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降維打擊,引入“唐家三少”,能否制霸長音頻

文|張書樂

音頻市場的死水微瀾格局或將改變。

騰訊已經在路上,喜馬拉雅會被征服嗎?


騰訊音樂降維打擊,引入“唐家三少”,能否制霸長音頻


4月23日,騰訊音樂推出“酷我暢聽”,同時加碼有聲讀物和播客,試圖將長音頻的模式一網打盡。此前酷我音樂一直有著長音頻的用戶基礎,並且針對長音頻受眾專門打造了相應內容和產品,例如有聲書領域,有專門服務長音頻用戶的酷我聽書App。

在酷我音樂與閱文集團、縱橫中文網、17k小說網等達成合作後,引入唐家三少、酒徒、丁墨和李銀河等頭部作者,儲備了《慶餘年》、《鬼吹燈》、《鬥破蒼穹》、《盜墓筆記》、《誅仙》等大量大熱文學IP。

顯然,騰訊音樂試圖通過拓展音樂娛樂生態邊界,在聲音產業中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變現方式,長音頻成為切入點。

對此,酷我音樂的副總裁肖軼近乎沒有掩飾的表達了顛覆市場,特別是喜馬拉雅、荔枝、蜻蜓已經構建好的在線音頻(長音頻)的市場格局。


騰訊音樂降維打擊,引入“唐家三少”,能否制霸長音頻


尋找網文轉換的新突破口

肖軼表示,雖然喜馬拉雅和蜻蜓FM等行業先行者市場份額較大,也制定了行業規則,但目前並沒有爆款出現。相比音樂行業,音頻行業的市場滲透率很低。找到音樂和音頻磨合的方式,就可以讓行業滲透率提高。我們本身作為行業巨頭具備資源優勢,出手晚也不會影響我們重塑音頻行業規則。

就此,《華夏時報》記者鄭婷婷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騰訊通過閱文集團,擁有絕大部分的頂級網文IP,而過去網文IP的變現也一直在瓶頸中。

儘管有少量的達成了網文轉影視,但影視收益不高、衍生能力也沒展現出來。

至於網文轉游戲,則大多成為了一個噱頭。


騰訊音樂降維打擊,引入“唐家三少”,能否制霸長音頻


目前來說,有聲書市場已經開啟,且用戶確實有需求。騰訊早前通過微信讀書上的有聲書,也逐步培養起了電子書用戶的“聽書”閱讀習慣,而龐大且用戶面更廣的網文,加上日趨成熟的AI語音和來自專業人員的配音,確實可以打開一種新的版權變現可能。

一種類似網文閱讀追更模式的長效且暢銷可能。


騰訊音樂降維打擊,引入“唐家三少”,能否制霸長音頻


盈利難,需要“獨一門”

不得不指出的是,音頻行業與音樂行業類似,也面臨盈利難的問題。

以荔枝為例,2019年營收11.81億元,同比增長47.8%,淨虧損為10.73億元,同比擴大78.9%。騰訊音樂2019年四季度在線音樂服務付費率為6.2%,同比2018年上升2%,和國際巨頭Spotify等相比差距仍較大。

就其所以,還是版權困擾。

在版權爭奪戰中,本身盈利模型標準的長視頻、短音頻的收益都被水漲船高的版權費所耗盡了,而長音頻主打知識付費,也缺乏太多的想象空間。

相反,有原創基因的短視頻由於廣告變現(包括帶貨)能力強和參與門檻低,就成為了容易達成盈利的獨一門。

長音頻變現,目前太過侷限,大多是有聲書、知識付費以及廣告,加上內容上缺少獨家性,僅僅靠一些兒童教育、大咖授權來維持內容護城河,難以激發用戶的付費熱情。

為此,在線音樂和音頻巨頭們都在尋找版權之外的差異化求生路。


騰訊音樂降維打擊,引入“唐家三少”,能否制霸長音頻


單靠購買版權制霸,並不會真正讓音樂平臺有差異化。

但可以讓騰訊以版權為利器,在直播、短視頻等衍生鏈條形成“正版授權”的連鎖反應,無論是直接獲益,或間接通過給騰訊系短視頻、直播平臺授權音樂、遊戲IP來吸引內容創作者,都是可行且目前越來越成型的模式。

網易雲音樂也在找自己的路,除了和一些唱片公司在騰訊版權到期的窗口期形成了一波合作外,其探索音樂社交的實現可能,也是一個差異化的手法,這其實脫胎於它早前用以和其他音樂平臺實現差異化的歌單模式,興趣聚合、黏度更大。

此外,在既有版權上深挖,也是騰訊和網易的必然打法,此刻騰訊發力有聲書就是一例。

但暫時,不必擔心酷我暢聽會擠壓長音頻平臺喜馬拉雅、荔枝和蜻蜓FM的生存空間。


騰訊音樂降維打擊,引入“唐家三少”,能否制霸長音頻


酷我更接近聽書平臺,而長音頻如喜馬拉雅、荔枝等儘管也有聽書內容,但依然想要在知識付費即內容生產者的最新原創角度破題,而不是既有內容上音頻上。

目前,整個長音頻市場都還是小眾業態,市場並沒有真正打開,也沒形成真藍海,大家各自佔了一角,不會有太多衝突。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