有絲竹管絃奏起的仙樂聲,直徹雲天,彩虹輝映,媽祖乘長風駕祥雲,翱翔於蒼天皎日間,羽化得道登仙。

此後媽祖經常顯靈,鄉親們時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或盤坐於彩雲霧靄之間,或朱衣飛翔海上。常示夢顯聖,救人急難,護國佑民。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媽祖廟(道觀),祖廟於公元1023-1032年(天聖年間)擴建,虔誠敬奉,後人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元世祖制封媽祖為專職海神地位。

媽祖天后褒封

自北宋、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並列入國家祀典,最早褒封的是紹興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宋高宗封“靈惠夫人”,最晚的敕封的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大清文宗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從宋朝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從敕封封號及祭祀禮儀場所證明歸屬宗教為道教。

道教尊為“護國庇民明著妙靈照應宏仁普濟天后聖母太極元君”,“輔兜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居泉源水府。

年僅28歲凡人得道成仙后,信徒高達上億人的傳奇人生

媽祖天后信仰

自北宋開始,並受人建廟膜拜,復經宋高宗封為靈惠夫人,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從此媽祖道教信仰自福建傳播到浙江、廣東、臺灣、琉球、日本、東南亞(如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地,天津、上海、南京以及山東、遼寧等沿海地區均有建立天后宮或媽祖廟。

媽祖信仰的規模十分龐大,自宋以來直至清代,媽祖成了三大由國家祭典的神明(黃帝、孔子和媽祖)。由歷代國家祭祀的中國十五個媽祖宮為核心,每年八月初一祭直沽(天津)媽祖廟開始,由北而南,十月二十是祭湄洲廟;同月二十五祭泉州廟結束。眾人公認為泉州、湄洲二廟最重要。

全世界現有一億多媽祖的信徒。其中臺灣地區2300萬人口中有1700萬媽祖信徒,佔臺灣人口的 70% 以上。新加坡的媽祖信徒佔總人口數的70%,馬來西亞的華人人口占該國人口的重要比例而媽祖的信徒則佔了華僑人口的80% 以上。此外,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有很大數量的華人信徒。

年僅28歲凡人得道成仙后,信徒高達上億人的傳奇人生

傳說與顯靈

媽祖天后的傳說、顯靈故事眾多,明朝鄭和下西洋,清朝施琅將軍登陸臺灣都有媽祖顯靈相助之功績。

友情提示:

傳播佛教文化知識,

也是在弘揚佛教精神,

也是在傳道傳法,

同樣是功德無量、積福積德。

佛教人士廣泛積極傳播!

-收藏需謹慎 投資有風險 -

年僅28歲凡人得道成仙后,信徒高達上億人的傳奇人生

責任編輯: 林育榮

作者/編輯:金 潤

攝 影: 雅利安之

投 稿:

創作作品免費投稿發佈,收取原創作品一件留檔。

版 權:【原創】

獨家編輯發播,歡迎推薦轉載,版權歸屬【中國收藏家在線】。

參考文獻版權聲明:

  • [1] 媽祖信仰的民俗學思考.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 [引用日期2015-01-09]
  • [2] 王作安局長作客人民網強國論壇:加強管理,促進宗教和諧.國家宗教事務局網站 [引用日期2015-01-09]
  • [3] 海神天后與華僑南進.新華網 [引用日期2014-10-22]
  • [4] 百度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