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之西周:周公是什麼樣的人物,他為周朝做了什麼?

歷史上的周公原本是姓姬名旦,也叫叔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因為他的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部),所以也稱他為周公旦或者周公。他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後世的人尊他為儒學的奠基人,是我國古代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聖人之一。

中華上下五千年之西周:周公是什麼樣的人物,他為周朝做了什麼?

周公在小的時候就盡心盡力的孝敬父母,而且還多才多藝。周文王在世的時候,周公就以仁厚、孝順和其他的子弟不一樣。周武王當了皇帝之後,周公就在武王身邊輔佐。有一次,武王生病了,群臣都很擔心害怕,於是就想要通過占卜的方式來尋求祖先的保佑。周公於是就自以為質,設立了三個祭壇,向北站立,戴璧持圭,向太王、王季、文王祈禱道:“願意用自己的身體去代替武王的身體。”還說:“叔旦是一個能人巧匠,多才多藝,能侍奉鬼神。”

後來武王死去,而成王還是一個襁褓中的孩子,周公毫不猶豫的擔起了治理周朝的重任,而且一邊處理國家政事,一邊教育開導成王。

周公就是以終生輔國安定天下為己任。而孔子的一生所追求的也是和周公一樣的事業。

中華上下五千年之西周:周公是什麼樣的人物,他為周朝做了什麼?

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來源。儒家思想學說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禮”,也源於周公。周公和孔子的思想一直流傳在後世,到了東漢時期,人們就將“周、孔”二人並稱。到了唐代的時候,韓愈將周公列為儒家學派的關鍵人物之一。

周公在武王在世的時候,輔佐武王推翻商朝的統治。他在攻打商朝的戰爭中,在武王的身邊輔佐,處理政事居多。後來在周武王死了之後,輔佐周成王,因當時的周成王年幼,不能擔起治國大任,於是周公攝政。這就導致周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們就散佈謠言,說周公有野心,想要廢掉成王,自己當皇帝。周公聽見這樣的謠言便對太公望和召公奭說:“我之所以不顧個人的得失而承擔起治國的重任,是怕天下動亂,人們生靈塗炭,我如果真的有篡位的想法,怎麼能對的起周氏的列祖列宗呢?對的起武王對我的重託呢?”

中華上下五千年之西周:周公是什麼樣的人物,他為周朝做了什麼?

周公的兒子伯禽將要繼承自己爵位而去魯國居住,在臨走之前,他對自己的兒子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無論身份和地位,在國家裡都算是很高了。但是我還時刻注意勤奮簡樸,以謙虛的態度對待賢人,唯恐將天底下的賢人錯過。你到了魯國,千萬不要張狂的無所畏懼,要注意禮賢下士。

周公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結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的夷族叛亂。周公奉命出師,三年之後,叛軍被打敗,並且還將勢力擴大至東海。後來還建成周洛邑,作為周朝的東都。

相傳周公製作了禮樂,建立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他的言論在《尚書》中的很多篇都有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