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一名“90後”扶貧幹部不負青春不負村

從寬敞明亮的機關走進田間地頭,從起初入戶走訪被主人“尬坐”到村民熱情地招呼“到屋喝水”,從起初的無從下手到對農村發展有了理性思考。以下是安康一名90後駐村扶貧幹部的自述......

安康一名“90後”扶貧幹部不負青春不負村

2019年,經組織選派,我離開“案頭”走進村頭,奔赴漢濱區早陽鎮左灣村,開啟了我的駐村生活。三山夾兩溝,全村水田不足50畝,二十一個村民小組,294戶1117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21戶404人。雖然距離城區僅40餘公里,但是單趟竟然需要兩小時車程,第一次開車進村,一向以車技為傲的我就受到來自“連環髮夾彎”的暴擊,我竟然開暈車了。

安康一名“90後”扶貧幹部不負青春不負村

迷茫:老辦法遇上新問題

我2016年開始就在一線搞扶貧工作,自詡扶貧戰線的90後老兵,所以對於剛接到駐村任務時信心滿滿,但是第一個周開始入戶走訪的時候,我便犯了難。“去年打工一分錢都沒掙到,沒得收入!”“叔,那怎麼可能呢?你看你在廠子上班,人家開的務工收入證明,咋能沒掙到錢?”“我說沒掙到就是沒掙到,不信你去信用社查我帳嘛”這是剛到村第一次入戶核算收入,最後以主人家生氣起身進屋,留我一人在院壩“尬坐”。起初,我還以為只是個例,走了幾個小組下來發現“在家搞產業的說成本高、風險大掙不來錢,外出務工的說生活成本高、工資低掙不來錢,家家都有個身體有病掙不來錢還花很多錢的人。”總結下來:村民習慣性的哭窮、普遍性的訴苦。一時間無計可施,有些迷茫。

安康一名“90後”扶貧幹部不負青春不負村

後來,同第一書記和鎮村幹部學習取經,慢慢摸索到和村民交流的訣竅“不能進門就照相填表、說話就問收入,應該訪談要拉家常、困難要認真聽、政策要掰開講、矛盾要耐心解”。也慢慢了解到村民的一些真實想法:幹了一年手底下攢的現錢才能算作年收入、同樣是貧困戶為啥他家可以吃低保、生病住院雖然有報銷比例高但有自籌還有誤工那就是困難、自己掙的遠沒有政府補的好......種種現象表明這是“給出來的矛盾”,究其原因還是群眾對扶貧工作理解有偏差、思想還未脫貧。再到入戶的時候,不再硬生生的直接問收入、生搬硬套講政策,而是耐心聽村民講需求、說困難,然後再根據其家庭實際狀況,分析原因、找準路子、用足用好政策。我也認真的為村民代辦買藥品、找種子、賣蜂蜜之類的小事,和村民的關係也越來越融洽,再入戶時隔老遠就有村民喊著“小李,到屋喝水來”,“尬坐”的情況再也沒有出現過。
  
感動:放棄很容易,但堅持下去真的很酷
  
我們村的趙啟成夫婦都是肢體殘疾,兩個人只有“一雙手”,第一次見到他們夫婦時正在犁地種玉米,一人犁地一人放種子配合的很默契,雖然只有一隻手扶犁,但地犁的深、壟起的直。多次的接觸下,我發現這兩口子面對生活非常樂觀,養育的一個女兒也很活潑開朗,他們砌牆蓋豬圈、養豬、種玉米、農閒時打零工,完全就是兩個壯勞力。具有典型北方漢子性格的趙啟成跟我講“當年出意外的時候,想過以後日子混下去吧也行,但是他性子犟,就是不服命,就是要跟這老天扳個腕”。如今,趙啟成的養殖場已經達到60頭的養殖規模,他成了全市聞名的“自強標兵”,自強不息的事蹟受到中省多家媒體的宣傳報道。

安康一名“90後”扶貧幹部不負青春不負村

江濤,我們局派駐的第一書記。前些日子,督查組到村檢查工作的時候時說“幾年沒見,江書記的白頭髮都開始多了”。我有些驚訝,雖然朝夕相處,竟沒有在意,駐村三年多的時間四十出頭的他雙鬢已經開始花白。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修路、蓋房、打水窖、搞產業、促就業......常年駐村自家孩子沒人帶,被他帶到村裡和我們一起吃住、入戶,夏天看著他十多歲的兒子臉曬的緋紅,我們總是開玩笑說“這是我們最小的工作隊員,農村工作後繼有人哇”。

安康一名“90後”扶貧幹部不負青春不負村

夢想:“空心村”急需“實心人”

漢濱區左灣村是由兩個村合併而來,戶籍人口1117人,而實際在村裡常住的人口不足300人,並且以老人兒童居多,平常在村裡難得見到35歲以下的年輕人。退休的老村幹部說“現在路通了、水電到戶了,人卻走的差不多了。”如今左灣的水泥路通至每一個村民小組,產業路修到田間地頭,水電等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目前除89戶的易地搬遷戶外,剩下的205戶中整戶舉家外出務工的佔12%、主要勞動力外出務工的佔71%。隨著交通的便利,城市的虹吸效應越來越明顯,農村人口不斷湧向城市,這是目前各地農村的普遍現象,人們千方百計想“跳出農門”,“空心村”迫切的需要“實心人”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安康一名“90後”扶貧幹部不負青春不負村

左灣村地域寬,地勢陡峭,盛產野蜂蜜、中藥材,山林資源非常豐富,但目前開發利用率並不高,大量土地閒置撂荒,大批林果木無人管護。這片土地,迫切需要一批“新農人”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用新思路盤活鄉村資源,在這片熱土幹事創業,用實際行動證實:農村的地裡不僅長得出莊稼,也能成就夢想。
  
缺席:等下次成了口頭禪


  
想想從參加工作那年開始,總是在缺席家裡的重要事情,缺席奶奶外公的遠去、缺席父母病倒床前的照料、缺席對家人的陪伴......我想這應該是所有扶貧人的常態。我和女朋友在一起已經第九年了,由於學習、工作的原因一直異地,剛工作的時候,我信誓旦旦的說“這下週末、假期可以多陪陪你啦!”,結果從此假期是“路人”,每年我會說“今年等你休假的時候,我也把公休假休了,咱們一起出去旅行”,當然公休假自然是無限期推遲,隨之還有一再推遲的婚期。再到說公休假的時候,女朋友便給我一個白眼,再送我一個外號“李大嘴”。好在家人雖然嘴上說歸說,但對我的工作都是非常支持,每次見我幫村民賣東西他們總是積極的在朋友圈轉發,家裡有事總是過後了才跟我講,我想“雖然缺席陪伴,但是愛從未遲到”。

安康一名“90後”扶貧幹部不負青春不負村

左灣村於2019年脫貧了,但還面臨“空心村”、產業根基不牢、經濟來源單一等難題,接續的鄉村振興任務更加艱鉅,我會堅持為初心而行,為時代而戰鬥,以青春之我,繪美麗鄉村。
  
 (作者:李鵬,系安康市招商和經濟合作局幹部 )

來源:陽光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