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勤學習,強鍛鍊,

品德高尚素質精,

中華復興為己任,

兩個百年建奇功,

五星紅旗高高舉,

崛起騰飛中國龍。

在北京天橋地區有一支非常亮眼的少兒藝術團隊,他們走社區、下工地、進軍營、慰問敬老院、深入機關學校,活躍在基層。

他們平均每年要參加各種類型的演出50餘場,服務群眾多達上萬人次。他們用傳統的民俗藝術形式,謳歌時代風貌,頌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這支隊伍就是毛眾老師創辦的天橋少兒民俗藝術團。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以民俗傳承為己任

毛眾老師出身在文藝世家,父母都是天橋老藝人,自己也從事了大半輩子這個行當。他愛天橋,愛天橋寶貴的民俗藝術。他懷揣一個夢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要把天橋的民俗文化傳承下去。

用他自己的話說:絕不能眼看著這些老一輩遺留下來的寶貝玩意兒在我們手上出現斷層。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2011年11月,身為志願者的他帶頭組建了天橋地區的第一支居民曲藝隊,純草根、純業餘、百姓演、演百姓、百姓看。

當時條件非常艱苦,一缺經費,二無場地,而他們全不在意。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在毛眾老師的帶領下,他們克服種種困難,高舉“愛心·公益·正能”的大旗,為居民群眾獻上一個個膾炙人口、短小精悍的曲藝說唱節目。

無論酷暑嚴寒,無論颳風下雨,只要群眾需要,他們就會義無反顧地出現在文化惠民的舞臺之上。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不拿一分錢報酬,不講任何條件,最多時一年要演出180餘場次,他們的足跡遍佈北京市各個區縣,成為拓展天橋文化品牌的生力軍,受到社會各界和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為民藝人才嘔心瀝血

2015年,在天橋街道工委和辦事處的大力扶持下,正式成立了“毛眾文化工作室”,毛眾老師亦成為天橋地區文化推廣的領軍人物。

地位的變化,帶來了新的使命和責任,傳承民俗優秀文化的任務擔在雙肩。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他說,傳承重在培育下一代,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靠的就是這個。於是,他和他的團隊幾經策劃,創辦起天橋地區第一個公益性的少兒民俗藝術培訓班。

為了這個藝術培訓班,毛眾老師可謂是嘔心瀝血,付出了全部的精力。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他要親自編寫教材,親自口傳身教,還要為孩子們頑皮淘氣的天性制定適合他們的授課形式。

面對50餘個小的剛滿6歲大的不足12歲的娃娃,這個吵,那個鬧,一天下來頭都要炸了。

他不無自嘲地感觸道:這“孩子王”可真是不好當啊!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可是說歸說、做歸做,毛眾老師全然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他敞開愛的閘門,與孩子們溝通、交流、先做朋友,整天像個老頑童一樣與孩子們打成一片。

慢慢的,孩子們喜愛上這個老爺爺,喜愛上毛老師上的課,更喜愛上民俗藝術那超強的魅力。

不到9歲的小姑年馬恩來就是培訓班裡的一個,她聰明伶俐,活潑好動,家裡的條件也比較優越。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在毛老師的細心引導下,小恩來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克服掉任性的習慣,不僅在西城區少兒詩歌朗誦大賽上榮獲特等獎,還被學校推送到北京市參加“新時代好少年”的評選。

傳藝不忘育人,做事先學做人

毛老師的公益培訓班有一個既定的模式,每當獲獎之時,全體同學必邀家長登臺,面向家長鞠躬並將獎狀先送給爸爸媽媽。

雖是一個簡單的舉動,卻教育孩子們懂得感恩,懂得孝道,懂得分享。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毛老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學習上嚴格要求,一絲不苟;生活上無微不至,倍加愛護。

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之中,與毛老師的感情日益加深。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孩子們經常在課間,為毛老師捶捶背,揉揉肩。毛老師經常說,不用。卻抵不住孩子們執意要為他做點事。

孩子們還經常趁毛老師沒來,在他桌上放上零食、水果,還有自己做的小手工,雖然稍顯幼稚,可毛老師卻能感覺無比溫暖。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因為他知道,那份情意就是最好的禮物。


“老土”藝術重煥生機,北京天橋這個“孩子王”,年過七十仍不“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