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盾的九条改革

引言

赵盾在晋国官场上的宿敌有很多,比如箕郑父、先都、士縠、梁益耳和蒯得这五位军界大员。之前晋襄公要立狐射姑为中军佐,实际上姬欢心目中最佳的中佐与副佐人选是箕郑父和先都,结果名将先轸之孙先克横插一腿,姬欢这才改任狐射姑和赵盾。而阳处父随后再跟着多嘴饶舌,赵盾这才得已上位,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赵盾的九条改革。

一、九项改革的原因

箕郑父等人要拿下赵盾,首先必须干掉赵盾的马仔先克,扫清外围障碍,再一击置赵盾于死地。这些人恨赵盾鸠占鹊巢,更恨先克多嘴,而且蒯得和先克又有私仇,先克曾经仗势强夺了蒯得的田地。

先克现在是赵盾面前的大红人,如果要走正常程序,很难把先克敲打下来。明的不行,干脆就来暗的,在公元前618年的正月初二,一伙贼人突然闯入先克的豪宅中,将先克送上西天。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场意外事件,但是哪些人会派人刺杀先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赵盾心知肚明。先克被刺杀,对赵盾来说是莫大的损失,但同时也是赵盾铲除政敌的绝佳机会,至少赵盾有足够的理由运用法律武器干掉箕郑父这伙野心家。

赵盾的九条改革

话说简短,根据《左传·文公九年》记载,"晋人杀先都、梁益耳",过了三个月,"晋人杀箕郑父、士縠、蒯得"。所谓的"晋人",实际上就是以赵盾为首的当权派。

在没有外力监督的权力体制下,权力的终极方向一定是独裁专制,晋国的政军一体,掌军权者必掌政权,这就给了军界一把手赵盾一手遮天的机会。对赵盾来说,能除掉的刺头都除掉了,权力不可避免地集中到赵盾之手,属于赵盾的专政时代正式开启。从此普天之下,再无人敢撄赵盾之须。

赵盾的九条改革

对于赵盾的为人处世,他曾经最大的对手狐射姑再清楚不过了,敌人往往是最了解自己的。狐射姑在翟国避难期间,翟国丞相鄷舒向狐射姑打听过赵衰、赵盾父子的性格特点,问二人谁更贤明。狐射姑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把赵大爷比作冬天里的太阳,给人以温暖;而赵小爷则是夏天里的太阳,谁不听他的,这位赵小爷就把谁拉到太阳下暴晒……赵盾这种狠硬的行为作风,似乎又可以把他看成春秋版的雍正,做事雷厉风行,善于啃硬骨头,再大的阻力也不会影响他们改革的雄心。雍正因为强行经济改革,触犯了既得利益阶层,被骂成千古暴君,赵盾也享受到了这种待遇。在骂赵盾的那些人中,有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指责赵盾尽坏周法的孔子。

二、九项改革的具体内容

孔子指责赵盾"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是严重践踏贵族统治贱民的法制精神,"贵贱无序,何以为国?晋国之乱制也"!说的是公元前621年,赵盾刚执政时推行的改革九项措施,即著名的"夷蒐之法"。

"夷蒐之法"的具体措施如下:

1、制事典,制定国家的根本大法,相当于现在的宪法。

2、正法罪,制定完整的刑法,"准所犯轻重,豫为之法,使在后依用之。"

3、辟狱刑,建立完善的司法审判体系,审理积压的旧案要案。

4、董逋逃,进行轰轰烈烈的严打专项斗争,加大搜捕在逃案犯(也包括逃亡奴隶),相当于现在的公安专项清网行动。

5、由质要,建立完善的民间经济契约制度。

六、治旧污,因为旧的政治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七、本秩礼,"时有僣逾,贵贱相滥",尊卑不分,所以有必要恢复旧有的尊卑等级制度,孔子并不反对这一点。

6、续常职,恢复旧有的公务员职位制度。

7、出滞淹,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庸者下,能者上,特别要在民间发现人才。

三、九项改革的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实际上骂错了人,先不说从赵盾的改革九条来看,哪一条也没有超出孔子的政治容忍范围,而且赵盾改革还是在晋襄公在位时期,没有姬欢的支持,赵盾也搞不起来。再说孔子经常把"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挂在嘴上,杀少正卯的时候,也没见孔子否定过自己。孔子对赵盾的不满,主要还是第二条"正法罪"上,孔子是做不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以孔子的阶级立场,他对正法罪反感是很正常的。孔子主张以礼治人,刑罚只是辅助手段,"不教而杀谓之虐",而赵盾则主张以法治人,虽然他也重视礼教之于社会的正面影响。

赵盾的九条改革

在赵盾推行改革九条之前的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姬重耳曾经颁布了著名的"被庐之法",提出了"弃责薄敛、施舍分寡;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等缓解当时尖锐社会矛盾的利民政策。

赵盾的九条改革

不过最让孔子有认同感的,还是姬重耳提出的保护贵族利益的相关条款,即"尊贵宠"和"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皁隶食职,官宰食加(家主的食田)",这和孔子宣扬的"君臣父子"在阶级立场上是一致的。孔子是士大夫阶层,主张"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针对的应该就是赵盾改革的第五条"由质要"。赵盾要求规范民间经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损害了权贵阶层剥削底层庶民的利益,孔子反对赵盾改革也是情理之中的。

严格来说,赵盾推行的这九条不能算是改革,只能算做在旧制度基础上的改良,并没有推翻旧有的政治经济制度,赵盾本人也没有背叛他所处的剥削阶级。如果一定要说赵盾改革有什么鲜明时代特色的话,削弱君权也是这次改革的主要中心目标。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赵盾作为异姓大卿,和晋国公室有很深的利益矛盾。赵盾假改革之名,趁机扩张自己的权力范围,"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是再正常不过的,这不是否定赵盾改革的理由。

赵盾的九条改革

赵盾不惜得罪权势公卿推行改革,于公于私都是有利的,于公巩固了晋国统治,于私扩大了自己的权力和人望。以至于江湖皆知晋国有赵盾,不知有晋侯(晋灵公姬夷皋),就如同世人皆知有诸葛亮,不知有刘禅一样。

除了没有皇帝名分,诸葛亮拥有皇帝的一切权力,赵盾也是如此。因为晋灵公年幼,所以赵盾理所当然地全权代理最高权力,甚至在只有国家元首才可以出席的国际会议上,赵盾也堂而皇之地坐在台上。以赵盾的首席执政身份,最多也就是个政府首脑,但世人也知道,晋灵公连个傀儡都不是。

赵盾的九条改革

最典型的一次政府首脑以国家元首身份出席国际会议,发生在公元前620年,齐、宋、卫、陈、郑、许、曹诸国在扈举行元首峰会,赵盾代表晋国与诸国进行会盟。除了扈之盟,还有公元前613年的新城之盟、公元前612年的第二次扈之盟、公元前610年的第三次扈之盟,赵盾均列席其中。第一次扈之盟,晋灵公还是个娃娃,赵盾代为出席勉强有些道理。十年后的第三次扈之盟,晋灵公已经年长成人,赵盾依然越俎代庖,说明两点:1、在君臣尊卑有别的春秋时代,诸侯已经默许赵盾为晋国的实际统治者;2、赵盾也间接表明了自己不会把权力交给晋国公室的态度。

结语

赵盾主持的这次官制改革对晋国公室的领导力打击非常之大。一方面恢复公族大夫,巧立名目,侵吞公室田产,另一方面又控制公行,禁锢了公室最后的武装力量。同时被掏空了经济力量与军事力量的晋国公室,等于被赵盾斩断了左右两臂。

毫不客气地说,这时的晋国公室已经彻底丧失了独立反击卿族专权的资本,从今往后,再没有谁能够逆转晋国卿权独大终至分疆裂土的悲剧命运了。


参考文献:

《春秋晋国赵氏研究》

《晋国史》

《春秋左传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