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步槍,雖作用不大但卻是抗戰中的利器

各位看官好,我是橙子,今天我們來聊聊以蔣中正來命名的步槍,中正式步騎槍。

中正步槍,雖作用不大但卻是抗戰中的利器

中正式步騎槍

中正式步騎槍仿製於德國標準型毛瑟步槍,使用7.92毫米尖頭型毛瑟步槍彈,正式名稱為中正式步騎槍,最早在1935年由鞏縣兵工廠(兵工署第11廠)組織生產,以取代國民革命軍所裝備的漢陽八八式步槍,因蔣中正而得名。從生產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騎槍是中國近代第一種制式步槍。


中正步槍,雖作用不大但卻是抗戰中的利器

裝備中正式的國軍官兵

但是作為制式步槍,它的產量很低,因此只有當時國軍的精銳才有裝備。且因為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大量的工廠開始轉移,製造槍械的原材料缺乏,並且存在生產標準混亂、質量控制較差,國民政府兵工署直到1943年才實現中正式步騎槍的工藝圖紙、製造模具、檢測標準的規範化。


中正步槍,雖作用不大但卻是抗戰中的利器

當時中國軍隊的普遍裝備

但是它還是要強於自己的前輩漢陽造的,採用尖頭彈的中正式傷害高於漢陽造,儘管因為一些原因致使中正式沒能全面裝備,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依舊是抗戰中殺敵的利器,依舊做出的自己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