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保險經紀一年,我的焦慮被治癒了

一、媽媽患癌離世

2017年3月,我的媽媽確診為直腸癌中晚期。

經歷過一年八個月的抗癌之路,在2018年11月離開了我們。媽媽走的那一天,剛好是我的女兒出生100天。生了孩子,媽媽生病離世,我意識到人生的風險,加上產後的因素,我非常焦慮。

像所有的癌症患者家屬一樣,確診之初,我在想能不能給媽媽再買什麼保險呢?問了所有公司的代理人,都說不可能了。但疾病的恐懼一直留在我的心裡(在這之前,我還經歷了70多歲的外公腦梗,外婆做了心臟搭橋手術,我爸輕微腦中風,到了一定的年紀,疾病是必然)。

在媽媽去世後的一年內,我都在瞭解保險,我要給全家買保險。

但是,保險有很多種,哪種有用?還是全部要買?

買哪家?有什麼區別?

買多少錢的?貴了費用壓力大,少的夠用嗎?

在育兒,上班,和了解保險之間,焦頭爛額,沒有頭緒。

二、產後復工,職場邊緣化

女兒18年8月出生,出了月子,因為母乳,女兒和我一起往返江西和廣州。辦完媽媽後事的十天後,我恢復上班了。

人事主管問我哺乳假怎麼休。是晚去公司一小時,還是早一個小時下班?

我選擇了早一小時下班,同時,這也意味著原來的副總監職位跟我沒關係了。

如果選擇晚去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可以通過下班後的加班彌補回來。

在公司還不知道將我怎麼安排的時候。我主動選擇了公司新的業務板塊,收入也降到了產前的30%,我想著在新的業務板塊積累經驗,拿到生育補貼再做打算。


三、入手第三套房,家公生病住院

孩子出生後,家公家婆來廣州帶孩子,跟我們一起生活。由於我們住在樓梯樓的頂樓,老人家抱著孩子上上下下太費勁了,我們萌生了換電梯樓的想法。並在19年的6月份交了定金,首付三成,分3次支付。

我和老公出了三分之一的首付,房貸我老公還。我們要承擔的房貸在原來的基礎上翻了一倍。

我算了一下,除了房貸和日常開支,我們很難再攢下餘錢了。

巨大的壓力撲面而來,我的焦慮也像個氣球,越來越大。

交完第一期定金後,家公和家婆帶著孩子回去籌剩餘的首付,(老家有兩個鋪子出租)。9月,第二期首付交付日期前,他們回到廣州。

在回到廣州的一週內,家公感覺胃不舒服,去醫院看了醫生後醫生建議住院。馬上要交第二筆首付,住院肯定要花一筆錢,家公死活不肯去。好說歹說住進醫院,不到三四天就要求出院。

四、保險經紀,治癒焦慮

老人生病,刺痛了我的焦慮氣球。老人年紀大了,有點病痛很正常的,不想再因為錢讓老人不敢看病,也不想讓自己和老公面對老人看病的醫療費用時,愁眉苦臉。這樣的情況在我媽媽生病的時候經歷過一次,我不想再次陷入那種境地。

對於買保險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我在網上找到明亞保險經紀的帖子,看到他們招募保險經紀人,我想去潛伏一段時間,搞懂買保險的邏輯,把全家的保險給買了。

為了防止被騙,我去明亞保險經紀廣東分公司考察,是真公司!我的主管讓我回家考慮,並且和老公商量。我把我的想法跟老公一說,老公並不贊成。因為在當時我們經濟很緊張的情況下,買齊全家的保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另外對於保險的作用,老公並不是很瞭解。

在這種情況下,我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參加了明亞保險經紀的新人班,參加相關考試取得保險經紀的執業證,並且開了工號。半個的學習和培訓我基本掌握保障類保險配置的原則。

結合每個月的收支盈餘,先把老公和我的重疾險、壽險、醫療險和壽險配齊,然後是老人的意外險和防癌險(老人因為體況買不了醫療險),孩子的重疾險,意外險和醫療險。

至此,我的焦慮被徹底治癒了。

我大部分的焦慮都來自於錢。因為房貸支出太大了,我們存不下錢,所以我擔心老人生病沒錢治療,小孩兒生病沒有錢治療。擔心家庭的經濟支柱,我的老公如果因為疾病或者意外而中斷了收入的話,我支撐不起房貸,我們要賣房。

房子是我們奮鬥多年才掙下的,裡面甚至有父母的養老本,我不想失去。但是當配置齊了保險之後,這些風險都可以通過保險來轉移,雖然我們的現狀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我終於不那麼焦慮了。

保險不僅治癒了我眼前的焦慮,還緩解了我長遠的危機感。我和老公都30出頭,都是在企業打工,不知道未來的經濟形勢,還有眼見就要到來的中年危機,當我們老了,沒有現在的收入怎麼辦?我們的養老生活怎麼辦,只靠國家的養老金肯定是不夠的。潛伏明亞的這段期間,我瞭解到年金險,和終身壽險,可以10年20年繳費,鎖定利益,終身複利,非常適合我這種保本求穩的人。

在給家裡配置保險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明亞的文化和團隊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加上對保險經紀的瞭解和認識,我決定放棄此前在醫美行業的積累,辭職轉行做保險經紀。

五、入行半年,親歷理賠

轉做保險經紀後,剛好身邊的朋友需要配置保險,也陸陸續續成交了一些客戶,還有不少的轉介紹。這時沒有想過什麼時候會經歷理賠。

然而,理賠來的就是那麼突然。2020年5月,正是廣州雨多的季節,家公在小區摔了一跤。導致鼻骨骨折,鼻中膈骨折,下唇撕裂,身體多處淤青。前後後十天,門診急診和鼻中膈矯正手術+複查,總計花費12000多,意外險報銷1萬,住院津貼一天100元。自費部分大概一千塊。我買的意外險是0免賠,100%賠付,不限社保外用藥的。只是家公年紀大,我選的這款意外險只能選擇基礎版,包含1萬額度的意外醫療。

整個的理賠過程特別順利,就是公眾號申請理賠,上傳資料,快遞費用發票,發票簽收後的第三天,理賠款就到賬了。

意外險報銷下來後,我在心裡慶幸:幸虧買了保險,不然這一萬多不都得自己掏,這一萬多估計要攢半年呢。


六、結語

從此,我對保險的作用更加深信不疑,當然前提也是我買對了保險。我對保險經紀人這個職業和保險經紀行業也有了更大的信心,保險是每個人每個家庭都需要的保障,保險經紀是可以終身從事的行業,是可以給人帶去保障的行業。

不過,除了一線城市,其他地方對保險經紀這個行業還很陌生,因為傳統保險的弊端,保險也被人詬病,我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和我一起,讓更多需要買保險的人,買對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