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和俄国妻子蒋方良的传奇爱情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浙江奉化。蒋介石之长子,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他曾历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台湾国民党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职。蒋介石病逝以后,蒋经国就任台湾第六任地区领导人。

1925年10月,蒋经国赴苏联留学,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不久加入苏联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公开反共反苏,使十七岁的蒋经国被贬到西伯利亚当列兵。

蒋经国和俄国妻子蒋方良的传奇爱情

青年蒋经国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蒋经国发表声明,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1928年秋天,他又回到莫斯科,在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校学习。1931年,苏联发生大饥荒。消费品、食用品,如鱼、肉、糖、肥皂、牙粉、鞋袜等,不论城市农村,一概奇缺,蒋经国再次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这对蒋经国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他先后当过乌拉尔金矿的矿工和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工人。在工厂里,蒋经国节节高升,被任命为工人航空学校招生委员会的主席,为工厂写“改良工厂生产组织建议书”。第二年,晋升为副厂长,兼工厂报纸的主编。事业得意,并带来了爱情,

蒋经国到乌拉尔工作的同一年,本地一所技术学校派了几位年轻的女毕业生到厂里工作,其中有位17岁的金发女郎芳娜·伊芭奇娃·瓦哈李娃,是个孤儿,与姐姐同住,相依为命。芳娜是个“漂亮的平常女孩”,当她绽开笑容,以“她那日本式的双眸”看着你,你一定大为动心。她身材瘦长,娴静寡言,不摆架子,个头和经国大约一般高。蒋经国很快就喜欢上她,而芳娜也抛弃她原来的俄国男朋友,爱上这位中国青年。1935年3月,在悠扬的《国际歌》声中,一对异国情侣结下白首之盟。婚后芳娜改中文名为蒋方良。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国共再次合作,这使得国民政府和苏联的关系开始解冻,蒋经国于1937年4月,从苏联带着妻子蒋方良回国,手上还抱着他们的爱情结晶——儿子蒋孝文和女儿蒋孝章,总计前后在苏联住了将近13年。

蒋经国和俄国妻子蒋方良的传奇爱情

蒋经国夫妇与女儿蒋孝章

蒋方良初到中国,比较不习惯的是饮食,不论在上海或浙江,吃的都是腊味很重的江浙菜,她嫌味道太咸,吩咐厨子煮淡一点。她在俄国的时候,吃奶酪,夹一片黑麦制成的面包或红烧一盘马铃薯,很简单的一餐就解决了,她没想到中国菜的名堂那么多。蒋方良到中国后,真正与蒋经国相处的机会并不多,直到抗战胜利后,一家团圆的时间才比较多。1945年,为蒋经国生下次子蒋孝武,隔了三年,生三子蒋孝勇。在4个儿女中,蒋孝章最体贴懂事,平常在家里也很乖巧听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最受祖父母的钟爱。

在台湾30多年,是蒋方良到中国后生活最安定的时期,几个子女逐渐成长,蒋经国的事业也一帆风顺,她几乎一直就是个平凡的家庭主妇,只管相夫教子,其他方面,特别是政治方面,她是概不介入的,这不单是环境的特殊,也由于她的个性使然,她学的是工程,属理工科,对社会人文科学方面兴趣不大,自从与蒋经国结合后,心力都投注到子女身上。她的几个儿女都没让她失望,只有蒋孝文后来长期染病,比较让她伤心。据传闻,蒋方良平时没有什么特别嗜好,偶尔会找一些朋友在外打小牌。因为她的形象特殊,加上个性使然,不常在公众场合露面。在称谓方面,蒋方良不习惯被称为蒋夫人,即便是后来宋美龄离台赴美,她贵为“第一夫人”时,还是坚持不要称呼她为蒋夫人。

1988年蒋经国病逝,这对有着五十多年夫妻情分的蒋方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了寄托不尽的哀思,她经常到蒋经国的房间里摸摸丈夫曾经用过的东西,并经常要求随从带她去大溪---蒋经国的常眠之地去看望丈夫的遗容。一年后,当她还未从失去丈夫的悲哀中恢复过来,就又接连不断地遭到丧子的剧痛。长子蒋孝文病逝的噩耗传来时,对蒋方良而言,就像是晴天霹雳。1991年5月,次子蒋孝武为了照顾母亲方便,请辞所谓“驻日代表”,返回台北任公司董事长,这令蒋方良特别高兴。谁料想,距此不到两个月,蒋孝武却因急性心脏衰竭突然病逝于台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