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黑產打了誰的臉

原創 浪浪

1

最近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再一次把退保黑產推到了檯面,大概是保險公司們被欺負怕了,找了爸爸出來主持公道。

所謂的退保黑產,其實就是打著“全額退保”的幌子,利用消費者不知道的合法維權渠道來賺取服務費的機構。

好玩的是針對這種行為,銀保監會只是給出了風險提示,類似於提防詐騙、信息洩露等等,並沒有說什麼非法嚴打。

因為人家利用的是合法手段,如果不搞詐騙的話,最多算利用信息差賺錢。

維權的套路不是什麼秘密,去年我就在文章裡說過了,無非是通過一些釣魚的話術,套取保險公司銷售誤導的證據,比如誇大產品保障範圍、誘導不如實告知投保等等,然後打12378投訴維權,要求全額退保。

能成功說明證據確鑿,保險公司有錯在先。

所以我覺得很魔幻,退保黑產賴以謀生的方式,居然是教消費者用合法手段治保險公司違法行為的勵志故事。

更魔幻的是某些保險公司壓根不提銷售誤導的事,對外就說我們退保率上升,是因為這些黑產天天在誤導消費者退保,一定要嚴打。

堪稱當代賊喊抓賊。

退保黑產打了誰的臉


搞代理退保的黑產,算不上詐騙,因為找上門的客戶都是有需求的。

他們獲客的方式,主要是在各種關於“退保/買錯保險/買保險被騙”的提問下發小廣告,不可否認確實有一些人想退保純粹是買了保險後悔,不想為自己的決策失誤埋單。

但是大部分主動聯繫代理退保的人,本身還是覺得自己受了委屈的,跟誘導退保是兩回事。

全額退保不是消費者退保的動機,受了委屈才是。

而且真正的黑產應該是指通過非法手段來獲利的產業鏈,收智商稅如果算黑產的話,那杜國楹老師早就財務自由了,現在賣的也不會是小罐茶。

而是菊花茶。

退保黑產打了誰的臉


2

比起代理退保,真正稱得上退保黑產的,是“退保詐騙”。

他們乾的是誘導退保,榨乾別人救命錢的罪惡勾當,即使是沒有退保需求的消費者,也會被忽悠到把底褲當掉,甚至很多人到最後都不敢相信自己被騙了。

因為搞詐騙的人,從一開始展露出來的身份就是圍繞目的包裝出來的。

實現詐騙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是信任,所以需要一個你從頭到尾都不會懷疑的身份,不然很多詐騙手法,其實如果你有戒備心的話,很難不發現異常。

但是一個不容置疑的身份,可以掩蓋掉這些異常。

什麼人勸你退保,最有說服力?

不是家人也不是朋友,而是你投保的那家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

因為他的利益立場跟勸你退保的行為是對立的,所以才尤為可信。

打個比方,大家都覺得蔡徐坤打球菜,但是當最黑蔡徐坤的虎撲兄弟們開始改口,說調侃歸調侃,其實這小夥的運球技術還是很不錯的,在明星裡面算拔尖水平了。

你還會覺得蔡徐坤打球菜嗎?

同理,當一個跟你建立了私交的保險公司業務員,開始說自己公司產品辣雞的時候。

你會認為,那我之前買的保險真的很辣雞了。

搞退保詐騙的人,就是用這一套方法,來創造你退保的動機。

這破保險連賣的人自己都不能忍,你能忍?

那真的是忍者神龜了。

退保黑產打了誰的臉


最開始,搞騙保詐騙的人會以保險公司員工的身份來聯繫你,這個身份可以是客服,業務員或者某某經理。

聯繫的內容大概就是說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要加個微信或者上門拜訪一下等等。

通過增加刷臉的次數,來獲取你的信任。

而且他們篩選的目標群體,都是退保無阻力的人。

什麼意思?保險業的離職率很高,大家是知道的,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留下一批無業務員跟進的保單,行業稱為“孤兒保單“。

正常來講,退保面臨最大的阻力,就是業務員。

很多保險公司在收到客戶的退保請求的時候,為了挽回流失,會首先要求聯繫業務員辦理退保,或者第一時間通知保單所屬的業務員。

但是當業務員離職了,退不退保就是你跟保險公司的事了,沒有第三方阻礙。

而且也給了詐騙者一個合理的存在身份,我來負責您保單後續的服務。

假正規服務之名,偷偷提供非正規服務。

這誰受得了。

退保黑產打了誰的臉


3

誘導退保的目的,無非是想套取資金,說白了就是騙錢。

但是騙錢總得找個藉口不是?要不然怎麼把錢賺進自己的口袋。

詐騙者在這一步,通常找的藉口就是辦理新保險、做理財,讓消費者把退保的錢取出來,用來買假保險和非法集資的理財產品。

假保險其實就是自己收了私賬,然後做了份假合同給消費者,買保險就是買個平安,這下真的是花錢買祝福了。

非法集資就不用多說了,懂理財都懂。

不懂理財的更懂。

退保黑產打了誰的臉


除了“自黑自家產品”外,退保詐騙的慣用勸退手法,還有 “保單升級”。

堪稱無痕退保。

同樣是以保險公司業務員的身份,告訴你之前買的保險可以升級了,新的保險保障責任更好,不過想升級要先辦理退保再重新投保。

或者不願意退保沒關係,可以申請保單貸款投保新出的理財保險,現在有加息活動,收益比貸款利息高好幾倍,很多客戶都這麼做了。

然而最終也沒有真的幫你投保,不過給你做了理財倒是真的,畢竟萬物皆可理財,投資空氣也是投資。

不過有很多正兒八經的保險公司業務員,也是通過這兩種手段,來不斷誘騙老客戶投保新產品給自己衝業績,實現單個客戶的可循環利用和價值最大化,簡直是保險環保主義者。

在他們眼裡,這一套是所謂的銷售話術和成交技巧,但本質是通過偷換概念來忽悠客戶。

無形詐騙最致命,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消費者被騙也只能捏鼻子認了,畢竟買的是真保險,說都沒地方說去。

果然藝術來源於生活,很多保險精英跟詐騙犯的區別,真的沒啥區別。

熟讀保險話術,能把母豬騙上樹。

退保黑產打了誰的臉


4

退保詐騙之所以防不勝防,是因為他們做的太真了。

對於你的姓名、保單號、身份證號等等,所有你在保險公司留下過的資料,他們都知道,一問就能對上。

這也是很多人被騙了之後,仍然不敢相信的原因。

騙子怎麼可能知道我這麼多資料?會不會是保險公司把我賣了呢?

從保險公司的利益角度講,他們是不可能對外出售寶貴的客戶資料,不是底線問題,是非常現實的利益問題。

但是保險公司內部很多崗位的員工,是有查詢客戶詳細資料權限的,自己偷偷賣資料的事情很常見。

有些保險公司的高管甚至就是詐騙團伙的核心成員,19年北京偵破的一起退保詐騙案,就有退休高管的涉入。

但是我懷疑這些內鬼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宣揚真正的保險專業服務精神。

因為僅憑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你很難懷疑詐騙者的身份是假的,畢竟人家對你的資料無比嫻熟,態度無比真切,比之前服務過你的業務員,還像業務員。

這年頭連搞詐騙的都知道專業要過關才能混到飯吃,對比之下,很多保險精英的水平,反而像搞詐騙的。

搞得很多消費者懷疑,會不會之前賣給我保險的那個人,才是騙子?

也許根本沒有退保黑產,又或許他們只是走岔了路的保險人。

這個世界的魔幻,是真實說起來總比虛假更加荒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