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早早就認輸了

曾國藩: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早早就認輸了

01

提起曾國藩,大家都不會陌生,其實,曾國藩小的時候,也跟我們一樣,是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人。

有一次,曾國藩在家裡背書,藏在樑上的小偷聽了幾遍,就背會了書中的內容,可曾國藩還是不會背。

小偷跳下房梁,到曾國藩面前,非常流利地背了一遍,然後揚長而去。

受了小偷的羞辱,曾國藩哪肯服輸?他下定決心,一定發奮努力讀書。

後來,曾國藩參加科舉考試,連續考了6次都沒有考中。

他堅信,只要自己不服輸,總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在第七次考試中,曾國藩終於考取了秀才。

有人說:“只要不服輸,失敗就不會是定局。”

曾國藩正是用這股不服輸的精神,戰勝了自己,考取了秀才,又用不服輸的精神,克服了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成為了一名卓有成效的大家。

前進的路上,只要你不服輸,就會遇到坦途。

02

大科學家牛頓小學時期體弱多病,性格靦腆,看起來有些遲鈍。

他的學習成績在班裡不是很好,但他意志堅強,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

有一次,班上經常考第一名的小男孩欺負了他,踢了他的小肚子一腳。

牛頓咽不下那口氣,就鼓起勇氣與他較量,同時,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在功課上超過小男孩。

他時常告誡自己說,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肯努力,是沒有不成功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努力,牛頓超過了小霸王,成績排在了全班第一。

看過這麼一句話:“勤奮是智慧的佐料,努力是天才的基石。”

世上哪有天才,只不過是成功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付出了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而已。

看似遲鈍的牛頓,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別人能做到的,我肯定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我也通過努力能做到。

最終,牛頓在科學的道路上暢通無阻,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03

閨蜜從小就喜歡唱歌,因為家裡窮,沒有學音樂的條件。

但她沒有放棄,總是在尋找機會打開音樂的這扇大門。

早起練嗓子,去學校的鋼琴室裡試唱練耳,成了她碎片時間的必修課。

後來,她報名去參加各種比賽,比賽成績不理想,她就翻來覆去地看參賽視頻,找自己存在的問題。

找準了問題,她就進行刻意訓練,怎樣呼吸,怎樣發聲,上臺以後的表情、動作,每個都要求做到完美無暇,直到她拿到了大賽的金獎。

如今,閨蜜已經是市裡音樂方面的權威人士了。

她說:“一路走來,我就是不肯服輸,想盡辦法一定要贏。”

不服輸的信念,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有了這個信念的支撐,即使前進的路上荊棘叢生,也不會阻擋向前的步伐。

04

生活中,不少人就是因為缺少這股不服輸的勁,才侷限了自己的思維,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菜根譚》裡有這樣一句話:“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意思是說,對待事物要有百折不回,忘我爭取的真誠心態,才能具有可以克服各種困難的本事。

任何一件事,要取得成功,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面對“攔路虎”,能否經受住嚴峻的考驗,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不服輸的人,他們絕對不會向困難低頭,因為常言說得好:“困難像彈簧,你弱他就強。”

不服輸的人,他們身上有一股子韌勁,有了這股韌勁,他們的努力才是持續的、高效的,他們絕對不會半途而廢,讓自己的前功盡棄。

有一首歌中這樣唱道:“論成敗,人生豪邁,大不了從頭再來。”

是啊,如果你正在前行的路上,千萬不要怕輸,

就像歌裡唱的那樣,大不了從頭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