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的小區名

崇洋媚外,漢語成語,拼音是chóng yáng mèi wài,意思是崇拜西方一切,諂媚外國人;指喪失民族自尊心,一味奉承巴結外國人。出自《向魯迅學習》。--------摘自《百度百科》

西方,普遍指位於西半球、北半球的國家。指歐盟國家、北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摘自《百度百科》

歐洲聯盟(德語:Europäische Union,法語:Union européenne),簡稱歐盟(EU),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創始成員國有6個,分別為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現擁有27個會員國,正式官方語言有24種。--------摘自《百度百科》

歐盟共有24種官方語言,分別為: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丹麥語、瑞典語、芬蘭語、希臘語、波蘭語、斯洛伐克語、馬耳他語、匈牙利語、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斯洛文尼亞語、捷克語、愛沙尼亞語、愛爾蘭語、保加利亞語、羅馬尼亞語、克羅地亞語。

北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使用的語言主要是英語。

崇洋媚外的小區名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割斷了地名文脈,損害了民族文化,妨礙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活動,必須嚴格規範。

現在急需研發一套防止小區名崇洋媚外查詢系統。我們只需輸入小區的名字,系統立刻辨別小區名是否崇洋媚外。

其運行原理是:系統建立崇洋媚外小區名數據庫,輸入的小區名若是數據庫裡收錄的,就判為崇洋媚外,必須重新命名再輸入,直到系統通過方可使用。

根據我們查詢的結果可知,崇洋媚外指崇拜西方一切,西方包括歐盟、北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北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使用英語,所以歐盟使用的24種官方語言基本涵蓋了西方世界使用的語言。

現在我們只要把使用這24種語言的國家的人名、地名,一個不漏地錄入數據庫,及時和這些國家聯繫,一旦西方人名地名變動我們及時更新數據庫。如此一來,崇洋媚外的小區名無所遁形,還防止了取了不常見少見罕見的西方人名地名做小區名卻渾然不知,自欺欺人。

崇洋媚外的小區名問題完美解決,新的問題出現了。

崇洋媚外指崇拜西方的一切。西方的一切都包含哪些呢?西方人名地名鐵定是西方一切的一部分,西方的語言、文化、飲食、服飾、產品、思想觀念、科技、經濟、政治、衛生、教育等也包含在西方一切之內嗎?如果包含怎麼解決呢?

急,在線等。

羅馬鬱悶地喝著酒,平時的光彩自信消失不見。這瞞不了周圍的小夥伴。不多時Rome(英語)、Rome(法語)、Rom(德語)、意Roma(意大利語)、Roma(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丹麥語、日語、韓語、瑞典語、芬蘭語、希臘語、波蘭語、斯洛伐克語、馬耳他語、匈牙利語、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斯洛文尼亞語、捷克語、愛沙尼亞語、愛爾蘭語、保加利亞語、羅馬尼亞語、克羅地亞語等紛紛圍攏過來。

; Rome:“兄弟,很少見你滿面愁容呀,說出來會好受點。”

“還不是因為羅馬兩字出現在小區名上,崇洋媚外了唄!”此話一出,所有人面面相覷,安靜地只聽見心跳聲。大半天沒人說話。

“用自己的文字也能用出崇洋媚外,我也是醉了。”一聲音無可奈何道。

“趕緊喝你的酒,盡說風涼話”其它人慍怒道。

“我們暫時沒理解。直接用Rome,這叫崇洋媚外,好理解。可羅馬再怎麼看都是擁有五千年曆史血統純正的漢字,羅馬用在小區名上怎麼就崇洋媚外了呢?誰能解釋一下?”

眾人悶頭喝酒。

“沒辦法解釋沒辦法理解呀。Rome是Rome,羅馬是羅馬,Rome還能叫若馬、弱馬、偌瑪等等等,再怎麼翻譯還是中文呀,怎麼崇洋媚外了?”

“說那麼多沒用。我們把我們的人名地名全變成拼音,這樣就和之前的漢字小區名對應不起來了,你就不會崇洋媚外了。”

“這個辦法不好。你想我們所有的人名地名加起來得多少,這已經讓好多漢字崇洋媚外了,若把我們所有的人名地名全改成拼音,一個拼音會對應好幾個漢字,這會讓好幾倍的漢字都崇洋媚外,這樣一改還有幾個漢字能用在小區名上呢?”

此話一出,好多人趕緊多喝了幾口酒。

“要不我們發明一種新的文字給他用,這樣就不崇洋媚外了。”

此言一出,一隻腳已經鑽出人群,準備漢字申遺。

“發明一種新文字沒問題,先不說有沒有漢字那麼優雅富有神韻蘊含獨特魅力。即使發明出了,如果他還要用新文字翻譯我們,那他很可能又崇洋媚外了。”

“我們把Rome變成Rom。Rome對應羅馬,Rome變成Rom,不就不是羅馬,羅馬也就不崇洋媚外了嗎?”

此計一出,頓時掌聲雷動,叫好聲一片。

“Rome變成Rom後,若有新漢字來註釋它,新的漢字不也崇洋媚外了嗎?”

“Rome變成Rom後,那就嚴防死守漢字再翻譯它,一翻譯成漢字,用在小區名上,完了,又崇洋媚外了。”

“對對對,嚴防死守嚴防死守。”大家異口同聲道。

“怎麼守,大家要互相來往交流了解互相學習,肯定會用自己的文字解釋對方的。”

“要不都用漢字,這樣最完美。我仰慕漢字久矣。”

“我們用漢字簡單,但誰能保證我們用了羅馬,羅馬就不崇洋媚外呢?”

“Rome是外文,羅馬是中文,各有各的魅力。沒必要折磨自己。”

“乾脆,我們把所有人名地名全去掉,這樣漢字就沒辦法註釋我們了,它就不會有崇洋媚外的風險了。”

眾人紛紛獻言獻策,好不熱烈。

“只要你過得好,我們也以Rome能表示羅馬為榮。”

“不知道Rome之前,羅、馬兩個字會合到一起使用嗎?合到一起會犯禁忌嚴禁使用嗎?知道了Rome這個地方,用羅馬錶示Rome也是為了使用漢字的人明白Rome到底指代何物。如果用羅馬就是崇洋媚外了,那直接用Rome呢?”

“外文翻譯成中文,便於使用中文的人理解認識不同的語言、文化。

如果外文的人名地名翻譯成中文用在小區名上就是崇洋媚外,那用在其它地方是否也是崇洋媚外,不能使用?

如果翻譯成中文的外文人名地名在其它地方也不能用,那怎麼表示外文的人名地名,直接用外文表示可以嗎?

如果外文的人名地名用外文不能表示,翻譯成中文也不行,那外文的人名地名怎麼表示?”

“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外文的人名地名翻譯成中文,用在小區名上,就是崇洋媚外。要堅決制止,無關對錯。用在其他方面就是允許的?”

天微亮,眾人依舊熱情如火的給羅馬出主意,自始至終,羅馬一聲未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