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是清朝第四位、清軍入關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的孫子乾隆帝在位時間實際上是超過康熙的,但為了尊重孝道,他做到六十年時就禪位於嘉慶),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崩於北京暢春園,享年六十八歲,在位六十一年。
康熙帝的暴崩
中國古代皇帝歷來短命,早死的原因無非是縱慾過度和國事操勞。而康熙帝能在位六十一年,再結合《康熙起居注》記載的實錄,康熙自青年時期就對保養身體有獨到的見解,加上他平時愛運動,所以康熙帝身體的底子是很好的,否則不可能在位這麼久。
話說回來,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初七日,“上不豫,自南苑回駐暢春園”;十三日戌刻,“上崩於寢宮”。可以看出,康熙帝十一月初七日時還能打獵,僅僅過了十幾天後,也就是十一月十三日竟然暴死,實在是讓人感到超乎意料。
從史料記載來看,康熙五十八年到康熙六十年,沒有過一次患病的記載,連康熙自己說:“朕體安善,氣色亦好“,並且身為老人的康熙帝,倘若患有慢性病或者身體抱恙,不可能還到北京南苑行圍。再加之,康熙五十九年,在二次廢太子事件之後,懸在康熙帝心裡幾十年的大石頭終於落地,沒有了心理的負擔,康熙帝的身體狀態肯定是越來越好。
十一月初六日,康熙帝當面聽取胤禛等查勘通州等處糧倉人員的彙報後,由於當晚的氣溫驟降,康熙帝確實有可能受寒患病。但是突然患重病的可能性非常小。從對外宣稱得病,直到康熙帝駕崩,這期間歷史檔案沒有記載御醫前來為康熙診病的記錄。而且,號稱是“貼心孝子”的皇四子胤禛,在此期間幾次進出康熙身邊,卻並沒有一次急招御醫前來治病。
僅僅幾天之後,到了十一月十三日晚戌刻,康熙帝病情突然惡化直至暴崩,這種突發急症導致死亡的恐怕只有心臟病和腦溢血才能實現。但在康熙帝此次患病之前,雖然廢太子一事,由於他悲傷過度患過疾病,但是能達到讓他猝死程度的疾病,卻幾乎沒有出現過。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對於一個年近七十歲的老人而言,突患急症,一夕暴死,也是很正常的。但是,結合康熙帝死亡之後,雍正帝一系列反常的舉動來看,康熙帝的死亡肯定是非正常的。
韜晦大師雍正帝
清朝正史中記載,康熙帝在暢春園患病時,委派皇四子胤禛行祭天大禮,而胤禛卻以父皇身體抱恙的藉口拖延不去。當時康熙帝覺得自己身體不好,所以提前派心腹大臣吳爾佔到達南郊,以便監視胤禛的動向。康熙帝在知道胤禛是個城府極深且胸懷韜晦的人之後,對他的好感逐漸地轉換成了懷疑。並且,胤禛本來是和胤礽一黨,自胤礽第一次被廢后,胤禛開始與八阿哥胤禩暗地勾結,來往密切。
所以,本來就對胤禛產生懷疑的康熙帝,如果說當時他的身體真的病重的話,不可能同意讓胤禛陪在自己的身邊。胤禛在被迫派去祭天的同日,也就是十一月十日,他卻能夠一日多次派侍衛進入守衛森嚴的康熙帝寢宮。此後,他每日不斷派侍衛進入寢殿,這期間,康熙帝身邊再無任何人相伴,直至三天後暴崩。
康熙帝駕崩後,雍正帝即位時,康熙帝在命如遊絲、彌留之際向隆科多口述遺旨,將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但可疑的是,日後雍正帝下令將隆科多逮捕處決,處決前他自稱先帝駕崩前他本人並不在康熙帝身邊,也沒有派任何人到御床前,所以這其中的種種細節,都在暗示著康熙帝的死亡和雍正帝的繼位絕非正常。
隆科多當時不過是個護軍統領、理藩院尚書而已,並非像領侍衛內大臣或者大學士那樣的重臣。如果康熙帝病危期間,他最可能召見皇族宗室和心腹大臣。而且,既然康熙帝懷疑胤禛,那為什麼還會提拔隆科多(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當侍衛長呢?一旦隆科多把守了康熙帝寢殿的大門,那誰還有膽子進去保衛康熙帝呢?
清朝民間一直有人傳說康熙帝是被雍正帝害死的,雍正朝曾靜案中的供詞說:“聖祖皇帝暢春園病重,皇上進一碗人參湯,聖祖就駕崩了。”對於此事,當時不少人都傳說是事實。再加之,當時在清朝統治之下,民間的傳說畢竟偏向委婉和避諱,而所謂的“人參湯”,其實就是在暗指毒藥。所以最有可能的是,在舅舅隆科多的幫助下,雍正帝在幾天內將康熙帝先隔離起來,然後再控制幾日,最終二人下毒手,毒死了康熙帝。
雍正帝繼位後,他迫不及待的誅殺康熙帝晚年的貼身太監魏珠、梁九公、趙昌等人,這幾個侍候康熙帝幾十年的老太監,如果他們不知道點不可告人的秘密,怎麼可能會在康熙帝屍骨未寒之時,就被雍正帝斷然誅殺呢?而且雍正帝一生未曾住過康熙帝居住和辦公的暢春園,死後也不葬於清東陵,更沒去過康熙帝平生最喜歡去的避暑山莊,他這麼做很容易讓人懷疑他篡位後,是沒有臉面在地下見到自己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