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武备,中国已经装备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为何还是被吊打?

提起清末的战争,所有人都在感叹清政府的落后与无能,但是真正晚清时期的中国,武器装备有那么落后吗?殊不知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的海军实力已经是世界第六、亚洲第一,在海军装备上,中国碾压日本,在当时西方列强看来,中日开战,日本必败,可为什么最后中国输得那么惨呢?


晚清武备,中国已经装备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为何还是被吊打?


这里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晚清时,清政府的武器装备水平。

大家通过各种电视剧和历史课本上的插画了解,大多是手持刀剑的清军对战外国列强的洋枪洋炮,脑补画面也能知道是输得惨不忍睹。但是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就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在之后,清军的武器装备就慢慢的更新换代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李鸿章。李鸿章对于晚清军事近代化,功不可没。他提出了一套“武器制胜论”,即从前俄罗斯、日本不知炮法,跟我们一样,也很弱,但人家知道这玩意儿厉害之后,求得英法秘巧枪炮、轮船,慢慢地自己也能生产一些,现在已经跟英法称兄道弟了。这些都是武器的功劳,武器越好越新,越能打胜仗。

早期的洋务运动,都是围绕武器装备开展的,自己办企业仿造,造不了就外购。从1881年起的八年内,北洋陆军从德国采购了700尊克虏伯炮,而北洋海军的定远、镇远主力舰也都是从德国定制的。到1890年左右,清军主力的武器装备算是与西方追平了,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了。

但李鸿章的理论,仅仅体现在武器装备上,近代军事的军队管理、战争理念、军工生产等,依然很差劲。这也为后面的惨败埋下了祸根。


晚清武备,中国已经装备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为何还是被吊打?


一,没有制式标准

制式标准是很重要的。武器有了统一的标准,在军队训练以及战争中使用才能统一顺畅,发挥最大的杀伤力。

没有制式标准,到了战场上,发现枪的口径不对,子弹不合膛,“一种弹缺,即一种枪废”,虽有利器在手,俨同徒手。

晚清咸丰、同治以后,政治体制从中央集权逐步走向督抚专权。在这种体制下,各省的练兵、筹响、办洋务等大事,均有各省督抚自己做主。每个地方从哪购买武器,生产何种型号的弹药等,由各地官员自主决定。

这造成了晚清武器体系非常杂乱。1876年后,中国有11个局厂能生产后膛枪,但式样基本都不一样,有斯奈德枪、马蒂尼亨利枪、黎意枪、1871年式毛瑟枪、1898年式毛瑟枪、快利步枪等等。再加上同期的前膛枪,样式杂乱纷呈。同时从国外购买的武器也是如此。


晚清武备,中国已经装备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为何还是被吊打?


主要原因是帝国官员“好奇喜新”,世界上新出什么武器,不考虑制式,只管买买买。中堂大人说了,武器制胜,不能再吃武器落后的亏。

甲午战争后,一名叫袁昶的官员指出,“平壤旅顺之战,我军以枪子不合膛误事,日本以小口径村田枪取胜。各国英用阿模士汤(阿姆斯特朗)所铸炮枪,德用克鹿卜厂(克虏伯)所铸,皆取一律。独中国好奇喜新而不一律,故败”。

后中央要求各地厂局统一枪炮口径,这意味着有些厂局要改变原有的产品方案。这就触及了各省督抚的利益,推行起来十分费力。老牌的江南制造局既得利益最多,反对也最卖力。南洋大臣刘坤一先后找了好几种借口,就是不肯改口径。说出来的道理都很堂皇,但谁不知道,其用意不过是尽可能保住江南制造局原有的家底罢了。

这就造成了坐拥一堆先进武器的中国,在实战中,败得一塌糊涂。


晚清武备,中国已经装备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为何还是被吊打?


二,战争理念落后

武器搞上去了,打仗就一定能赢吗?答案当然是不一定。任何对外战争都是整体战,不单是考验武器质量,还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考验。任何小问题到了战场上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战局的致命因素。

北洋水师虽然在武器装备上已经补齐了,但作战理念还是冷兵器那一套。用冷兵器思维去打热武器,失败就不足为怪了。

甲午战争时,海战的核心就是主动出击,争夺制海权。李鸿章却命令北洋水师龟守威海,避战保船,完全放弃制海权,完全依托海岸炮台进行作战。武器的优势根本没有发挥出来,空有利器而不得其用。

陆战也是一样,墨守成规,机械呆板,沿用冷兵器时代的作战原则和战法。进攻时集团冲锋,经常遭到敌人密集火力杀伤;防守时只重正面防御,忽视侧翼,敌人只需避开正面,从侧翼攻击,即可使清军防线崩溃。


晚清武备,中国已经装备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为何还是被吊打?


用先进的武器,武装落后的头脑,照样挨打。甲午战争把中国洋务运动的辉煌成果打回原形,与日本相比,清军空有近代化军队的“形”,而无近代化军队的“魂”。

晚清以来的对外战争,几无胜绩,基本宣告了国家军事近代化的失败。清军无论在作战思想还是装备体制、兵员素质,都难以成为具有近代化作战的军队。

哪怕配备上最先进的武器,也难掩清政府的落后本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