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轉自 在營口

四十歲往上的營口人都應當該有這樣的記憶,每年一到初冬,買大白菜就成為生活中既重要又麻煩的事。那時候,運輸不發達、成本高,冬天裡能吃到一口南方的新鮮果蔬是件不容易的事,而且蔬菜大棚也很少見。營口人冬天裡吃的菜幾乎都是白菜、蘿蔔、大蔥、地瓜、土豆這幾樣。

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都是營口人稱之為“大菜市”的季節,每家每戶買上個千八百斤的大白菜在尋常不過。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大菜市期間副食商店銷售的白菜、蘿蔔和大蔥要憑票供應,白菜每人供應的量是多少,1990年的《營口日報》有明確記載: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市民憑票每人可買50公斤平價白菜,因為平價菜不夠吃,家家戶戶都要花略高的價格買一些議價菜;

你還記得嗎,營口人一冬要吃多少斤大白菜嗎——

1990年的官方報道是2350萬噸!

那會兒,大白菜多少錢一斤——

1990年的官方報道是4分5釐左右一斤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時至今日,“大菜市”每年都有固定的時間節點。大白菜從收到賣就二十天時間,否則霜凍一來,大白菜一凍,就沒法吃了。所以,大白菜要在二十天內完成從產地砍收到運往全市各處銷售的整個過程。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時間回到三十年前,每年的大菜市,營口都有大大小小50多個銷售點

因為時間緊迫,到了大菜市時,人們要揣上副食本,穿上笨重的棉大衣,到副食商店和臨時售菜點前,排成一條條蜿蜒的長隊,緩緩向前蠕動等待“開票”。但是,你會發現社會的秩序卻沒有失效:不管什麼身份的人,都得拿著副食本排隊。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五十歲以上的營口人,大概都有寒夜裡排著長隊買大白菜的經歷。

說起賣菜這幾天,大卡車可以在營口的大街小巷暢通無阻。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停在渤海大街上的送菜車隊(攝於1989年)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往城裡送菜的車有大卡車,還有拖拉機

往家裡運菜的工具也是五花八門,三輪車、手推車,還有人用孩子坐的童車,真是物盡其用、多快好省。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用這種“倒騎驢”運白菜一定還記得。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直到1992年,營口的秋菜才敞開供應,為保證菜農積極性,每公斤白菜要給予2分錢的補貼。。

今天,大菜市依然還在,運菜的車仍然在這段日子裡穿行於營口的大街小巷。但大白菜的壟斷地位已經早已不在,買秋菜成為了部分老年人才固有的習慣。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許多年輕家庭已經不在儲貯秋菜,漬酸菜的技術也在漸漸失傳。便捷的物流運輸、周邊農村源源不斷生產出的大棚蔬菜,已經給了營口人冬季餐桌上太多的選擇。加之,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基於飲食營養價值的考慮,秋菜想開拓年輕人的市場難上加難。

講述營口│大菜市:據說你們論“頓”買菜?我們差點成噸買


儘管“白菜當家”地位不再,再沒有了白菜買回家,因為晾曬而不厭其煩地搬來搬去;挑食的我,也再聽不到奶奶那關於”百菜不如白菜“的嘮叨……提起大白菜,只剩下許許多多舊日裡的回憶——

冬天裡,一家人圍坐炕桌旁,桌子中間總會擺上一個最大號的碗,裡面不用說也知道,熱騰騰的白菜燉豆腐或是酸菜汆白肉,醮上豆腐乳或韭花醬,那味道……誰又能說跟大白菜沒有感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