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華為「震驚」車界:中國18家車企搶跑5G車「道」

作者|蔣傑升

簡稱|單蔣讓你們蕩起


向來兩條平行線的通信行業與汽車行業,彼此走到歷史性交叉路口,而交叉點即是那個且熟悉且陌生的5G汽車。

令人震驚的是,這不是個別車企的謹慎試水,竟然是中國車企的集體出發。

今天(04月24日),華為聯合一汽紅旗、一汽奔騰、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團、廣汽新能源、比亞迪、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東風小康、東風乘用車、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車、宇通客車、奇瑞、金康賽力斯、南京依維柯、T3出行等18家首批車企,宣佈正式成立「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商用進程,共同打造消費者感知的5G汽車。

今天,華為「震驚」車界:中國18家車企搶跑5G車「道」

這既是華為汽車戰略的一次重磅落地,更標誌汽車行業既工業革命、電子革命之後正式挺進ICT革命週期,並且零距離觸及IOT(萬物互聯網)時代門檻。


此前,華為「進軍」汽車的傳聞在江湖上一度被傳的有點「誇張」:未來有自動駕駛能力的電動汽車,除了底盤、4個輪子、外殼和座椅外,剩下的都是我們(華為)擁有的技術。

但,在2019年4月17日第五屆國際汽車關鍵技術論壇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發表「迎接汽車產業與ICT產業的融合」演講時對此作了正式表態:"華為不造車,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而幫助車企造「好」車指的是,華為將自己定義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

今天,華為「震驚」車界:中國18家車企搶跑5G車「道」

事實上,這些「增量」部件(方案):其一是提供基於MDC(移動數據中心)的車載計算平臺和智能駕駛子系統解決方案;其二是提供基於華為雲的自動駕駛(訓練、仿真、測試)雲服務Octopus;其三是提供4G/5G車載通信模塊、T-BOX以及車載網絡;其四是提供HUAWEI HiCar人-車-家全場景無縫互聯方案。


因此,當今天華為和18家中國車企共同宣佈成立「5G汽車生態圈」時,這意味著華為4G/5G車載通信模塊、T-BOX以及車載網絡進入大規模出「圈」車企的前夜。而這本身也是華為造「好」車最容易落地的「增量」方案:華為此前發佈的全球首款5G車載模組MH5000、5G車載終端T-Box平臺和車載網絡。

今天,華為「震驚」車界:中國18家車企搶跑5G車「道」

事實上,就在「5G汽車生態圈」成立之前的本月22日,第一款搭載華為5G車載模組MH5000、5G車載終端T-Box平臺的5G新車——北汽新能源汽車純電動SUV車型ARCFOX α-T開啟預售。

ARCFOX α-T車型基於北汽旗下最新的IMC(Intelligent Module Criterion)智能模塊標準架構設計製造,其IMC平臺核心合作伙伴之一即是華為。


像ARCFOX α-T這樣的5G車型,除了傳統意義上交通工具屬性繼續得以傳承之外,它從此變身為路上跑動的5G代超級移動終端。

今天,華為「震驚」車界:中國18家車企搶跑5G車「道」

那麼,可以劇透的是,一汽紅旗、一汽奔騰、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團、廣汽新能源、比亞迪等18家中國車企的5G智能車型也即將量產。

由此說,繼手機之後歷史性第二種廣譜性的5G超級移動終端終將「傲嬌」出場。相應地說,就像手機當下已成智慧生活IOT主入口一樣,5G汽車也將歷史性地被推向智慧生活IOT的舞臺中心。

今天,華為「震驚」車界:中國18家車企搶跑5G車「道」

可以肯定的是,以上人-車-家的萬物互聯智慧生活願景,繼不是因為車企單方面求變革,也不是因為華為單方面有「野心」,而是因為汽車持續多時的電子化革命已跨代到需要通信技術操刀主導的週期,也是ICT技術從運營商網絡&消費級智能終端擴散並下沉到外圍產業的自然結果。

而汽車則恰好是ICT技術擴散之後最先要去也是最佳去向之一。如此而已。

互動:私信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