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榜樣】有志有愛有擔當!他是善做群眾工作的行家裡手

在河南省杞縣信訪局,有這樣一位信訪幹部,雖然身有殘疾,卻有著堅強的意志和令人欽佩的奉獻精神。

曾經經歷過下崗分流窘境的他,卻愈挫愈勇、奮發自強,在磨礪中出彩,在奮鬥中昇華。

他把自己的獨特經歷變成開展群眾信訪工作的優勢,成了善於做群眾工作的行家,用超乎常人的付出和智慧書寫著自己的精彩人生。

他,就是朱廣志

身邊 榜樣

【身邊榜樣】有志有愛有擔當!他是善做群眾工作的行家裡手

他身有殘疾 卻自強不息

朱廣志今年54歲,右腿殘疾。儘管他在上學期間品學兼優,可是讀完初中後,終因身體原因失去了繼續升學深造的機會。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把張海迪作為自己的榜樣,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和健全人一樣可以出色出彩!

朱廣志開始發奮自學,以筆為伴,以書為友。1985年,他參加了瀋陽文學藝術院文學創作函授班,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中專學業。同時,還練得一手漂亮的鋼筆字。

苦心人天不負!1988年3月,朱廣志在柿園鄉政府招聘考試中,由於成績突出,被破格錄用為鄉政府工作人員。後又被調到五里河鎮政府工作。無論在哪裡,無論幹什麼工作,他永遠都是能量滿滿,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

他陷入窘境 卻矢志不移

生活並沒有從此一帆風順,在2005年鄉鎮機構改革中,朱廣志再一次遭遇人生的打擊。因種種原因,他成了改革大潮中的一名下崗分流人員。他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由於他文筆好、人品正、能力強,當地不少知名企業高薪聘請他,都被婉言謝絕,而去參加縣群眾信訪工作部的公開招聘,成了一名“編外信訪幹部”。

自從步入信訪工作行列的那天起,朱廣志就把自己交給了信訪事業,為之奮鬥,為之奉獻,勤奮敬業,任勞任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生動地詮釋著新時代信訪幹部“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使命職責。

他崗位平凡 卻使命不凡

在接訪過程中,朱廣志總是有著超乎常人的耐心和熱情,堅持一張笑臉相迎、一句暖語問候、一杯熱茶相敬,不厭其煩地釋法說理,不厭其煩地疏導教育,千方百計地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正是憑著對信訪群眾的這份真心、熱心與公道心,許多信訪戶都願意和他說實話、掏心窩。

泥溝鄉的老吳,因為宅基糾紛信訪10年之久,如今已年近八旬。朱廣志接訪後,決定先從感情溝通來打開缺口,瞭解到老吳的兒子兒媳都是殘疾人、家庭生活比較困難後,他及時協調民政部門幫他們辦理了農村低保,並拖著殘腿多次到村裡找到矛盾雙方協調,不厭其煩地給老吳講鄰里和睦的道理,最終老吳被他的真誠所感動,表示放棄與鄰居的爭端,同意異地再劃宅基地的解決方案。朱廣志一鼓作氣,迅速聯繫土地部門和鄉村幹部重新為老吳調地塊,幫助建起新房子,老吳感動得流下熱淚。

傅集鎮殘疾人尹某某,因生活困難曾多次信訪,朱廣志瞭解情況後,及時和鎮裡的領導取得了聯繫,經過多次與鎮裡協調,終於為他找到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有了穩定的收入,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五里河鎮殘疾人賈某某,因為給妻子入戶籍的事找到了朱廣志。他立即與鎮派出所聯繫,按照補錄程序讓賈某某把材料備齊,之後陪同賈某某去派出所把其妻子多年來沒戶口的問題解決了。賈某某看到戶口本上妻子的名字時,曾經的奔波、曲折、失望、無助瞬間湧上心頭,頓時化作兩行感激的淚水。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

在長期的接訪實踐中,朱廣志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接訪辦法:

【身邊榜樣】有志有愛有擔當!他是善做群眾工作的行家裡手

用自己的熱情接待穩定信訪人的情緒;

悉心傾聽信訪人的訴求和心聲;

用專業的法律政策辨清是非曲直;

讓信訪人明白解決訴求的正確途徑。

沒有捂不熱的心

只有盡不到的情

朱廣志始終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

在信訪崗位上無怨無悔奉獻自己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